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教材】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教材】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教材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
班级 得分 姓名 学号
一、判断题(共5题,共5分)
1.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也是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最长的大洲。( )
2.西亚的主要河流多为国际河流,流经多个国家。针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国家间冲突不断。( )
3.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地区,大多为发达国家。………( )
4.原来居住在美国的是印第安人等原住民,如今美国人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后裔。( )
5.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规模远远走超过北极地区。…………………( )
二、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日本被誉为“赏樱之国”,每年春天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前往观赏。读图,回答第6-8题。
6.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最早盛开的地区是 (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7.去日本旅游,可以发现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地震频发
C.地域狭小 D.资源贫乏
8.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产品需销售,这里城市集中 ②资源需求大,这里矿产多
③建厂需土地,这里平原集中 ④对外依赖强,这里港口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俄罗斯示意图,回答第9-10题。
9.俄罗斯的工业…………………( )
A.全部分布在亚洲区域的南部
B.部门较齐全, 以轻工业为主
C.以充足的劳动力为发展基础
D.以丰富矿产资源为优势条件
10.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港口不多,主要原因是( )
A.海岸线平直,缺少天然良港 B.纬度高,气候寒冷,封冻期长
C.航空运输为主,海运需求小 D.沿岸地势陡峻,不易修建港口
菲律宾巴纳韦高山梯田历史悠久,以广袤的面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建造技术闻名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第11-13题。
11.与图1中的粮食出口国相比,菲律宾成为粮食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落后 B.人均耕地少 C.国土面积小 D.交通不便
12.水稻是一种喜温的农作物,巴纳韦高山梯田坐落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仍可种植水稻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技术先进 B.土壤肥沃 C.水网密布 D.纬度较低
13.巴纳韦高山梯田于 2001年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下列举措能帮助梯田焕发新生的有………………………………………………………………( )
①引进外来物种完善生态系统 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梯田事务
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④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澳大利亚环境独特,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第14-15题。
14.澳大利亚红袋鼠前肢皮肤很薄,四肢毛细血管丰富,能够有效降温,它们可以长时间不进水,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植物汲取水分。据此推断,红袋鼠主要生活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5.除红袋鼠外,澳大利亚还保留了很多特有物种,主要是因为…………( )
①人们重视对古老物种的保护 ②缺少大型的食肉动物
③雨林广布,食物来源较丰富 ④与其他大陆距离较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2月,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肯尼亚是新兴的鲜花生产国,鲜花产品主要销往欧洲。读图,回答第16-18题。
16.据图1可知,肯尼亚发展鲜花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热量充足 ②靠近市场 ③交通便利 ④地势低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每年6—9月是肯尼亚鲜花的销售淡季,这是因为……………………( )
A.当地降水增多,影响花卉品质 B.欧洲花卉产量增加,市场竞争激烈
C.当地气温骤降,花卉生长缓慢 D.欧洲进入运输旺季,运输成本过高
18.包括肯尼亚在内的众多非洲国家旱灾频发,且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短缺。以下措施有助于缓解危机,助力发展的有…………………………………( )
①大力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②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粮食产量
③加强水利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④完善人口政策,实现均衡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2月,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造成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污染影响美国16个州。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据图可知,美国农业带(区)中受此次污染事件影响较小的是………( )
A.乳畜带 B.小麦区 C.玉米带 D.混合农业区
20.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的好处有………………( )
①提高生产效率 ②能发挥规模化优势
③解决就业问题 ④便于推广先进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巴西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王国”。右侧思维导图中内容填写错误的是( )
A.①地处高纬度
B.②相对高度小
C.③种植历史久
D.④咖啡产量高
22.2024年2月,亚马孙地区发生森林火灾2940起, 是2023年2月的4倍。亚马孙热带雨林不断遭受火灾,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影响全球气候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
③贫困人口增加 ④水土流失加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一般来说,水热条件越好的地区,树木生长速度越快,森林“固碳”能力越强。据此推断下列森林中“固碳”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4.一冷饮店挂着“南极冷饮店”的招牌,招牌上画的动物最有可能是( )
A.白鲸 B.海狮 C.企鹅 D.北极熊
2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是因为南极地区…………………( )
①主体是陆地 ②纬度更高 ③主体是海洋 ④海拔更高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综合题(共4题,共55分)
