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传感器1 认识传感器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值:100分)1~7题每题6分,共42分考点一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B.传感器不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C.话筒中的传感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D.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学量或者电路的通断2.(2023·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二期中)某楼梯口的电灯开关装有传感器,天黑时,出现声音才能发光,而白天即使有声音,电灯也不能发光,该开关中有两种传感器,它们是( )A.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B.金属热电阻和光敏电阻C.热敏电阻和干簧管D.光敏电阻和动圈式话筒考点二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3.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电表,物体M不动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4.对于常见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现在一般用催化燃烧检测器。它的原理如下:传感器的核心为—惠斯通电桥,其中一桥臂上有催化剂,当与可燃气体接触时,可燃气体在有催化剂的电桥上燃烧,该桥臂的电阻发生明显变化,其余桥臂的电阻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输出发生变化,而该变化与可燃气体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检测。由此可推断有催化剂的桥臂上的电阻材料为( )A.铜 B.合金C.半导体 D.绝缘体5.(2023·东营市第一中学模拟)如图甲所示,条形码扫描笔的原理是扫描笔头在条形码上匀速移动时,遇到黑色线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将被吸收,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反射光,呈高阻抗;遇到白色间隔,光线被反射到光敏三极管,三极管呈低阻抗。光敏三极管将条形码变成一个个电脉冲信号,信号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即完成对条形码信息的识别,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R为光敏三极管的等效电阻,R0为定值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B.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C.扫描速度对信号处理系统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无影响D.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仍然能正常工作6.(多选)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大时电阻减小),电压表内阻不计,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7.(多选)(2023·宜宾市叙州区一中学校月考)如图甲所示,某跳床俱乐部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其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电源电动势恒定,内阻可忽略不计,R1为定值电阻,R为压力传感器,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运动员接触蹦床、挤压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B.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8、9题每题9分,10题12分,11、12题每题14分,共58分8.(2023·杭州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俯视图。金属块左、右侧分别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金属块可带动电介质相对于外框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并串联计算机的信号采集器。关于该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保持静止时,电容器不带电B.汽车静止时与匀速直线运动时,电容器的电容相同C.汽车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D.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路中始终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9.(多选)如图甲所示,“火灾警报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的示数为10 VB.R0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R0处出现火情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要使报警器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10.(12分)(2024·昆明市高二期末)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显示体重的仪表(其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BO=5∶1。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所示: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踏板的杠杆组件的质量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电压恒为4.68 V,则:(1)(3分)利用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关系式;(2)(4分)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多少毫安处?(3)(5分)如果某人站在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示数为20 mA,这个人的体重是多少?(取g=10 N/kg)11.(14分)(2023·连云港市高二期中)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箱内的温度需要精确测控,测控的方法之一是用热敏电阻来探测温度。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热敏电阻R0置于细菌培养箱内(如图中虚线),其余都置于箱外。这样可以通过理想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箱内温度。已知随着箱内温度的改变,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源的电动势恒定、内阻忽略不计。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求:(1)(3分)电阻R的阻值;(2)(4分)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 ℃时,电流表的示数;(3)(7分)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20 mA,电压表的量程是0~16 V,则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约是多少?此时热敏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12.(14分)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小车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的脉冲数为n,累积脉冲数为N。试回答下列问题:(1)(5分)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数据有哪些?(2)(5分)推导小车速度v的表达式[用题中及(1)问中的物理数据表示];(3)(4分)推导小车行程s的表达式[用题中及(1)问中的物理数据表示]。答案精析1.D [传感器材料有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A错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是红外线传感器,B错误;话筒中的传感器是声传感器,它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错误;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学量或者电路的通断,D正确。]2.D [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故电路中有光传感器,即使天黑,没声音灯也不亮,故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即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它们是光敏电阻和动圈式话筒。