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目录CONTENTS1 服务业概述2 生产性服务业3 生活性服务业【素养目标】考点展示 核心素养定位 考查方向1.服务业区位因素。 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特点及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服务业要与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通过案例,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服务业条件差异及其对服务业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指出其布局的合理性和不足,并设计改进的措施。 1.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主要的服务业类型、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2.结合某地的实际案例,考查某地服务业布局的特点,并对其布局做出评价。0 3 生活性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行业。影响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大部分商业性服务业主要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科技、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三、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1服务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早期的服务业,以零售业为主,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其中地形、气候影响最明显。1.自然因素因素 影响地形 山区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规模小而分散;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商业网点规模大气候 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例如,北方冬季寒冷,对御寒保暖商品的需求量大2.社会因素—市场因素零售、批发、餐饮、住宿,这些服务业必须考虑市场因素。在市场因素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例如,在城市中,小型的便利店、理发店、洗衣店等,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少,一般分散在居住区,主要服务附近的居民;大型、高档的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人们光顾的频次少,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多,需要选择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商业性服务业进行区位选择时也要考虑交通因素。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例如,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一些城市中的大型商场多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是主要干道旁边。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集聚。2.社会因素—交通因素商业性服务业进行区位选择时还要考虑劳动力因素。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例如,零售、餐饮、住宿等劳动密 集型行业,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2.社会因素—劳动力因素政策是政府调控服务业的手段,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恵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同时,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也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2.社会因素—政策2.人文因素市场 ①看人口规模。投资少、成本低、盈利所需顾客少→布局在居住区;投资大、成本高、盈利所需顾客多→布局在城区中心。②看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低,多靠近居住区;消费水平高,多靠近城区中心。③看居民消费偏好。服务业多选择在符合其消费偏好的区域交通 交通运输便利→客流量大→扩大消费市场,便于商品物资的集散→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等),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布局在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的地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产业等),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布局在人才集中的地方2.人文因素集聚 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于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科学 技术 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政策 法规 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历史 文化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购买态度及其购买决策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提出者: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心地对周围地区承担中心服务职能,理论上应位于圆形服务区的中心。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可将中心地圆形服务区域转换为六边形服务区域。(1)内容均一的平原,没有自然障碍;人口分布均匀,各地交通便利程度一样,消费者的需求由最近的中心地提供,人们的收入与对货物或服务的需求相适应;所有的中心地为获取最大利润都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2)条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在一个理想区域,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但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服务职能覆盖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职能,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嵌套网络商业服务等级体系阅读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基于一个理想区域的假设条件提出的。这个理想区域是均一的平原,没有自然障碍;人口均匀分布,各地交通便利程度一样;消费者的需求由最近的中心地提供,人们的收入与对货物或服务的需求相适应;所有的中心地为获取最大利润都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如下:中心地 向周边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具有多种职能,但主要是提供货物和服务职能。中心地有级别之分,较高级别中心地的辐射影响比较低级别中心地的辐射影响大。中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门槛 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所服务人数。所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所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自元代以来,北京不仅是首都,还作为重要的商业中心,经历了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商业格局。元代,依托大运河和发达的水陆交通,沿湖岸码头,靠近钟、鼓楼一带,形成了京城一级商业中心——钟鼓楼市,两个次级商业中心——枢密院角市和羊角市,分别位于皇城东西门外。明清时期,由于城内码头和航道的废弃,并随着紫禁城的扩建,分别形成了以前门为核心的一级中心地,东四、西四、菜市口、崇外市场上升为二级中心地,东单、西单、地安门、新街口、北新桥为三级中心地。20 世纪初,拉通了被皇城阻隔的街道,城市交通得到改善,王府井商业中心地位上升,成为一级中心地,与前门形成两大商业中心,西单、地安门、天桥上升为二级中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北京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新的商业中心不断涌现。长安街延长拓宽,提高了西单的可达性,使之成为一级中心地,与王府井、前门共同构成三足鼎立的商业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北京环线和轨道交通的逐渐完善,交通干道沿线建成诸多大型超市和商业网点,商业网点布局表现出向外扩散和多中心发展的趋势。(1)读图3-34,指出元代、明清时期和20世纪初北京商业中心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答案】商业中心增多、等级升高,向外围扩散,影响因素有交通、市场及城市规划等。【答案】北京的商圈历来有“东重西轻、北重南轻、内重外轻”的特点。核心商圈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是由产业带动而形成的,其中尤以高科技电子产业为主的中关村商圈、以体育产业为主的亚奥商圈最为突出。伴随着北京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政策红利、轨道开通、城市外拓,北京四环外南部的商圈中心会演变为一级中心地或二级中心地。(2)结合图 3-35、图 3-36,指出北京主要商圈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未来哪些商圈的中心可能会演变为一级中心地或二级中心地。图 3-35 2010 年北京主要商圈分布示意3-36 2017年北京地铁示意图阅读电子商务改变商业模式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就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O2O电子商务即商家通过免费开网店,将商家信息、商品信息等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线上筛选服务,线下比较、体验后有选择地消费,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节省了消费者的费用。通过网店,商品信息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可以瞬间集聚强大的消费能力。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商家和消费者通过O2O电子商务满足了各自的需要,于是上门送餐、配送生鲜、网络约车等各种O2O模式层出不穷。图 3-37 O2O 电子商务示意从生活性服务业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行业(除商业服务业外),分析下列因素对该行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你选择的行业是:零售业影响因素 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人口分布 邻近商圈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决定了餐饮业的数量、规模、类型可达性 到餐饮距离的远近影响其规模、档次,交通通达性会扩大餐饮的服务范围。交通网点也会成为餐饮考虑的主要区位市场 商圈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商业网点辐射力的增强,同时也加剧竞争税收与政策 会对餐饮区位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服务业概述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地位特点分类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区位选择金融服务业区位选择概念特点金融中心课堂小结(2023·辽宁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韩国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河内大都市区(河内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是韩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重点地区。制造业和房地产是韩国企业投资的两大关联领域,房地产主要满足在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眷属的居住与生活需求。下图示意1991—2017年韩国企业制造业投资总额和房地产投资总额在河内大都市区的空间分布。(1)分别概括河内大都市区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2)分析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分布的原因。(6分)答案 房地产业主要投资在河内市区,中央商务区的西北侧,空间范围较小。制造业投资空间分散(范围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东北部),在河内市界外、大都市区界内投资规模大。答案 (与越南相比,)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眷属)收入水平较高,能支付较高的房屋成本;市中心土地成本高,房价高;市中心(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完善,交通发达,生活便利。(3)根据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推测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及交通需求。(8分)答案 房地产投资集中在市中心附近,改善市中心空间环境;制造业投资空间范围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空间错位,引起较远的通勤交通流,交通周转量增大。[应用性—实践运用](2021·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答案 产业类型:第三产业。企业类型: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答案 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答案 该品牌知名度高、品质较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主要目标消费者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