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 固体和固体材料(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1 固体和固体材料(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1 固体和固体材料
(分值:60分)
1~9题每题4分,共36分
考点一 晶体和非晶体
1.如图所示为一透明的正方体物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该物块有规则形状,所以它一定为晶体
B.由于该物块透明,所以它一定为晶体
C.若该物块为绝缘体,则它一定为非晶体
D.若将该物块加热到某一温度才开始熔化,且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它一定为晶体
2.(2024·宁夏中卫中学月考)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一定是单晶体
3.(2023·曲靖市高二月考)甲、乙两种薄片的表面分别涂有薄薄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针尖分别接触这两种薄片石蜡涂层的背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分别形成如图所示形状,对这两种薄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晶体 B.甲是非晶体
C.乙是晶体 D.乙是非晶体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
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高
考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绝对的,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着
D.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晶体微粒的排列规律相同
6.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地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是单晶体,石墨烯是多晶体
C.石墨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石墨烯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
7.(多选)(2023·南京市高二期末)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与黄帝的时期就开始煮盐。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食盐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晶体是正六面体形
B.食盐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C.食盐颗粒受潮粘连成食盐块时,形状不规则,但仍是晶体
D.食盐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
考点三 液晶 半导体材料 纳米材料
8.(多选)液晶电视不断降价,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液晶电视的关键部件是液晶层,下列关于液晶电视的液晶层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B.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
9.(多选)“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B.“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
C.所有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都是由硅材料制成的
D.低损耗的光导纤维是现代光纤通信的重要材料
10~12题每题8分,共24分
10.(2023·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并返回地球。探测器上装有用石英制成的传感器,其受压时表面会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即“压电效应”。如图所示,石英晶体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关于石英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确定的熔点
B.具有各向同性的压电效应
C.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是单晶体
11.(2023·东莞市高二期中)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12.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可以通过剥离石墨而获得,是现有材料中厚度最薄、强度最高、导热性最好的新型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在微米数量级
B.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获得
C.石墨和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都固定在六边形的顶点不动
D.石墨烯熔化过程中吸热,碳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答案精析
1.D [单晶体具有天然的、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但这个正方体物块不一定是天然形成的,所以不一定是晶体,故A错误;晶体并非都是透明的,透明的物体并非都是晶体,例如玻璃是透明的,但并不是晶体,故B错误;绝缘体不一定是非晶体,例如金刚石是晶体,也是绝缘体,故C错误;晶体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故D正确。]
2.C [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不能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A错误;沿各个方向对一块均匀薄片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B错误;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故C正确;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D错误。]
3.A [单晶体的导热性是各向异性的,薄片的表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是椭圆形的,即甲是单晶体,非晶体和多晶体的导热性是各向同性的,则薄片的表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是圆形的,即乙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选A。]
4.D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由题图可知,甲、丙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有温度不变的过程,所以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进一步分析可知,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高,故D正确,A、B、C错误。]
5.BC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C正确;相同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的排列规律在空间分布,如金刚石与石墨,B正确,D错误。]
6.D [石墨、石墨烯都是单晶体,故A、B错误;石墨、石墨烯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故C错误;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故D正确。]
7.AC [食盐晶体是正六面体形,选项A正确;食盐具有各向异性,但并非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选项B错误;食盐颗粒受潮粘连成食盐块时,形状不规则,但仍是晶体,选项C正确;食盐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分子势能变化,内能变化,选项D错误。]
8.CD [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故A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强、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B错误;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正确。]
9.ABD
10.D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石英是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有确定的几何形状,A、C错误,D正确;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其他方向相对不明显,故石英具有各向异性的压电效应,B错误。]
11.D [由题图知,甲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拉伸,所以是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乙中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丙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由以上分析知,甲为固态,故A错误;甲→乙是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乙→丙是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液化过程,故C错误;BC段表示晶体吸热或放热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发生改变的熔化(或凝固)过程,此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故D正确。]
12.B [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在纳米数量级以下,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剥离石墨而获得石墨烯,所以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获得,故B正确;石墨中的碳原子是运动的,故C错误;石墨烯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D错误。]1 固体和固体材料
[学习目标] 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及其区分方法,明确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重点)。2.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理解晶体形状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难点)。3.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了解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
一、晶体和非晶体
1.观察甲、乙两组图片,说出它们外形上的区别?再用显微镜观察松香颗粒和食盐颗粒的外形,两者有什么样的差别吗?