故选D。]3.B [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压表不分流,故滑片P移动时不会改变电路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且电路中始终有电流,故A、C错误;电压表测的是滑片P左侧电阻分得的电压,故示数随物体M的运动亦即滑片P的移动而变化,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仍有读数,故B正确,D错误。]4.C [由题意可知,该电阻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C正确,A、B、D错误。]5.B [信号处理系统获得的电压是R0两端的电压,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R相当于大电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电流很小,R0两端的电压很低,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R相当于小电阻,回路电流较大,R0两端的电压较高,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A错误,B正确;如果扫描速度发生变化,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高、低电压的时间间隔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无法正确判断黑、白条纹宽度,可能出现错误识别信息,C错误;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外面的光就会进入光敏三级管,从而出现错误信息,导致不能正常工作,D错误。]6.ABC [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因路端电压减小,且R1两端电压增大,故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B项正确;因干路电流增大,且R2中电流减小,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7.AD [从运动员接触蹦床、挤压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先减小后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B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由于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先减小后增大,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根据P总=EI,由于电路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8.B [汽车保持静止时,Q=CU,电容器带电,故A错误;汽车静止时与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长度相同,电容器的电容相同,故B正确;当汽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电容器电介质相对于电容器极板向左运动,由C=可知电容变大,因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大,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C错误;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弹簧伸长量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成后,不再有电流,故D错误。]9.AC [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U,其有效值为U1,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T,其中U=100 V,解得U1=100 V,由变压器原理可得副线圈输出电压即电压表示数U2=10 V,选项A正确;R0处出现火情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选项B错误,C正确;将R1的滑片P向上移动,副线圈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增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报警器的分压变小,电流也减小,能使报警器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选项D错误。]10.(1)R=300-0.6F(Ω) (2)15.6 mA(3)55 kg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R=300-0.6F(Ω)。(2)依题意可知,电子秤空载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零,电阻R1=300 Ω,电路中的电流为I1== A=15.6 mA,所以该秤零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的15.6 mA处。(3)当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I2=20 mA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2== Ω=234 Ω,由R=300-0.6F(Ω),解得F2=110 N。再由F2·AO=G·BO,可得G=550 N。故人的体重为m==55 kg。11.(1)600 Ω (2)16 mA (3)70 ℃ 0.08 W解析 (1)根据题意,由题图乙可知,当I=0时U=16 V则电源的电动势为E=16 V当I=20 mA=0.02 A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4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IR解得R=600 Ω(2)由题图丙可知,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 ℃时,R0的阻值为R0=400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0.016 A=16 mA(3)根据题意,由题图丙可知,温度越高,R0阻值越小,则温度最高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即电流表满偏,则有E=Ig(R0+R)解得,此时R0的阻值为R0=200 Ω由题图丙可知,此时温度为70 ℃,热敏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1=IgR0=4 V则消耗的电功率为P=IgU1=0.08 W。12.(1)车轮半径R和齿轮齿数P(2)v= (3)s=解析 (1)小车的速度等于车轮的周长与单位时间内车轮转动圈数的乘积,行程等于车轮的周长与累积时间内车轮转动圈数的乘积,所以还要测量车轮的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2)齿轮转一圈电子电路显示的脉冲数即为P。已知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所以单位时间内齿轮转动圈数为,则有小车速度v的表达式v=。(3)小车行程s的表达式s=。1 认识传感器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种类(重点)。2.知道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模式。3.知道光敏电阻、热电阻、热敏电阻、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一、传感器如图甲所示,玻璃管内封入了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接入图乙电路,当条形磁铁靠近干簧管时:(1)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干簧管的作用是什么? 1.传感器:把被测的非电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 的器件或装置。有时又被称为探测器或变换器。 2.传感器的结构通常传感器由 元件和 元件组成,有时也将信号调节转换电路、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如图所示。 (1)敏感元件:常见的敏感元件包括力敏元件、光敏元件、热敏元件、磁敏元件、气敏元件等,它们能直接感受诸如压力、光照、温度、磁场、气体等非电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变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①弹性膜片: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膜片就是敏感元件,它的作用是将压力转变成膜片的 。 ②光敏电阻:通常用硫化镉或硒化镉等半导体材料制成,随着光照的 ,载流子增多,导电性 。因此,光敏电阻能够把 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③干簧管: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 的敏感元件,由密封在玻璃管内的两个软磁体(通常是铁镍合金)簧片构成,两个簧片在磁场中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而相互吸引,所以,串联在电路中的干簧管就成了一个由磁场控制的开关。 (2)转换元件:通常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 ,又称传感元件。 (3)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由于转换元件输出的信号一般很弱,容易混有干扰信号,因此需要信号调节转换电路对其进行 、消除干扰,使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电学量。 3.传感器的分类按感知外界信息及变换效应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1)物理传感器:利用了力、热、光、电磁和声等 效应。 (2)化学传感器:利用了 的原理检测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3)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进行工作的传感器。例1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例2 (多选)(2023·甘孜康定中学月考)教学楼过道灯是由声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同时控制的,在夜晚天黑时,用力拍掌灯就亮了;而白天怎样用力拍掌,灯都不能亮。其原理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有光照时,光传感器自动闭合B.夜晚无光照时,光传感器自动闭合C.有人走动或发出声音时,声传感器自动闭合D.无人走动或发出声音时,声传感器自动闭合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 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装置,使用的感温敏感元件主要有热敏电阻、热电阻、热双金属片和热电偶等。 (1)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非常 。 ①如图(a)所示,这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NTC表示。 ②另一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PTC表示。 (2)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用 制作的感温电阻称为热电阻,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b)所示。 (3)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将两种 相差较大的不同金属片焊接或轧制成一体后,当温度升高时,由于两边金属片膨胀程度不同,可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许多冰箱压缩机就是用双金属热保护器进行保护的,如图(c)所示。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电阻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 例3 (多选)(2024·西宁市高二期末)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所示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C为电容器。当环境温度降低时( )A.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增大B.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D.R1消耗的功率增大例4 (多选)(2023·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为保证师生用电安全,学校电路系统中安装有由热敏电阻制成的温度监测器,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原线圈接交流电压u=220sin(100πt)V,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3∶1B.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50 HzC.当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不变D.当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三、光传感器1.定义有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电路中受到 时,可以产生电流或电压(光照越强,电阻越小),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用这种材料做敏感元件,便可制成光传感器。 2.应用实例如图为光电式转速表的原理图,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透镜2会聚成平行光束照射到被测旋转物3上,光线被事先粘贴在旋转物体上的反光纸4反射回来,经透镜5聚焦落在光敏二极管6上,它产生与转速对应的电脉冲信号,转速快慢不同,单位时间内接收的脉冲信号数量不同,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可由显示器10显示出每分钟或每秒钟转过的圈数。例5 (多选)某小区为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的“迎峰度冬”节约用电工作,拟将小区路灯电路进行改造,实现路灯亮度自控。如图所示为其内部电路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L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加时,其电阻阻值减小)。现减小光照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的效率变大B.A灯和B灯都变亮C.R0两端电压变大D.电源内部发热功率不变四、力传感器1.定义:是一种把 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 2.应用实例:常用的力传感器是由铝合金梁和应变片组成的应变式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梁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压力时,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上应变片的电阻 ;下表面压缩,下应变片的电阻 。使应变片中通过恒定的电流,这时上、下应变片的电压产生差值,压力越 ,电压差值越大;如果力的方向向上,则上、下应变片的电阻变化正好相反,电压差值为负。 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原理例6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设计了利用压敏电阻判断竖直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固定在升降机底板上,其上放置一个物块,在升降机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到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静止B.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运动时的加速度在变化D.t2到t3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向下匀速运动五、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三个因素。如果某个物理量(如角度θ、位移x、深度h等)的变化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那么这种电容器就被称为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图,话筒的振动膜片上涂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相距几十微米有一个金属片,他们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容式话筒利用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离的关系来工作,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例7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中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减小,可判断出h变小B.图乙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增大,可判断出θ变小C.图丙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x变小D.图丁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变大答案精析一、(1)灯泡会亮,因为当条形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2)干簧管起到开关的作用,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梳理与总结1.电信号 2.敏感 转换 (1)①形变 ②增强变好 光照强弱 ③磁场(2)电学量 (3)放大 3.(1)物理 (2)化学反应 例1 B [传感器材料分为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A错误,B正确;传感器是通过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C错误;水银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不是传感器,D错误。]