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课时3 就业与创业(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高考风向标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劳动与创业 2024·黑吉辽卷,13;2024·安徽卷,19; 2023·山东卷,14;2023·广东卷,15 高考试题主要结合劳动争议、公平竞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案例,考查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不正当竞争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诚信经营 2024·山东卷,15;2024·新课标卷,22; 2024·安徽卷,13;2024·湖北卷,20; 2023·江苏卷,5考点一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统揽主干知识1.劳动者2.自主创业做好创 业准备 ①创业的第一步,需要考虑创办什么样的经营主体②创办企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准备相应的文件③创办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在相关主管部门办理企业登记,领取营业执照④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及时公示⑤创业者有必要在创业之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创业者 素质 ①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素质,如:持续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②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创新意识国家态度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跨模块融合】[易错易混查漏补缺]1.(2023·重庆卷,16C)若甲和乙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纠正 发生劳动争议须先仲裁再诉讼,不经仲裁不得诉讼。2.(2023·广东卷,15④)劳动合同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纠正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3.(2023·山东卷,14③)彭某应与乙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 )纠正 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并非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建立。提升能力素养典题1 (2024·黑吉辽卷,13)小赵与某公司自愿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公司聘任小赵为项目经理,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小赵遵守公司制度,每天按时打卡。几个月后,小赵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致残,要求给予工伤待遇,遭到公司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赵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故不应享受工伤待遇②若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小赵不能申请劳动仲裁③小赵与公司自愿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有效④小赵与公司签订《合作经营合同》,但形成了劳动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小赵与某公司自愿签订了《合作经营合同》,即使合同名称不是劳动合同,但实际履行的职责和获得的报酬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因此小赵可以享有工伤待遇,①错误;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小赵仍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②错误;合同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双方是否自愿签订,还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③正确;根据小赵的工作岗位、按时打卡和公司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已证明了小赵与公司实际上形成了劳动关系,④正确。典题2 (2024·浙江1月卷,22)某生物公司与刘某订立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该公司聘请刘某担任公司销售处总经理,并强制要求优先使用刘某享有的一项发明专利。1年后,该公司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双方发生争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可以不经刘某同意,强制实施其发明专利 ②该公司与刘某之间相关合同约定,违反了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③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刘某应先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④刘某若不愿意履行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①错误,②正确;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刘某可以而非应该先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还可以采用当事人双方协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等方式,③错误;刘某若不愿意履行双方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④正确。[热点命题角度集锦]预测点1 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的关系1.针对判断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要根据实际用工,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这一建议( )①意在引导劳动者珍惜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义务 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休息休假的权利 ③旨在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主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④能够促进企业在竞争中遵守法律规定,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的建议意在引导劳动者珍惜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但不强调履行义务,①错误;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这一建议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休息休假的权利,②正确;针对判断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要根据实际用工,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这一建议旨在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主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企业不应逃避用工法律责任,而不是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④不符合题意。预测点2 劳动纠纷解决2.2023年3月,张某依据某制衣厂招聘广告,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进入该厂工作。双方约定,按件计算工资,张某需每日打卡上下班。2024年3月,张某因绩效奖金分配问题与制衣厂产生纠纷。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可在自愿、合法的原则基础上与该制衣厂达成和解协议 ②因本案涉及奖金分配问题,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张某如果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可作出终局裁决 ④张某出示工资支付凭证、上下班打卡记录等证据,可证明劳动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张某可在自愿、合法的原则基础上与该制衣厂达成和解协议,①正确;张某出示工资支付凭证、上下班打卡记录等证据,可证明劳动关系,④正确;因是劳动关系争议,张某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须在诉讼前先仲裁,②排除;张某如果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可作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但不应是终局裁决,③排除。