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D)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2.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下列关于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B)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马来群岛中的某岛发生火山爆发,岛上植被消失殆尽。几年后该岛上已有数十种植物,且生长旺盛。据研究推测,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3~5题。3.该岛上的天然植被类型多属于(A)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与有相同植被类型分布的大陆地区比,该岛植被能迅速恢复的独特条件是(D)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植物种类多 D.火山灰土壤肥沃5.马来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B)A.岛屿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 B.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C.地震频繁,导致火山爆发 D.刀耕火种,毁林开荒,诱发山火 下面图1是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图,图2是沙特阿拉伯的圆形农田景观图,该农田采用了以水源为中心的全自动喷灌系统。据此完成6~7题。6.限制沙特阿拉伯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B)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7.图2所示圆形农田采用了以水源为中心的全自动喷灌系统,该灌溉系统可以(B)A.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灌溉效率C.引发生态危机 D.降低水资源利用率 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为了适应当地环境,中国企业承建“金色之碗”卢塞尔体育场时额外增加了一些设备。下图为卡塔尔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卢塞尔体育场增加的设备最有可能是(C)A.升降电梯 B.遮雨顶棚 C.巨量空调 D.超大屏幕9.“金色之碗”的设计灵感来自一种当地的特色农作物,该农作物可能是(A)A.椰枣 B.柑橘 C.甜菜 D.向日葵10.到卡塔尔参与场馆建设的中国工人发现(D)A.当地水很便宜,石油很贵B.与当地居民语言沟通顺畅C.本土人种以黑种人为主D.居民多为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 读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错误的是(B)A.居民喜食肉类和奶制品B.人口自然增长快C.城市人口多D.旅游业发达12.欧洲西部是目前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仍然吸引着大量外来移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D)A.气候温和B.地势平坦C.环境优美D.经济发达 鲁尔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促进了电力、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辉煌之后,鲁尔区陆续出现各种问题。经过综合整治,如今的鲁尔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根据以上资料,同学们绘制了下面的认知结构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上面的认知结构图中,三个工业部门的位置正确的是(D)A.①钢铁工业 ②煤炭工业 ③机械工业B.①煤炭工业 ②机械工业 ③钢铁工业C.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煤炭工业D.①煤炭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创新强国最多的地区是鲁尔区所在的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其工业特征可以概括为(D)①资源丰富 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工艺精湛,技术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C)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1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D)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17.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A)A.缓解当地人畜饮水困难B.增加非洲的水资源总量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18~20题。18.下列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C)A.南极地区由大陆构成,北极地区由海洋构成B.每年的7月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C.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D.企鹅和北极熊是南、北极地区共有的代表性动物19.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相继建设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图中距离黄河站(79°N,12°E)最近的点是(C)A.甲 B.乙 C.丙 D.丁20.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B)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1所示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是 ①霍尔木兹 海峡(填序号和名称),运输到我国的最短路线还需经过 ②马六甲 海峡(填序号和名称)。(3分) (2)图1中A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热带沙漠气候 ,因此该地区 水 资源匮乏。针对此种情况,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建议: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浪费每一滴水,发展节水农业等 (答出一条即可)。(4分) (3)图2中B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热带季风气候 ,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 河口三角洲 地区。(3分) (4)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③国家的著名旅游景点有 婆罗浮屠(答案不唯一,任答一点即可) 等。(2分) 22.读非洲和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读图1,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答出两点即可)。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的主要原因: 南北多山地,中间平原广阔,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范围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4分)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有 金刚石和黄金 等;结合图4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 。(2分) (3)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酪等食品,这种饮食结构与 乳畜业 有关,简述欧洲西部该产业发达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布,非常适合乳畜业的发展 。(4分) (4)结合图5与图6,谈谈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地的传统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参考答案: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易于搭建,透气凉快,可就地取材,有显著的避雨功能。(5)下列所给选项中属于欧洲西部特点的是 ②③⑤ (填代号)。(2分) ①黑种人的故乡 ②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③人口密度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⑤服务业发达 ⑥地形以高原为主23.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14分)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多个科学考察站,小组成员在下面两图中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1)图1中A岛屿是 格陵兰岛 ,到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B 。(2分)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2)长城站观测研究的重点是生态系统,中山站观测的重点是雪冰和空间环境,而秦岭站研究的重点则是海洋。(3分)①秦岭站经纬度:74°56′ S (填“N”或“S”),163°42′ E (填“E”或“W”)。 ②秦岭站面向图2中B海域 B 扇区进行观测研究。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3)目前,到南极进行科考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两条南极地区的科考价值。(2分)参考答案: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2024年2月7日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常年科考站。