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7.3.2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溶液组成的理解。
2.科学思维:通过亲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的质疑能力、误差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动手配制一瓶溶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医用生理盐水的标签。氯化钠注射液[规格] 溶液质量分数为0.9%[注意] 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裂缝等均不可使用[贮存] 密封保存
思考 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合作探究
探究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提出问题 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营养液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了解配置溶液的操作。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硝酸钾固体、托盘天平、药匙、烧杯(100mL、250mL、500mL)、量筒(50mL、100mL、250mL)、玻璃棒、试剂瓶、标签。
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明确实验目的 配制含6g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 配制含97mL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 配制 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
选择实验试剂 6g硝酸钾194mL水 3g硝酸钾97mL水 2.4g硝酸钾77.6mL水
选择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250mL烧杯、250mL量筒、玻璃棒 托盘天平、药匙、100mL烧杯、100mL量筒、玻璃棒 托盘天平、药匙、100mL烧杯、100mL量筒、玻璃棒
注:水的密度为1g·cm-3。
[计算依据]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含97mL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需要KNO3的质量3g;需要水的质量97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97mL的水。
3.溶解:将量筒里的水注入盛有硝酸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硝酸钾充分溶解。
4.装瓶:把上述硝酸钾溶液装入贴有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标签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的液体试剂柜中。
反思与交流
1.(1)固体称量操作要点:①“左物右码”;
②两托盘上放上质量相等的称量纸,调节天平平衡,准备进行称量;
③先将游码调整到所需硝酸钾的质量的刻度,然后逐渐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④称量完毕,砝码、游码还归原位。
(2)液体量取操作要点: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3)倾倒操作要点:将量筒中的水沿烧杯壁倒入烧杯中,切勿洒出。
(4)搅拌操作要点: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壁和烧杯底。
思考与交流
1.如果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略大于或者小于3%,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称量开始时,未调平衡,指针偏右;量水时,俯视读数;倾倒液体时有少量洒到了烧杯外面。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往烧杯倒硝酸钾时,少量硝酸钾洒出;量水时仰视读数;溶解时,所用烧杯中有水;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使用了游码)。]
2.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例如:在给农作物或树木喷施农药溶液时,农药溶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农药溶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因此在配制溶液时,必须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板书设计】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2课时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混匀;④装瓶贴标签。
误差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原因
作业布置 请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实验活动课,学生动手又动脑,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体验中,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现在的学生严重脱离生活、生产活动,难以体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