例2 BC [天亮时光控开关自动断开,天黑时自动闭合,有人走动或发出声音,声控开关闭合;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就会自动亮,故B、C正确。]二、温度 (1)明显 ①减小 ②增大(2)金属丝 (3)膨胀系数讨论交流由于酒精挥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RT,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右偏。例3 AB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2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I=可知I减小,又U=E-Ir,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正确;由P1=I2R1可知,R1消耗的功率P1减小,D错误;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压U2=U-U1,U1=IR1,可知U1减小,U2增大,由电场强度E'=及Q=CU2可知,Q、E'都增大,故A正确,C错误。]例4 BC [理想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故A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不变,为f=== Hz=50 Hz,故B正确;RT处温度升高时,不会影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故C正确;RT处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原、副线圈的匝数及原线圈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三、1.光照 四、1.力学量2.变大 变小 大 五、讨论交流电容式话筒利用振动膜片接收空气振动信号,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其电容的变化。在电容器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就会变化。将这个电流信号进行转换,即可输出音频信号。例5 AB [电源的效率为η=×100%=×100%减小光照强度,光敏电阻阻值增大,则外电阻增大,电源的效率增大,故A正确;减小光照强度,其电阻阻值增大,根据I总=,可知总电流减小,根据Pr=·r,可知电源内部发热功率减小,根据U=E-I总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根据I=,可知通过A灯的电流增大,A灯变亮,而通过R0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则B灯两端电压增大,B灯变亮,故B正确,C、D错误。]例6 C [从0~t1时间内,电流不变,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阻值不变,升降机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电流增大,则电阻减小,因为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t2~t3时间内电流不变,电阻不变,压力不变,电流大于静止时的电流,压力大于静止时的压力,物块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大小不变,所以t2~t3时间内升降机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故D错误。]例7 D [题图甲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减小,则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可知,电容增大,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两极间正对面积增大,h变大,A错误;题图乙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增大,则电容减小,极板正对面积减小,θ变大,B错误;题图丙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说明电容器在放电,电荷量减小,电容减小,电介质向外移动,则x变大,C错误;题图丁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说明电容器在充电,电荷量增加,电容增大,两电极间距离减小,则F变大,D正确。](共80张PPT)DIWUZHANG第五章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种类(重点)。2.知道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模式。3.知道光敏电阻、热电阻、热敏电阻、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学习目标一、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三、光传感器课时对点练四、力传感器内容索引五、电容式传感器传感器一如图甲所示,玻璃管内封入了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接入图乙电路,当条形磁铁靠近干簧管时:(1)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案 灯泡会亮,因为当条形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2)干簧管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干簧管起到开关的作用,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1.传感器:把被测的非电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 的器件或装置。有时又被称为探测器或变换器。2.传感器的结构通常传感器由 元件和 元件组成,有时也将信号调节转换电路、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如图所示。梳理与总结电信号敏感转换(1)敏感元件:常见的敏感元件包括力敏元件、光敏元件、热敏元件、磁敏元件、气敏元件等,它们能直接感受诸如压力、光照、温度、磁场、气体等非电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变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①弹性膜片: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膜片就是敏感元件,它的作用是将压力转变成膜片的 。形变②光敏电阻:通常用硫化镉或硒化镉等半导体材料制成,随着光照的,载流子增多,导电性 。因此,光敏电阻能够把_________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③干簧管: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 的敏感元件,由密封在玻璃管内的两个软磁体(通常是铁镍合金)簧片构成,两个簧片在磁场中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而相互吸引,所以,串联在电路中的干簧管就成了一个由磁场控制的开关。增强变好光照强弱磁场(2)转换元件:通常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 ,又称传感元件。(3)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由于转换元件输出的信号一般很弱,容易混有干扰信号,因此需要信号调节转换电路对其进行 、消除干扰,使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电学量。电学量放大3.传感器的分类按感知外界信息及变换效应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1)物理传感器:利用了力、热、光、电磁和声等 效应。(2)化学传感器:利用了 的原理检测物质的种类和浓度。(3)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进行工作的传感器。物理化学反应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例1√传感器材料分为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A错误,B正确;传感器是通过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C错误;水银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不是传感器,D错误。 (多选)(2023·甘孜康定中学月考)教学楼过道灯是由声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同时控制的,在夜晚天黑时,用力拍掌灯就亮了;而白天怎样用力拍掌,灯都不能亮。其原理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有光照时,光传感器自动闭合B.夜晚无光照时,光传感器自动闭合C.有人走动或发出声音时,声传感器自动闭合D.无人走动或发出声音时,声传感器自动闭合例2√√天亮时光控开关自动断开,天黑时自动闭合,有人走动或发出声音,声控开关闭合;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就会自动亮,故B、C正确。返回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 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装置,使用的感温敏感元件主要有热敏电阻、热电阻、热双金属片和热电偶等。