秦岭站所在的罗斯海是距离南极点最近的海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区域科学考察的空白,也为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对秦岭站等科考站进行了合作探究。(4)列举秦岭站相比较其他科考站的独特科考价值。(2分)参考答案: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5)南极科考站的建立通常选择在2月份,请解释原因。(2分)参考答案:正值南极地区暖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项目二: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6)有人提议大力开发南极地区旅游资源,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不可以。理由:大力发展旅游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2.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下列关于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马来群岛中的某岛发生火山爆发,岛上植被消失殆尽。几年后该岛上已有数十种植物,且生长旺盛。据研究推测,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3~5题。3.该岛上的天然植被类型多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与有相同植被类型分布的大陆地区比,该岛植被能迅速恢复的独特条件是( )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植物种类多 D.火山灰土壤肥沃5.马来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A.岛屿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 B.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C.地震频繁,导致火山爆发 D.刀耕火种,毁林开荒,诱发山火 下面图1是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图,图2是沙特阿拉伯的圆形农田景观图,该农田采用了以水源为中心的全自动喷灌系统。据此完成6~7题。6.限制沙特阿拉伯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7.图2所示圆形农田采用了以水源为中心的全自动喷灌系统,该灌溉系统可以( )A.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灌溉效率C.引发生态危机 D.降低水资源利用率 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为了适应当地环境,中国企业承建“金色之碗”卢塞尔体育场时额外增加了一些设备。下图为卡塔尔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卢塞尔体育场增加的设备最有可能是( )A.升降电梯 B.遮雨顶棚 C.巨量空调 D.超大屏幕9.“金色之碗”的设计灵感来自一种当地的特色农作物,该农作物可能是( )A.椰枣 B.柑橘 C.甜菜 D.向日葵10.到卡塔尔参与场馆建设的中国工人发现( )A.当地水很便宜,石油很贵B.与当地居民语言沟通顺畅C.本土人种以黑种人为主D.居民多为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 读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居民喜食肉类和奶制品B.人口自然增长快C.城市人口多D.旅游业发达12.欧洲西部是目前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仍然吸引着大量外来移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温和B.地势平坦C.环境优美D.经济发达 鲁尔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促进了电力、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辉煌之后,鲁尔区陆续出现各种问题。经过综合整治,如今的鲁尔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根据以上资料,同学们绘制了下面的认知结构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上面的认知结构图中,三个工业部门的位置正确的是( )A.①钢铁工业 ②煤炭工业 ③机械工业B.①煤炭工业 ②机械工业 ③钢铁工业C.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煤炭工业D.①煤炭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创新强国最多的地区是鲁尔区所在的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其工业特征可以概括为( )①资源丰富 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工艺精湛,技术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1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17.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当地人畜饮水困难B.增加非洲的水资源总量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18~20题。18.下列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由大陆构成,北极地区由海洋构成B.每年的7月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C.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D.企鹅和北极熊是南、北极地区共有的代表性动物19.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相继建设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图中距离黄河站(79°N,12°E)最近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1所示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是 海峡(填序号和名称),运输到我国的最短路线还需经过 海峡(填序号和名称)。(3分) (2)图1中A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因此该地区资源匮乏。针对此种情况,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建议: (答出一条即可)。(4分) (3)图2中B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 地区。(3分) (4)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③国家的著名旅游景点有 等。(2分) 22.读非洲和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读图1,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 (答出两点即可)。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的主要原因: 。(4分)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有 等;结合图4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2分) (3)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酪等食品,这种饮食结构与 有关,简述欧洲西部该产业发达的原因: 。(4分) (4)结合图5与图6,谈谈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地的传统民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5)下列所给选项中属于欧洲西部特点的是 (填代号)。(2分) ①黑种人的故乡 ②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③人口密度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⑤服务业发达 ⑥地形以高原为主23.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14分)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多个科学考察站,小组成员在下面两图中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1)图1中A岛屿是 ,到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2分)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2)长城站观测研究的重点是生态系统,中山站观测的重点是雪冰和空间环境,而秦岭站研究的重点则是海洋。(3分)①秦岭站经纬度:74°56′ (填“N”或“S”),163°42′ (填“E”或“W”)。 ②秦岭站面向图2中B海域 扇区进行观测研究。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3)目前,到南极进行科考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两条南极地区的科考价值。(2分) 2024年2月7日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常年科考站。秦岭站所在的罗斯海是距离南极点最近的海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区域科学考察的空白,也为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对秦岭站等科考站进行了合作探究。(4)列举秦岭站相比较其他科考站的独特科考价值。(2分)(5)南极科考站的建立通常选择在2月份,请解释原因。(2分)项目二: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6)有人提议大力开发南极地区旅游资源,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章综合评价卷 - 学生版.docx 第七章综合评价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