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机械波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机械波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观念 波的形成 (1)形成: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将________________传播出去 (2)条件:________(振源)、________,二者缺一不可 (3)特点:传播________________、传递________和________,质点________随波迁移 (4)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波的描述 (1)波长λ: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2)频率f(周期T):由________决定 (3)波速v:由________决定 (4)关系:v=________或v=________ (5)图像:正弦曲线;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______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的传播 (1)反射和折射 (2)衍射:波可以________________继续传播的现象。只有在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________________或者比波长________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保持各自的振动状态,各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__________ (4)干涉: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恒定、______________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________,某些区域的振动________的现象 (5)多普勒效应:是由波源与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距离变化)产生的,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科学思维 波的图像 (1)图像信息:波长;各质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各质点的振幅 (2)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
波动形式 (1)波动的产生原因、过程 (2)波动的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观察绳波、水波及一些声音现象,养成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产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2)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1 (多选)(2023·自贡市高二期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机械波
B.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C.参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D.波源振动得越快,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例2 (2023·湖州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平低水槽研究水波传播时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观察水波穿过狭缝后的情景,此时水波没有发生衍射现象
B.甲图中狭缝的宽度变窄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C.乙图是两列水波相遇时的干涉现象,两列水波的频率不同
D.乙图中某些区域在某时刻振动加强,经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减弱
例3 (2023·自贡市高二期中)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v=400 m/s,已知t=0时,波已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A(图中未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x=40 m处的质点在t=0.5 s时位移为最大
C.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
D.t=1 s时接收器才能接收到此波
例4 (多选)(2023·宜宾市高二期中)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动图像,图乙为该波中x=2 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大小为1 m/s
B.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1 s时,质点P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D.在0~2 s内,质点P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均未发生改变
例5 (2023·绵阳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t=0.3 s后,其波形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
(1)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3 s,且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求该波传播速度大小v1和周期T1;
(2)若该波的周期T小于0.3 s,且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求该波的周期T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 (多选)(2023·重庆沙坪坝区高二期末)如图甲、乙分别为两列横波Ⅰ、Ⅱ的振动图像,t=0时刻分别同时从图丙的A、B两点开始向四周传播,并在t=2 s时恰好相遇,已知A、B相距0.8 m,C为AB中点,D距A点0.15 m,则(  )
A.直线上A、B外侧均为振动加强点
B.直线上A、B间(不包括A、B点)共有6个振动加强点
C.t=4 s内直线上C点通过的路程为零
D.t=3.75 s时D点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答案精析
再现素养知识
振动形式 波源 介质 振动形式
能量 信息 不 横波 纵波 波源 介质 λf  偏离
绕过障碍物 相差不多 更小
矢量和 频率 相位差 振动方向
加强 减弱 相对运动
提能综合训练
例1 BC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则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能够产生机械波,还需要传播振动的介质,故A错误,B正确;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可知参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的性质无关,故C正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波源的振动快慢无关,故D错误。]
例2 B [题图甲中水波发生了衍射现象,故A错误;波长一定,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当题图甲中狭缝的宽度变窄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题图乙是两列水波相遇时的干涉现象,两列水波的频率相同,故C错误;题图乙中某些区域在某时刻振动加强,经过半个周期后依旧为振动加强点,故D错误。]
例3 C [波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由质点带动法,知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向下,故A错误;该波的周期为T== s=0.05 s,因t=0.5 s=10T,根据波的周期性可知x=40 m处的质点在t=0.5 s又回到平衡位置,位移为0,故B错误;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波源与接收器间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故C正确;波从图示位置传到接收器的时间为t== s=0.9 s,故D错误。]
例4 AC [根据图像可知波长λ=4 m,T=4 s,则该波的波速大小为v==1 m/s,故A正确;结合波形图与振动图像,分析可知质点P在t=2 s时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根据振动图像,t=1 s时质点P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故C正确;0~2 s内,质点P的速度先正向减小,后负向增大,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加速度先负向增大,后负向减小,加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故D错误。]
例5 (1) m/s 1.2 s
(2) s(n=1,2,3…)
解析 (1)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形移动了x1=nλ+5 cm(n=0,1,2…),波速v=,由题图可知波长λ=20 cm,解得v= cm/s(n=0,1,2…),由T=,解得T= s(n=0,1,2…),由题可知T>0.3 s,则可知n=0,即v1= m/s,T1=1.2 s。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周期T<0.3 s,波形移动了x2=(20n+15) cm(n=1,2,3…),波速v2==(n=1,2,3…),由T2=,代入数据解得T2= s(n=1,2,3…)。
例6 CD [由题意知,A、B相距0.8 m,t=2 s时相遇,则波速v=0.2 m/s,由图知T=1.0 s,则波长为0.2 m,A、B两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反,AB间距满足波长的整数倍,故A、B外侧均为减弱点,故A错误;加强点满足该点距A、B两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共有8个点,分别距A点的距离为0.05 m,0.15 m,0.25 m,0.35 m,0.45 m,0.55 m,0.65 m,0.75 m,故B错误;C点距A点0.4 m,为减弱点,其位移始终为零,故C正确;D点为加强点,t=3.25 s时,波Ⅱ刚传到D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波Ⅰ已知在D点振动了2.5 s,也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再经0.5 s,质点D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D正确。](共20张PPT)
DISANZHANG
第三章
章末素养提升
再现
素养知识
物理观念 波的形成 (1)形成: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将_________传播出去
(2)条件:_____(振源)、______,二者缺一不可
(3)特点:传播_________、传递_____和_____,质点____随波迁移
(4)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_____和______
振动形式
波源
介质
振动形式
能量
信息

