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铁及其化合物1-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 铁及其化合物1-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副族)金属元素之一。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根据教参安排,“铁及其化合物”需要三个课时。其中铁的化合物安排两个课时。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及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化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教材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运用来自生产或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钠和氯属于典型的主族元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思路。而铁属于副族元素,学生既可以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把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元素观”的发展。
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质,形成证据意识。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通过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评价目标】
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
2.通过对Fe(OH)2制备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与点评,发展学生实验创新设计的水平。
3.通过对磁性材料、红色颜料、高炉炼铁、铁制品除锈的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难点:Fe(OH)2制备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发挥核心概念(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
2.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探究”等栏目,发挥实验探究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实证功能,形成证据意识。
3.情景教学——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
六、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价类图,从化合价、物质类别两个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在价类图中分析物质之间如何转化。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铁的氧化物 物理性质: 展示三种氧化物实物图片、用途照片 观察颜色、状态,阅读教材P67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完成学案环节一内容
展示学生学案,强调氧化物俗称、颜色、状态、溶解性,讲解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Fe2O3——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Fe3O4——磁性材料,用于制作录音磁带,打印机、复印机使用的墨粉。 更正学案内容,了解氧化物的物理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化学性质: 展示价类图,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两个维度分析预测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展示学案并创设情境分析性质决定用途。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高炉炼铁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工业上通常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分析铁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预测氧化物性质。完成学案相关内容。结合生产实例“高炉炼铁”、工业上除铁锈,学生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二、铁的氢氧化物 一、Fe(OH)3制备 1.制备原理 让学生分析可行的制备方案。 2.制备过程 演示实验 3.Fe(OH)3性质 提醒学生利用价类图,从物质类别、化合价两个角度推测Fe(OH)3性质,学生自行完成氢氧化物性质的学习。 补充Fe(OH)3的稳定性 二、Fe(OH)2制备 1.制备原理 参照Fe(OH)3的制备原理学习Fe(OH)2制备 2. 制备过程 演示实验 重点分析实验现象: 对比宏观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铁、Fe(OH)2颜色的认识。 对比氢氧化铁的颜色,引导学生基于Fe(OH)2颜色变化事实,从元素价态角度,结合氧化还原知识,提出假设——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间的转化提供实验依据,也为Fe(OH)2制备改进埋些伏笔。 3.Fe(OH)2性质 提醒学生利用价类图,从物质类别、化合价两个角度推测Fe(OH)2性质,学生自行完成氢氧化物性质的学习。 三、改进实验 围绕“防止氧气干扰”这一目的,引导学生讨论Fe(OH)2制备改进的具体措施。 抛砖引玉——解释课本上演示实验的反常规操作原因。 改进实验分析——展示实验装置,给出实验药品,抛出相关问题。 加隔油层 气体保护法 结合氧化物相关性质作出正确判断 可溶性盐+碱=新盐+新碱 学生观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并尝试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行表征。 推测并完成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观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并尝试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行表征。 分析出Fe(OH)2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其被氧气氧化,并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表征。 讨论措施: 氢氧化钠溶液煮沸 氯化亚铁现配现用,为防止其氧化加入铁粉 ……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难点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
十、课堂测评
1.下列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生成Fe2O3
B. Fe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均可与盐酸反应
C. Fe(OH)3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Fe(OH)2则不能
D. 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和+3
2.有关铁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打印机的墨粉中添加有Fe3O4
C. 烤蓝是一种古老的金属处理工艺,即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并且拥有一定厚度的氧化层,该氧化层的主要成分为Fe2O3
D. 高炉炼铁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
3.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白色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
A.Fe(OH)3;Fe2O3 B.Fe(OH)2;Fe2O3
C.Fe(OH)2;Fe(OH)3、Fe3O4 D.Fe2O3;Fe(OH)3
4.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4Fe(OH)2+O2+2H2O=4Fe(OH)3
B. FeO+2H+=Fe3++H2O
C. 2Fe(OH)3=Fe2O3+3H2O
D. Fe3++3OH-=Fe(OH)3↓
5.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Fe(OH)2是一种黑色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转变为红褐色
B. 由图示操作可制取Fe(OH)2
C.Fe3O4、Fe(OH)3都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
D.Fe(OH)3胶体呈红褐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题号(参考答案) 1( A) 2( C ) 3( B ) 4( B ) 5( A )
质量水平 L1 L2 L3 L1 L1 L1 L1 L2 L2 L2 L2 L2 L2 L2 L2 L2 L1 L2 L3 L2
SOLO U M R U U U U M M M M M M M M M U M R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