26.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资料卡
麦麦(麦地那—麦加)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千米/小时的海外高铁。建有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2个,地下通道3个,涵洞135个,全长450千米。
(1)图1中甲、乙、丙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2分)
(2)民居A、B位于图1中①②处,其中位于②处的是民居 (填A或B)。传统民居A的建筑特点是 。①②两处传统民居样式不同,主要是受到 这一地理因素的影响。(3分)
(3)甲、乙、丙三大半岛中,乙和丙人口密度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 ; 。(3分)
(4)与乙、丙半岛相比,甲半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资源丰富。(2分)
(5)我国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在图1甲半岛与沙特阿拉伯合建了麦麦高铁。结合图1及资料卡,推测修建麦麦高铁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
27.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虽国土面积狭小,却是农产品主要出口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联系图1、图2分析荷兰境内兴建大量围海堤坝和排水工程的原因。(4分)
(2)写出荷兰占比最大的农业部门名称,并分析其发展的气候条件。(4分)
(3)请将下列字母填入图3各序号的横线处,以分析荷兰是如何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不利条件,从而成为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4分)
A.光照、热量不足 B.面积狭小,缺少土地
C.填海造陆 D.采用“货架”纵向叠加增加土地
28.苏里南是第一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加勒比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苏里南示意图。 材料二:苏里南概况。
苏里南拥有世界遗产、独特民俗风情、优美自然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海产品、热带水果、木材等农产品和铝土矿、石油、金矿等矿产是其主要出口产品。但苏里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技术水平也较低。
材料三: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月份 气温/℃ 降水/毫米 月份 气温/℃ 降水/毫米
1 月 26.3 77 7 月 27 89
2 月 26.25 86 8 月 27.55 66
3 月 26.35 75 9 月 28.05 34
4 月 26.75 105 10月 28.35 38
5 月 26.85 156 11月 27.85 79
6 月 26.75 137 12 月 26.85 119
(1)苏里南河流众多,根据材料一可知,该国大多数河流自 向 流,由此可推断出该国地势总体特征为 高 低。(4分)
(2)根据材料三绘制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并描述其气候特征。(4分)
(3)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建有许多以木结构为主的房屋(见右图),主要是因为当地 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屋顶坡度较陡,有利于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苏合作的主要内容。(提示:可从农业、工业、旅游业中任选其一展开说明。4分)
29.为进一步了解极地科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13分)
【项目一:了解极地科考站】
小组成员收集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注了我国建立的极地科考站(部分)的位置。
(1)两幅图所示的极地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在这些科考站工作面对的共同困难是 。(3分)
【项目二:研究极地科考课题】
南极、北极地区是地球上两个特殊的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收集了科学家们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内容。
(2)请将上述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下表中,以完成分类。(6分)
科考领域 太阳活动 生物活动 地质演化 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冰川资源
课题内容
【项目三:探寻极地开发方向】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外,还将目光投到了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大规模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
(3)对于以上辩题,请提出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共5题,共5分)
1. F (“经度最广”应为“纬度最广”), 2. T, 3. T, 4. T, 5. F (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二、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6—10 DBCDB 11—15 BDCAB 16—20 ABDBB 21—25 A BACB
三、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
26.(1)终年高温。(2分) (2)B。(1分) 墙体较厚、窗小。(1分) 降水(或: 气候)。(1分) (3)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平原面积较大,适宜农耕。(3分) (4)石油。(2分) (5)①从图1 可见,该地区分布的沙漠广阔,气候炎热(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大。(2分)②从资料卡“建有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2个,地下通道3个,涵洞135个”可见,工程修建复杂、技术难度大。(2分)
27.(1)据图1可知,荷兰地势低平且濒临北海,容易被海水淹没;(2分)据图2可知,荷兰全年降水多,易发洪涝。(2分) (2)畜牧业。(2分)荷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分) (3)①—B。②—A。③—C。④—D。(4分)
28.(1)南; 北; 南; 北。(4分) (2)图略。(2分)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2分) (3)森林;排水。(4分) (4)农业:苏里南位于热带,盛产热带水果,森林资源丰富,且濒临大西洋,海产品丰富;我国可以进口苏里南的热带水果、海产品和木材,促进苏里南农业发展,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或:工业:苏里南铝土矿、石油、金矿资源丰富,我国可以从苏里南进口矿产作为工业原料;苏里南工业技术水平较低,我国可以向苏里南提供技术支援或出口工业制成品。或:旅游业:苏里南旅游资源丰富,我国可以协助其开发旅游业;两国可以开展全民免签,加强两国之间的旅游合作。)(4分)
29.(1)昆仑站; 长城站; 寒冷 (或: 大风等)。(3分) (2)⑤; ①; ③; ⑥; ②; ④。(6 分) (3)观点一:同意。理由: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发展。观点二:不同意。理由:大规模开发极地能源会破坏当地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会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观点三:适度开发。理由:在不破坏极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人类发展。(任选1种观点即可,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