横波
纵波
物理观念 波的描述 (1)波长λ: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2)频率f(周期T):由______决定
(3)波速v:由_____决定
(4)关系:v=____或v=_____
(5)图像:正弦曲线;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_____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源
介质
λf
偏离
物理观念 波的传播 (1)反射和折射
(2)衍射:波可以___________继续传播的现象。只有在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_________或者比波长_____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保持各自的振动状态,各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_____
(4)干涉:_____相同、_______恒定、_________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_____,某些区域的振动_____的现象
(5)多普勒效应:是由波源与观察者_________(距离变化)产生的,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绕过障碍物
相差不多
更小
矢量和
频率
相位差
振动方向
加强
减弱
相对运动
科学思维 波的图像 (1)图像信息:波长;各质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各质点的振幅
(2)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
波动形式 (1)波动的产生原因、过程
(2)波动的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观察绳波、水波及一些声音现象,养成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产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2)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选)(2023·自贡市高二期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机械波
B.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C.参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D.波源振动得越快,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例1

提能
综合训练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则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能够产生机械波,还需要传播振动的介质,故A错误,B正确;
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可知参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的性质无关,故C正确;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波源的振动快慢无关,故D错误。
 (2023·湖州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平低水槽研究水波传播时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观察水波穿过狭缝后
的情景,此时水波没有发生
衍射现象
B.甲图中狭缝的宽度变窄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C.乙图是两列水波相遇时的干涉现象,两列水波的频率不同
D.乙图中某些区域在某时刻振动加强,经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减弱
例2

题图甲中水波发生了衍射现象,故A错误;
波长一定,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当题图甲中狭缝的宽度
变窄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题图乙是两列水波相遇时的干涉现象,两列水波的频率相同,故C错误;
题图乙中某些区域在某时刻振动加强,经过半个周期后依旧为振动加强点,故D错误。
 (2023·自贡市高二期中)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v=400 m/s,已知t=0时,波已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A(图中未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x=40 m处的质点在t=0.5 s时位移为最大
C.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
D.t=1 s时接收器才能接收到此波
例3

波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由质点带动法,知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向下,故A错误;
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波源与接收器间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故C正确;
 (多选)(2023·宜宾市高二期中)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动图像,图乙为该波中x=2 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大小为1 m/s
B.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1 s时,质点P的速度
最小,加速度最大
D.在0~2 s内,质点P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均未发生改变
例4


结合波形图与振动图像,分析可知质点P在t=2 s时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
根据振动图像,t=1 s时质点P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故C正确;
0~2 s内,质点P的速度先正向减小,后负向增大,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加速度先负向增大,后负向减小,加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故D错误。
 (2023·绵阳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t=0.3 s后,其波形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
例5
(1)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3 s,且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求该波传播速度大小v1和周期T1;
(2)若该波的周期T小于0.3 s,且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求该波的周期T2。
 (多选)(2023·重庆沙坪坝区高二期末)如图甲、乙分别为两列横波Ⅰ、Ⅱ的振动图像,t=0时刻分别同时从图丙的A、B两点开始向四周传播,并在t=2 s时恰好相遇,已知A、B相距0.8 m,C为AB中点,D距A点0.15 m,则
A.直线上A、B外侧均为振动加强点
B.直线上A、B间(不包括A、B点)共
有6个振动加强点
C.t=4 s内直线上C点通过的路程为零
D.t=3.75 s时D点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例6


由题意知,A、B相距0.8 m,t=2 s时相遇,则波速v=0.2 m/s,由图知T=1.0 s,则波长为0.2 m,A、B两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反,
AB间距满足波长的整数倍,故A、B外侧均为减弱点,故A错误;
加强点满足该点距A、B两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共有8个点,分别距A点的距离为0.05 m,0.15 m,0.25 m,0.35 m,0.45 m,0.55 m,0.65 m,0.75 m,故B错误;
C点距A点0.4 m,为减弱点,其位移始终为零,故C正确;
D点为加强点,t=3.25 s时,波Ⅱ刚传到D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波Ⅰ已知在D点振动了2.5 s,也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再经0.5 s,质点D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