(1)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非常 。①如图(a)所示,这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NTC表示。②另一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PTC表示。温度明显减小增大(2)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用 制作的感温电阻称为热电阻,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b)所示。(3)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将两种 相差较大的不同金属片焊接或轧制成一体后,当温度升高时,由于两边金属片膨胀程度不同,可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许多冰箱压缩机就是用双金属热保护器进行保护的,如图(c)所示。金属丝膨胀系数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电阻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答案 由于酒精挥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RT,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右偏。讨论交流 (多选)(2024·西宁市高二期末)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所示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C为电容器。当环境温度降低时A.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增大B.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D.R1消耗的功率增大例3√√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2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I=可知I减小,又U=E-Ir,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正确;由P1=I2R1可知,R1消耗的功率P1减小,D错误;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压U2=U-U1,U1=IR1,可知U1减小,U2增大,由电场强度E'=及Q=CU2可知,Q、E'都增大,故A正确,C错误。 (多选)(2023·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为保证师生用电安全,学校电路系统中安装有由热敏电阻制成的温度监测器,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原线圈接交流电压u=220sin(100πt)V,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3∶1B.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50 HzC.当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不变D.当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例4√√理想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故A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不变,为f=== Hz=50 Hz,故B正确;RT处温度升高时,不会影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故C正确;RT处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原、副线圈的匝数及原线圈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返回三光传感器1.定义有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电路中受到 时,可以产生电流或电压(光照越强,电阻越小),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用这种材料做敏感元件,便可制成光传感器。光照2.应用实例如图为光电式转速表的原理图,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透镜2会聚成平行光束照射到被测旋转物3上,光线被事先粘贴在旋转物体上的反光纸4反射回来,经透镜5聚焦落在光敏二极管6上,它产生与转速对应的电脉冲信号,转速快慢不同,单位时间内接收的脉冲信号数量不同,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可由显示器10显示出每分钟或每秒钟转过的圈数。(多选)某小区为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的“迎峰度冬”节约用电工作,拟将小区路灯电路进行改造,实现路灯亮度自控。如图所示为其内部电路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L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加时,其电阻阻值减小)。现减小光照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源的效率变大B.A灯和B灯都变亮C.R0两端电压变大D.电源内部发热功率不变例5√√电源的效率为η=×100%=×100%减小光照强度,光敏电阻阻值增大,则外电阻增大,电源的效率增大,故A正确;减小光照强度,其电阻阻值增大,根据I总=,可知总电流减小,根据Pr=·r,可知电源内部发热功率减小,根据U=E-I总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根据I=,可知通过A灯的电流增大,A灯变亮,而通过R0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则B灯两端电压增大,B灯变亮,故B正确,C、D错误。返回力传感器四1.定义:是一种把 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2.应用实例:常用的力传感器是由铝合金梁和应变片组成的应变式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梁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压力时,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上应变片的电阻 ;下表面压缩,下应变片的电阻 。使应变片中通过恒定的电流,这时上、下应变片的电压产生差值,压力越 ,电压差值越大;如果力的方向向上,则上、下应变片的电阻变化正好相反,电压差值为负。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原理力学量变大变小大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设计了利用压敏电阻判断竖直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固定在升降机底板上,其上放置一个物块,在升降机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到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静止B.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运动时的加速度在变化D.t2到t3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向下匀速运动例6√从0~t1时间内,电流不变,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阻值不变,升降机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电流增大,则电阻减小,因为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t2~t3时间内电流不变,电阻不变,压力不变,电流大于静止时的电流,压力大于静止时的压力,物块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大小不变,所以t2~t3时间内升降机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故D错误。返回电容式传感器五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三个因素。如果某个物理量(如角度θ、位移x、深度h等)的变化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那么这种电容器就被称为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图,话筒的振动膜片上涂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相距几十微米有一个金属片,他们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容式话筒利用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离的关系来工作,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答案 电容式话筒利用振动膜片接收空气振动信号,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其电容的变化。