资源简介 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答题卡19.(1)26.【举例及分析一】姓名:20.(1)(2)(1)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21(2)(3)注意事项-----22.(1)【举例及分析二】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考生禁填:缺考标记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违纪标记 (2)【结论二】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2B铅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笔填涂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选择题填涂样例【举例及分析三】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正确填涂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错误填涂【×】【V1I/1三、实验与探究题27.(1)第I卷(请用2B铅笔填涂)23.(1)(2)I[A][B][C][D]6[A][B][C][D]11[A][B][C][D](2)(3)2[A][B][C][D]7[A][B][C][D]12[A][B][C][D]3[A][B][C][D]8[A][B][C1[D]13[A][B][C][D](3)(4)4[A][B][C][D]9[A][B][C][D]14[A][B][C][D]5[A][B][C][D]I0[A][B][C][D]I5[A][B][C][D]24.(1)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2)日二、填空题16.(1)(2)(3)(3)(4)25.(1)17.(1)(2)(2)(3)(3)(4)18.(1)(2)(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ZJ科学·八下·答题卡·121世纪教有周cb制作盗版必究■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四、综合题31.(1)28.(1)(2)(2)3此(3)29.(1)(2)(3)(4)32.(1)30.(1)(2)域禁3(3)(3)①@(4)止作答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ZJ科学·八下·答题卡·221世纪教有周cb制作盗版必究/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保密★启用前【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C C D B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D C A二、填空题(第17题1-2两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1)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2)③⑤⑧ (3)②④⑦ (4)A17.(1)3NH4+ nP2O5 AlCl3(2)质子和电子(3)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8.(1)3 (2)3 (3)B19.(1)NaCl (2)ACD20.(1)B (2)D21. 2 1722.(1)H Mg (2)Na2O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3.(1)非金属元素 ···2分(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2分(3)小实的猜想不正确,若生成物为氢氧化钾和氧气,则钾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均升高·2分24.(1)Be(2)八音律表中没有稀有气体(或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或八音律表中第一列为非金属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为金属元素(除氢外)或八音律表中氢元素与锂元素属同一行合理即可)···2分(3)AE···2分25.(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C(4)调整碳、氢的空间位置,体现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26.【举例及分析一】(1)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2)不成立(3)负【举例及分析二】(2)+4【结论二】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举例及分析三】-3、+527.(1)中子数(2)氕(3)21×a%+22×b%+20×c%(4)BCE四、综合题(第28、30、31题每题6分、第29题8分,第32题9分,共35分)28.(1)水分子间存在引力(2分)(2)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分)(3)存在一种力,克服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2分)29.(1)原子核是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粒子(2分)(2)氦原子核大于质子的质量(2分)(3)中子(4)C30.(1)9:8 【Mg:Al==9:8】(2)22(2分)(3)①SO2 ②CO、N2(或SO2、CO、N2)(2分)31.(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合理即可)(2分)(2)2.0≤x≤2.4 (2分)(3)是(2分)32.(1)127:48(2分)(2)AC (2分)(3)(3分)(4)碘酸钾的优点:常温常压下较为稳定,缺点:含碘量低;(2分)碘化钾的优点:含碘量高,缺点:不稳定(2分)【选择一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保密★启用前【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试 题 卷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考试范围:第二章全部内容。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科学老师鼓励同学们将学过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A.磁感线 B.电流表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钾 K2S B.氩气 Ar2C.氯化亚铁 FeCl2 D.氧化镁 MgO23.【情景题】从古希腊的古代元素观,到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直至今天的人工合成元素,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下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④为电子云模型,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4.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5.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6.下列关于H2O2、Na2O、SO3三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7.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点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CuS B.Cu2SC.CuS2 D.Cu2S28.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9.【新考法】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 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改变C.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D.和化学性质相似10.如图为小周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D.该原子核由2个中子和2个电子构成11.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A.千克 B.千克 C.千克 D.千克12.【改变】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O、Si、H、C、AlB.钙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CaCl2、CaCO3、Ca(OH)2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D.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13.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14.科学上用符号“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和Y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15.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 9a B.1 8a C.12a D.8a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第17题1-2两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改编】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1)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放置在空气中的干冰很快变少,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 。(2) 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这8种物质中,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不同(填写序号)。(3) 以下几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蒸馏水、②液氧和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水银、⑤高锰酸钾溶液、⑥空气、⑦足球烯(C60)(4)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 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 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 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17.【改编】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3个铵根离子 ,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微粒是 __________ 。(3)指出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S2- , 。18.下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锂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C.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9.【原创】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小周结合上图及元素周期表,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A.原子序数:③>① B.He与Ne的物理性质相似C.②和③处于同一周期 D.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E.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它一定是放射中子20.下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A 14 14 14B 26 30 24C 14 14 18D 14 18 14(1)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2)与A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21.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冰(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18克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与 克双氧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相等。22.