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九 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九 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专项复习九 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山 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羁 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1.以上三首诗都是初唐诗人王勃所写,他与杨炯、卢照邻、 并称为“ ”。
2.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任选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乙】重别周尚书①
庾 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注释】①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甲】诗借“ ”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乙】诗用“ ”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两首诗都描写了洞庭湖 的景象。
2.同样写洞庭湖,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专项复习九 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山 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羁 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1.以上三首诗都是初唐诗人王勃所写,他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并称为“ 初唐四杰 ”。
2.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任选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进行分析。
示例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勉励朋友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和远大抱负。
示例二:《山中》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象,以景喻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映衬旅思乡愁,表达了诗人的凄寂心情和思乡之情。
示例三:《羁春》所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任选一篇作答)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乙】重别周尚书①
庾 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注释】①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甲】诗借“ 孤蓬 ”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乙】诗用“ 万里 ”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甲】诗运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乙】诗采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回归无望的悲怆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两首诗都描写了洞庭湖 开阔(壮阔、壮丽、浩渺等) 的景象。
2.同样写洞庭湖,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甲】诗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感慨“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张丞相引荐、赏识和录用;【乙】诗中诗人登楼远眺,写出了自己面对洞庭湖开阔的景象,心胸开阔,愁心顿消,表现了他的超脱豁达、豪情逸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