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二模测试卷
地 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经济圈内两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主要依靠( )
A.便捷的交通运输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矿产资源
2.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有利于( )
A.提高成都和重庆的城市等级 B.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C.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划分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
南北半球各有一草原辽阔、牧业发达的带状区域,形成“黄金奶源带”(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半球“黄金奶源带”主要分布在( )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草原带 D.温带森林带
4.“黄金奶源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平坦,冬暖夏凉 B.森林茂密,水源丰富
C.气候适宜,饲草料丰富 D.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5.我国众多乳制品企业到澳大利亚投资建厂的原因是( )
①共享基础设施.获得集聚效益②靠近原料地,降低生产成本
③奶源质量好 ,提高产品质量④靠近消费市场,增强竞争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广平县地处传统优势花生主产区,近年来该县以花生种生产基地为中心,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十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合作社与基地提供种源等生产要素,企业再统一收购。目前广平县注册了多个系列商标,还开发了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并开始探索工业旅游模式。2023年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广平县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广平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能够( )
①统一产品标准②使产品更接近市场③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④提高种植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升知名度 B.提升创新能力 C.延长产业链 D.快速扩大产业规模
8.广平县探索工业旅游模式的直接影响是( )
A.增加当地农民收益 B.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C.提升农产品产量 D.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剧烈。作为长江源头的主要流域,沱沱河流域的气候及径流变化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下图为1998~2020年沱沱河流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沱沱河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降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湖泊补给
10.推测1998~2020年期间,对沱沱河径流量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
A.降水量 B.植被覆盖度 C.地形 D.海陆位置
11.1998~2020年,气温变化对沱沱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
A.流量明显减少 B.结冰期变长 C.含沙量减少 D.夏季径流量变大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是指土壤中所有活体微生物中所含有的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作为土壤有机磷中活性较高的部分,是土壤有机磷转化为植物吸收磷的一个枢纽和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供磷水平。下图示意福建省某山地(最高峰海拔为2158米)4种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山地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高山荒漠
13.该山地丁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 B.气温低 C.降水多 D.坡度小
灰沙岛是由风浪打碎的松散珊瑚碎屑、贝壳碎屑等堆积在礁坪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即使在高潮时也能露出水面,而其他珊瑚礁在高潮时则被淹没在水下。我国灰沙岛主要分布于南海,古人在碧海蓝天下航行看到这种连绵不尽的灰沙岛,称之为“千里长沙”。下图示意灰沙岛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南海“千里长沙”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风大浪急,碎屑物质多 B.高潮水位低,水下堆积物易出露
C.热带海域,珊瑚礁发育 D.浅海大陆架,河流携带泥沙堆积
15.在图中灰沙岛发育的模式中,地下淡水的形成开始于( )
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16.灰沙岛是珊瑚岛群中最具价值的岛,主要表现为( )
A.无需吹填,可提供生存陆地 B.植被茂密,可提供生活能源
C.淡水丰富,可大量开采利用 D.景观独特,可开发旅游活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本题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1月29日前后,中蒙两国签署了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将扩大应对气候变化、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其国内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了周边国家和地区。沙尘暴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活动更为频繁。近些年,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趋势。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35°N-49°N,94°E-126.5°E)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2.02亿吨/年,减少明显。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和蒙古国主要沙尘源区主要因子变化对地表起沙量减少的相对贡献(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
(1)说出我国春季沙尘暴活动较冬季更为频繁的原因。(4分)
(2)指出近年来影响东亚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6分)
(3)说明中蒙两国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的意义。(6分)
18.(本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温畏寒、喜湿怕涝,强光照会使茶叶苦涩味增加。日本静冈市位于富士山下,是日本农业文化遗产“日本静冈传统茶——草复合系统”(当地的茶树通常是种植在陡有的山坡上)的遗产地。“传统茶——草复合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绿茶生产与草地管理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根据当地的传统农耕实践,在茶树周围种草,并在每年秋冬季将草割下后晾于铺设在茶园田埂上,可以改善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从而产出高品质的茶叶。下图为日本静冈县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静冈县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6分)
(2)推测“传统茶一草复合系统”在提高茶叶品质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6分)
(3)请为静冈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9.(本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南山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显示出高山、峡谷、丘陵交错的地貌景观。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川南地区地温(0cm土壤温度)和气温影响显著,该地区地温和气温在各分区的变化大体一致,其中Ⅱ区地表年均增温比大气增温小,Ⅱ区多种植水稻。该区域北部年均降水量大于800mm,南部的年均降水量则相对较少,6~9月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进入该区域,形成雨季,10月至次年5月西南季风减弱,降水量骤减。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该地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农业发展差异较大。下图示意川南山区分区和各分区年均气温空间分布状况。
(1)指出川南地区年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分析Ⅱ区地表年均增温相比大气增温小的原因。(6分)
(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川南地区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C C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C B A
17.(1)春季气温回升,表土解冻,蒸发加剧,地表干燥,沙源丰富(或冬季土壤冻结或被大雪覆盖,地表沙源少);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温回升,上升气流增强,易形成扬沙;开始春耕生产,对地面土层的扰动增多。
(2)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降低近地面风速,产生沙尘暴的动力减弱;近地面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湿度增加,沙尘启动困难,沙尘暴难以发生;土壤湿度增加,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裸地面积减少,沙尘暴的沙源减少,发生频率降低。
(3)促使两国更加科学、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的荒漠化,修复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灾害;加强两国相关部门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旱灾防治和沙源控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发展绿色产业,改善民生,减轻贫困。
18.(1)静冈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位于富士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雨量充沛;山地多云雾,空气湿度大﹐光照不太强烈;山坡地形利于排水﹐不易滞涝;富士山的火山灰土,矿物养分含量高,土壤肥沃。
(2)当地的茶树通常种植在陡峭的山坡上,草地覆盖可以减缓因降雨和灌溉带来的水土流失﹔茶草分解堆肥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人工草地管理和草覆盖茶园田埂,可以控制坡地茶园杂草生长﹔茶树周围种草和铺干草覆盖,有利于茶地土壤保湿。
(3)因地制宜,合理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加强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茶叶的品牌优势;推进茶叶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大茶叶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
19.(1)气温分布特征:大致自北向南,自高原、山地向河谷逐渐升高;I、Ⅱ、Ⅲ区气温相对较高,Ⅳ、Ⅴ、Ⅵ区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拔。
(2)Ⅱ区地处安宁河谷断裂带,岩层间多裂隙水溢出,减缓了地表增温的趋势;在河谷地带种植水稻改变了,地表比热容,使地表增温减缓。
(3)影响大气环流,导致降水异常;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加剧干热河谷地区干旱程度;加剧冰川、冻土融化,使该地区变得更加干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