在电容器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就会变化。将这个电流信号进行转换,即可输出音频信号。讨论交流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中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减小,可判断出h变小B.图乙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增大,可判断出θ变小C.图丙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x变小D.图丁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变大例7√题图甲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减小,则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可知,电容增大,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两极间正对面积增大,h变大,A错误;题图乙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增大,则电容减小,极板正对面积减小,θ变大,B错误;题图丙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说明电容器在放电,电荷量减小,电容减小,电介质向外移动,则x变大,C错误;题图丁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说明电容器在充电,电荷量增加,电容增大,两电极间距离减小,则F变大,D正确。返回课时对点练六考点一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B.传感器不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C.话筒中的传感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D.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学量或者电路的通断123456789101112基础对点练√123456789101112传感器材料有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A错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是红外线传感器,B错误;话筒中的传感器是声传感器,它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错误;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学量或者电路的通断,D正确。2.(2023·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二期中)某楼梯口的电灯开关装有传感器,天黑时,出现声音才能发光,而白天即使有声音,电灯也不能发光,该开关中有两种传感器,它们是A.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 B.金属热电阻和光敏电阻C.热敏电阻和干簧管 D.光敏电阻和动圈式话筒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故电路中有光传感器,即使天黑,没声音灯也不亮,故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即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它们是光敏电阻和动圈式话筒。故选D。考点二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3.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电表,物体M不动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压表不分流,故滑片P移动时不会改变电路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且电路中始终有电流,故A、C错误;电压表测的是滑片P左侧电阻分得的电压,故示数随物体M的运动亦即滑片P的移动而变化,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仍有读数,故B正确,D错误。4.对于常见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现在一般用催化燃烧检测器。它的原理如下:传感器的核心为—惠斯通电桥,其中一桥臂上有催化剂,当与可燃气体接触时,可燃气体在有催化剂的电桥上燃烧,该桥臂的电阻发生明显变化,其余桥臂的电阻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输出发生变化,而该变化与可燃气体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检测。由此可推断有催化剂的桥臂上的电阻材料为A.铜 B.合金C.半导体 D.绝缘体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由题意可知,该电阻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C正确,A、B、D错误。5.(2023·东营市第一中学模拟)如图甲所示,条形码扫描笔的原理是扫描笔头在条形码上匀速移动时,遇到黑色线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将被吸收,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反射光,呈高阻抗;遇到白色间隔,光线被反射到光敏三极管,三极管呈低阻抗。光敏三极管将条形码变成一个个电脉冲信号,信号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即完成对条形码信息的识别,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R为光敏三极管的等效电阻,R0为定值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A.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B.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C.扫描速度对信号处理系统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无影响D.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仍然能正常工作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信号处理系统获得的电压是R0两端的电压,当扫描笔头在黑色线条上移动时,R相当于大电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电流很小,R0两端的电压很低,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当扫描笔头在白色间隔上移动时,R相当于小电阻,回路电流较大,R0两端的电压较高,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A错误,B正确;123456789101112如果扫描速度发生变化,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高、低电压的时间间隔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无法正确判断黑、白条纹宽度,可能出现错误识别信息,C错误;扫描笔头外壳出现破损时,外面的光就会进入光敏三级管,从而出现错误信息,导致不能正常工作,D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大时电阻减小),电压表内阻不计,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2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因路端电压减小,且R1两端电压增大,故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B项正确;因干路电流增大,且R2中电流减小,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7.(多选)(2023·宜宾市叙州区一中学校月考)如图甲所示,某跳床俱乐部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其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电源电动势恒定,内阻可忽略不计,R1为定值电阻,R为压力传感器,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运动员接触蹦床、挤压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B.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从运动员接触蹦床、挤压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先减小后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B错误;12345678910111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由于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先减小后增大,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根据P总=EI,由于电路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8.