考点二 诚信经营统揽主干知识诚信经营开展正当竞争(对其他经营者) ①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②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③禁止实施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商业诋毁、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消费者) ①意义: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②要求: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依法纳税(对国家) 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归纳提升】运用“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的知识分析具体案例[答题要素]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的维权途径+依法纳税[答题术语]①经营者不得实施“搭便车”行为,不得进行商业虚假宣传,禁止实施商业诋毁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妨碍或者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②企业要遵守法律规则、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合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③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④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⑤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易错易混查漏补缺]1.广告是经营者重要的企业营销与产品推广手段,经营者可以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广告行为。( )纠正 广告是经营者重要的企业营销与产品推广手段,经营者的广告行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2.A汽车制造公司将其设计生产的有缺陷的某型汽车召回改造,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纠正 A汽车制造公司将其设计生产的有缺陷的某型汽车召回改造,保障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3.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经常处于强势地位。( )纠正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提升能力素养典题1 (2024·山东卷,15)甲公司发布的新款榨汁机广告称:任何在公司网站下单者若证明其他商家的同类产品更便宜,均“全额退差价”。白某下单后发现乙公司同类榨汁机的售价要便宜50元,甲公司仅赠白某50元优惠券。白某在社交账号发帖“@”甲公司,称“受骗了”并配榨汁机照片。白某的数十万粉丝以为该产品有质量问题,到处转发,导致甲公司口碑大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实施了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②无论甲公司在白某的订单中是否承诺过全额退差价,其行为都不构成违约 ③即使白某发帖意在表达对“全额退差价”广告的真实感受,仍可能构成侵权 ④白某粉丝未尽合理核实义务即诋毁甲公司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荣誉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 甲公司的广告称“全额退差价”,但仅赠送白某50元优惠券,并未兑现承诺,欺骗、误导消费者,这是实施了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①正确;甲公司的广告承诺“全额退差价”但并未兑现,其行为构成违约,②排除;即使白某发帖意在表达对“全额退差价”广告的真实感受,但其感受如果脱离事实,未能真实反映情况,造成甲公司的权益受损,则仍可能构成侵权,③正确;甲公司产品未涉及质量问题,白某粉丝未尽合理核实义务即诋毁甲公司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名誉权,而不是荣誉权,④排除。故选A项。典题2 (2024·新课标卷,22)对下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经常去某饭店就餐,该饭店的墙上张贴有“每桌最低消费158元”的告示。某日,张某和朋友在该饭店聚餐,朋友提议品尝自带的红酒,张某找服务员帮忙,服务员表示饭店禁止自带酒水,双方为此发生争执,引起不少客人围观,张某遂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要求饭店改正并向自己赔礼道歉。①饭店要求最低消费侵害了张某的知情权 ②饭店禁止自带酒水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 ③“每桌最低消费158元”属于格式条款 ④饭店禁止自带酒水侵害了张某的自主选择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解析 饭店要求最低消费侵害了张某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①排除;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此类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设置最低消费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③正确;饭店禁止客人自带酒水,没有侵害张某的名誉权,而是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②错误,④正确。[热点命题角度集锦]预测点1 “名牌”现象1.对漫画《所谓“名牌”》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行为会损害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②“全是名牌”实则是假冒“名牌”,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行为” ③该现象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④网店给真正名牌作了免费的广告,更有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解析 漫画中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行为”,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①②符合题意;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这种行为既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又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③错误;网店的行为损害了该品牌的商业信誉,而不是提高其知名度,④错误。预测点2 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2.2024年1月中旬,“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话题登上热搜。一网友在2023年9月开通了某网盘的季度会员,随后立刻关闭了自动续费,可到了12月底她还是接到扣费68元的消息,被迫续上了下一季度的会员。消费者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 )①侵犯消费者权益,违反了民法典的公平、诚信原则 ②起诉运营商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最佳渠道 ③启示我们网上购买服务一定要签署明确的纸质合同 ④运营商可能面临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消费者“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其自主选择权受到侵害,运营商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的公平、诚信原则,①符合题意;起诉是解决纠纷的渠道之一,“最佳渠道”的说法错误,②排除;网上购买服务是一种常见的消费行为,“网上购买服务一定要签署明确的纸质合同”的说法不符合实际,③排除;要解析消费者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的问题,除了运营商自查自纠,也需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动介入不合理的自动续费服务,责令其限期改正,④符合题意。预测点3 运用法律解决经济问题3.近年来,品牌搞联名、营销求创新,成为热潮和趋势。某品牌推出了联名咖啡“酱香拿铁”,咖啡单日销售额突破一亿元。于是,很多商家闻风而动,边借流量边玩梗,花样传播的包装、广告,赚足了眼球,好不热闹。其中成功大卖的有很多,但效果平平、“铩羽而归”乃至彻底“翻车”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品牌,甚至在包装设计、广告营销中打“擦边球”、搞“大尺度”、玩“恶趣味”,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被不少消费者“拉黑”。那些“越界”的营销,损失了销量,“砸坏”了口碑,最终必然是“赔本买卖”。“创意可以有,底线不能无;营销可跨界,千万别越界。”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①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通过品牌跨界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的整合,不断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也可以拓展新的消费群体,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拉动内需。②品牌跨界要依靠自身创新和科技进步、重视产品质量和信誉、诚信经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坚持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③跨界营销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注意权利行使的界限),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公序良俗,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标版权),要依法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不得实施搭便车行为,不得做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