有核电荷数均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和B能形成A2B,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1%,A元素原子内有1个质子,C原子和D+分别比A原子多11个和9个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的符号:A ,C 。(2)写出B和D元素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3.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其中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氩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 。(3)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这样得失电子才平衡。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钾(K)与水(H2O)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小明猜想生成物为KOH和H2;小实猜想生成物为KOH和O2,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指出并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解释原因: 。24.【材料情景题】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研究元素,始于19世纪初。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纳提出了“三元素组”。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制定了一个“六元素表”。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发现第八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这好像音乐上的八个音阶一样重复出现,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论(下表1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熔点、密度等)进行了比较,直到19世纪末才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2是元素周期表的前部分)。事实上,在1869年,德国的迈耶和俄国的门捷列夫几乎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八音律表中的“G”可能是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应的 元素。(填写元素符号)(2)对比八音律表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两者有什么不同?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技术手段。C.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D.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前几位科学家的理论是错误的,没有意义的。E.科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的修正和完善。25.【材料情景题】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于是,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丙)。结合图丙,请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3)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丁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 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 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 比例失调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 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 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4)小科、小红两位同学均用超轻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戊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6.【改编】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一】(1)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为 。(2)H2O、SO2、CO2中H、O、S、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吗?推测一: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推测二:一种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举例及分析二】(1)NaCl、NaOH、NaNO3、Na2SO4等物质中Na元素都显+1价,推测一成立。(2)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S元素化合不同,S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 价。推测二成立。【结论二】推测一、二都有道理,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提出问题三】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吗?推测一: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推测二: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举例及分析三】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结论三】推测二成立。28.【材料情景题,改编】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1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 不同。(2)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氕、氘、氚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则三种原子中百分比含量最多的是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4)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可多选)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它所有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C、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12C的1/6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会改变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35C1和37C1,二者数量百分比各占一半E、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四、综合题(第28、30、31题每题6分、第29题8分,第32题9分,共35分)28.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29.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一: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被反弹。材料二:1920年,卢瑟福测量了氦原子核、质子、核外电子的质量,推测原子核内可能存在中子。材料三:1930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铍原子核(原子序数为4),α粒子留在铍原子中,变成了碳原子,同时释放新粒子,微观示意图如下:(1)根据材料一中“绝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的现象,可推测原子核结构的特点是 ;(2)材料二中卢瑟福建立“原子核中存在中子”的推测所基于的事实是 ;(3)材料三中“○”所代表的新粒子是 。(4)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B.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D.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30.【改编】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填空。(1)等质量的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比为Mg:Al= 。(2)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其中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 (写出2种可能)。31.1932年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其值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他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它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部分元素的电负性如下:H:2.1Li:1.0 Be:1.5 N:3.0 O:3.5 F:4.0Na:0.9 Mg:1.2 P:2.1 S:2.5 Cl:3.0K:0.8 Ca:1.0 As:2.0 Sc:2.4 Br:2.8Rb:0.8 Sr:1.0 Sb:1.9 Te:x I:2.5Cs:0.7 Ba:0.9 Bi:1.9 Po:2.0 At:2.2Fr:0.7 Ra:0.9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电负性在上表中同一横行的递变规律: 。(2)预测Te元素x的取值范围 。(3)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KBr物质 (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32.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进而引发地方性的碘缺乏病。我国强制要求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则向食盐中添加碘化钾(KI)。(1)碘酸钾中碘、氧元素的质量比I:O= 。(2)【原创】对于碘酸钾(KIO3)和碘化钾(KI)说法正确的是 。A.KI、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1、+5B.碘酸钾(KIO3)是混合物,碘化钾(KI)是化合物C.碘化钾(KI)的相对原子量为166,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量为214D.无论添加碘酸钾还是碘化钾,这两种加碘食盐都能起到补碘的作用,这里的“碘”指的是碘单质E.已知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所以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3),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会变蓝色(3)我国规定每千克加碘食盐中碘酸钾的含量为60毫克,按照此标准,一包400克的加碘食盐中碘的质量为多少毫克?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不同国家在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并不相同,碘酸钾与碘化钾到底谁更合适?小科上科普网站查找了如下资料:资料一: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500℃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常温常压下较为稳定。 资料二:碘化钾,化学式为KI,为无色或白色晶体,含碘量约76.4%。有浓苦咸味,在遇热、受潮条件下易分解,作为食盐的添加剂时需配合可食用的稳定剂使用。 资料三:食品添加剂指的是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在食品中的使用量。根据你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选择碘酸钾与碘化钾中的其中一种,评价其作为食盐添加剂的优缺点。 科学试题·2【KX】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参考答案】.docx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答题卡】.pdf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