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Trees and us 第4课时Writing教学设计-沪教版(2024)七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Trees and us 第4课时Writing教学设计-沪教版(2024)七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1 People around us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4课时 Writing 课型 写作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课时聚焦于撰写植树节现场报道脚本的写作任务。教材通过展示具体的写作步骤和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规划文章结构、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活动,并通过自评和互评提升写作能力。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掌握现场报道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具体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同时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文体上属于记叙文,以描述活动为主。语言方面,运用现在进行时生动地呈现现场情景,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和逻辑连接词使文章连贯。教材通过图片和提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供词汇和句型支持,如 “dig a deep hole”“call on sb. to do sth.” 等。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积累了一定的与树木和环保相关的词汇,具备了初步的写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句子和段落描述。 【未知】学生可能对现场报道的结构和语言风格不够熟悉,在组织文章逻辑、选择细节描写以及运用恰当的连接词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可能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能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照范文和提示问题,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现场报道脚本。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他人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 1. 能够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植树节的活动,正确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如 “dig a deep hole”“plant a sapling”等。2. 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连接词(如 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等)组织文章,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3. 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文章增添亮点,提高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习能力: 1. 通过分析写作示例和讨论写作思路,学会确定写作要点,制定合理的写作计划,提高写作规划能力。2.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素材。3. 学会运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客观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改,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思维品质: 1. 在写作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主题句和支撑性细节组织段落,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连贯。2. 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描写活动,挖掘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创新思维能力。3. 通过对植树活动的描写和评价,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意识: 通过描述植树节活动,增进对环保活动的了解和参与意识,弘扬环保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依据单元知识、范文和提示,完成一篇植树节现场报道的英语短文。 2. 掌握通过具体动作和场景描写展现活动过程的写作方法,丰富文章内容。 3. 运用自评和互评手段,修改完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 1. 巧妙运用主题句和支撑性细节,使文章逻辑严谨、内容充实。 2. 精准挑选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突出活动的意义和参与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学生能理解本次写作任务为关于植树节活动现场报道的脚本,明确写作目的、对象、文体及要求。通过视频,学生能激活已有的植树知识以及相关词汇。 任务一: Lead in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What day is Tree Planting Day (It’s on March 12.) What do people do on Tree Planting Day (People will plant trees.) Why do we hold the Tree Planting Day activities (Trees are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us. We can call on people to save trees on the day.) 创设情境: 你想成为一名记者吗?请你写一篇植树节当天的现场报道脚本,参加学生记者竞赛。获胜者将成为下一次学生活动的记者。 任务二:Pre-writing 1.学习新词汇。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44页的活动1的短语,分组讨论有关植树的各个环节,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每个植树环节会发生的动作,为完成写作内容的第二部分搭建脚手架。 例如:What is the boy doing They are digging a hole. 任务一:观察学生在头脑风暴的参与度和表现,判断对植树节的理解程度。 任务二:根据学生对子活动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新词汇以及使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描述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头脑风暴激活已有知识,拓展写作思路。范文阅读与分析提供写作范例和指导,技巧总结梳理强化理解,为写作实践做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通过列提纲以及总结,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时所学的写作步骤,独立起草短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评及修改,同时内化拓展本单元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 任务三: While-writing 引导学生根据第44页活动2中写作提纲,确定文章结构, Part 1: Brief introduction Part 2: What the students at the scene are doing Part 3: Closing words 细化写作内容。学生根据流程图Beginning部分的两个提示Where I am 和Why I am here的基础上,再细化写作内容,补充who, when, where, why. 引导学生完成报道的开头部分。 Hello, tree lovers! Today is 12 March — Tree Planting Day. Some Grade 7 students are here in People’s e with me to see what is happening. 让学生利用活动1所给出的动词短语,根据流程图描述图中学生们从开始植树到完成植树的具体过程,补充脚本的内容。提醒学生重点使用现在进行时,生动描绘学生们植树的步骤与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End部分的可用句式: Some sentence patterns: It is + adj. + for sb. + to do sth. If we ..., we should ... We should / had better do ... 起草短文:完成每段的写作后,学生根据提纲连句成篇,完成初稿。写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提醒学生加上连接词、过渡句等。 任务三: 检查写作提纲,评价结构合理性、内容丰富度及描写角度的恰当性,判断写作结构规划能力。 巡视查看学生写作过程,观察知识运用、语言规范和写作思路情况,及时指导。 根据小组交流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倾听能力及提出建议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 拟定写作提纲帮助学生规划文章,提高写作逻辑性。短文写作让学生运用知识实践,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小组初步交流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修改,明确修改的方向,从而达到以评促学(assessment for learning)的目的;通过分享,让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表达方式。 任务四:Post-writing 写完初稿后,让学生根据 checklist自评。教师介绍评价标准 I wrote about Tree Planting Day in a lively and engaging way. I used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o describe the activities. I used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 learnt in this unit. I used correct spelling, grammar and punctuation. 让学生再次修改文章,并分享。 任务四: 综合运用本课时所学的知识。邀请每组学生进行文章分享。判断学生能否准确掌握关于现场报道脚本的写作结构以及植树的描述方式,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 自我评价与修改培养学生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互评与完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提升写作能力。拓展延伸与分享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Unit 3 Trees and us Writing: A Script for a Live Report on Tree Planting Day Structure Beginning: Introduction (Where, Why) Middle: What students are doing (Steps of planting trees) End: Closing words (Call on others to join) Key Phrases dig a deep hole use a stick to support the sapling plant a sapling into the hole water the sapling call on sb. to do sth. Useful Sentences It is + adj. + for sb. + to do sth. If we ..., we should ... We should / had better do ...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在小组内互读作文,用互评表互评作文,选出本组优秀作文。 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他人作文,借鉴他人优点,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学生对写作评价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合作意识。 帮助学生跳出自我写作的局限,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灵感和经验。同时,小组活动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题: 完成《英语(七年级 下册)B》U3 writing练习 强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对描述人物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作业将写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描述人物,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题: 把作文制作成Vlog,可以适当增加情节。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学以致用。 拓展作业将写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描述人物,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教学亮点: 通过播放植树节活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写作主题。 通过分析写作示例,帮助学生掌握现场报道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写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词汇选择不当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个别辅导。 在时间管理上,部分环节可能用时过长,导致后续任务时间紧张,影响教学进度。 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语法专项练习和词汇填空练习,并进行个别辅导。 更加合理地规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更加科学,提高教学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