(2023·杭州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俯视图。金属块左、右侧分别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金属块可带动电介质相对于外框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并串联计算机的信号采集器。关于该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能力综合练A.汽车保持静止时,电容器不带电B.汽车静止时与匀速直线运动时,电容器的电容相同C.汽车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D.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路中始终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汽车保持静止时,Q=CU,电容器带电,故A错误;汽车静止时与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长度相同,电容器的电容相同,故B正确;当汽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电容器电介质相对于电容器极板向左运动,由C=可知电容变大,因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大,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C错误;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弹簧伸长量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成后,不再有电流,故D错误。9.(多选)如图甲所示,“火灾警报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为10 VB.R0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R0处出现火情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要使报警器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U,其有效值为U1,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T,其中U=100 V,解得U1=100 V,由变压器原理可得副线圈输出电压即电压表示数U2=10 V,选项A正确;R0处出现火情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选项B错误,C正确;123456789101112将R1的滑片P向上移动,副线圈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增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报警器的分压变小,电流也减小,能使报警器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选项D错误。10.(2024·昆明市高二期末)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显示体重的仪表 (其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BO=5∶1。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所示: 踏板的杠杆组件的质量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电压恒为4.68 V,则:123456789101112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1)利用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关系式;123456789101112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答案 R=300-0.6F(Ω) 由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R=300-0.6F(Ω)。(2)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多少毫安处?123456789101112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答案 15.6 mA123456789101112依题意可知,电子秤空载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零,电阻R1=300 Ω,电路中的电流为I1== A=15.6 mA,所以该秤零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的15.6 mA处。(3)如果某人站在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示数为20 mA,这个人的体重是多少?(取g=10 N/kg)123456789101112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答案 55 kg123456789101112当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I2=20 mA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2==Ω=234 Ω,由R=300-0.6F(Ω),解得F2=110 N。再由F2·AO=G·BO,可得G=550 N。故人的体重为m==55 kg。11.(2023·连云港市高二期中)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箱内的温度需要精确测控,测控的方法之一是用热敏电阻来探测温度。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热敏电阻R0置于细菌培养箱内(如图中虚线),其余都置于箱外。这样可以通过理想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箱内温度。已知随着箱内温度的改变,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源的电动势恒定、内阻忽略不计。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求:123456789101112(1)电阻R的阻值;123456789101112答案 600 Ω 123456789101112根据题意,由题图乙可知,当I=0时U=16 V则电源的电动势为E=16 V当I=20 mA=0.02 A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4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IR解得R=600 Ω(2)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 ℃时,电流表的示数;123456789101112答案 16 mA 123456789101112由题图丙可知,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 ℃时,R0的阻值为R0=400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0.016 A=16 mA(3)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20 mA,电压表的量程是0~16 V,则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约是多少?此时热敏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123456789101112答案 70 ℃ 0.08 W123456789101112根据题意,由题图丙可知,温度越高,R0阻值越小,则温度最高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即电流表满偏,则有E=Ig(R0+R)解得,此时R0的阻值为R0=200 Ω由题图丙可知,此时温度为70 ℃,热敏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1=IgR0=4 V则消耗的电功率为P=IgU1=0.08 W。12.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小车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的脉冲数为n,累积脉冲数为N。试回答下列问题:(1)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数据有哪些?123456789101112答案 车轮半径R和齿轮齿数P 123456789101112小车的速度等于车轮的周长与单位时间内车轮转动圈数的乘积,行程等于车轮的周长与累积时间内车轮转动圈数的乘积,所以还要测量车轮的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2)推导小车速度v的表达式[用题中及(1)问中的物理数据表示];123456789101112答案 v= 齿轮转一圈电子电路显示的脉冲数即为P。已知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所以单位时间内齿轮转动圈数为,则有小车速度v的表达式v=。(3)推导小车行程s的表达式[用题中及(1)问中的物理数据表示]。123456789101112答案 s=小车行程s的表达式s=。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docx 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