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八年级地理试卷
(总分30分,时间30分钟 )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丙和乙 B.甲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丁
2.丁地区地广人稀的根本原因是( )
A.位置偏僻 B.气候干旱
C.经济落后 D.地高天寒
3.丙地区地表植被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为振兴东北经济,东北各地依托冰雪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读东北雪期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到次年最终日期的天数)
4.与延吉相比,长春的最大积雪厚度较小,其原因主要是长春( )
A.纬度较高 B.地势较高 C.植被较少 D.距海较远
5.游客参观当地传统民居,这些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图中信息推测,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近几十年来,除南方地区外,东北水稻种植也越来越普遍,下图为当下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其种植优势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生长期长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7.华北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为主 B.气温太低 C.干旱缺水 D.空气稀薄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黄土高原( )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9.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施行的工程措施主要是( )
A.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位于热带,四面环海
C.河流多长河,航运发达 D.地形以高原为主
12.台湾省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带的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海陆交通便利;
③气候适宜,水热充足;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B.②地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C.铁路干线③是京广线
D.该区多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
14.粤港澳大湾区的这种“双城打工人”主要依赖于( )
A.丰富的信息 B.精确的导航 C.便捷的交通 D.发达的旅游
15.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不包括( )
A.国家政策支持
B.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地的发展
C.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业发展
D.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6.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新疆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读新疆地区示意图(图1)、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图2)和西气东输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新疆地区气候干早,当地居民发展绿洲灌溉农业的引水工程是 。
(2)图1所示,A是位于新疆南部的 盆地,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3)图2所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其核心城市P是 市,该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4)西气东输实现了“东西双赢”战略,西气东输给东部地区带来的主要好处是( )
①缓解当地能源短缺的局面
②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大气环境改善十分有利
④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 。
旅途中,小组的同学乘坐火车,经青藏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湿地。简述青藏铁路修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他们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 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珍稀物种繁多。近年来,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请大家为保护该高原湿地出谋划策: 。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它们毛长皮厚、四肢粗短。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和小麦。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
(6)在当地特色民居 (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