2.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分别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玻璃片及云母片未涂蜡的一面,石蜡熔化,如图所示,那么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固体的分类及性质
固体 天然外形 物理性质(导热性能、机械强度、导电性能) 有无确 定熔点
晶体     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金刚石、云母、明矾、雪花、食盐、味精等 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确定熔点
非晶体 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玻璃、松香、沥青、橡胶等 各向      确定的熔化温度
2.晶体的分类及性质
晶体 构成 物理性质 有无确定熔点
单晶体 大块晶体 各向    有确定熔点
多晶体 由   构成 各向    有确定熔点
1.常见的金属没有规则的形状,但具有确定的熔点。它们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2.某人为了检验一块薄片物质是否为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O为坐标原点,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1和y1,使x1和y1到O点的距离相等。在x1和y1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O点,发现x1点和y1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请说明:以上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
(2)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4)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在每一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
(5)某一大块多晶体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为一个单晶体。(  )
例1 下列关于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变化
B.单晶体一定是单质,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
C.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
D.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
例2 (2023·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在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单晶体
B.乙为非晶体
C.丙为多晶体
D.甲、丙为非晶体,乙为晶体
对晶体和非晶体的两点提醒
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只有导热性能上的各向异性,也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会表现出各向异性。例如,云母片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方铅矿在导电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方解石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等等。
2.晶体与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非晶态的玻璃经过加热冷却反复处理,可使其结构有序化,变为多晶体;传统的金属晶体经过急冷处理,可制得非晶态金属——金属玻璃。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并且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同性。产生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1.晶体的点阵结构:组成晶体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在晶体内部的空间形成的   、      排列的结构,称为晶体的点阵结构。
2.晶体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原因:晶体内部在不同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   。
3.同一种物质微粒可以形成不同的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差异很大。
1.如图所示是一个平面上晶体微粒排列的情况。请观察沿不同方向单位长度上微粒的数目是否相同,并思考引起晶体各向异性的原因。
晶体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
2.如图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图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为什么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呢?
例3 下列关于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多晶体内部的分子排列是不规则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差得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三、液晶 半导体材料 纳米材料
1.液晶
(1)概念: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具有液体的        ,保留着部分晶体物质的        的物质称为液态晶体,简称液晶。
(2)特点
①分子位置      丧失,但仍倾向于保持在固体中确定的取向,分子排列有序性介于        之间。
②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        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        的改变。
(3)应用
①液晶显示:用于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计算机以及其他仪器中。
②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指示温度。
2.半导体材料
(1)概念:电阻率为10-5~107 Ω·m,介于    和      之间的材料。
(2)应用: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各种特性可以制成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电池、可控硅、高压硅堆、半导体激光器等。这些器件在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纳米材料
(1)概念: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    尺度范围的固体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2)应用:纳米材料性能独特,在日常用品、新材料等方面,以及工业、医疗、国防军工和科技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促进了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
例4 液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对于液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液晶态就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
B.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性质
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多,如果一种物质是液晶,那么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
答案精析
一、
1.甲组中各物体的外形规则,乙组中各物体的外形不规则。食盐颗粒总是呈现立方体形,松香颗粒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2.玻璃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域呈圆形,说明玻璃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云母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域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不相同。
梳理与总结
1.具有 有 同性 无
2.异性 许多晶粒 同性
讨论交流
1.金属虽然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是有确定的熔点,所以金属是晶体。
2.不科学。实验说明该均匀薄片在x、y两个方向上导热性能相同,但不能因此就确定这块薄片是非晶体,因为晶体也有可能在导热性能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而在其他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由于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该薄片也有可能是多晶体。
易错辨析
(1)× (2)√ (3)× (4)× (5)×
例1 A [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的势能,内能增大,故A正确;单晶体不一定是单质,故B错误;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有确定的熔点,故C错误;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但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错误。]
例2 B [由题图可知,丙表现为各向异性,且有固定的熔点,可知丙为单晶体;甲、乙表现为各向同性,且甲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可知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故选B。]
二、
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
梳理与总结
1.有规则的 周期性
2.不同 3.晶体结构
讨论交流
1.由晶体微粒的排列情况可知,沿不同方向单位长度上微粒的数目均不相同,正是这种不同,使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2.金刚石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原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所以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却很松软。
例3 A [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否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由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可知,晶体内部的分子是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列,故B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原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所以石墨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故D错误。]
三、
1.(1)易流动性 各向异性
(2)①有序性 固体和液体
②外界条件 光学性质
2.(1)金属 绝缘体
3.(1)纳米
例4 C [液晶态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A错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与某些晶体相似的性质,如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等,B错误,C正确;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液晶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不同,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故D错误。](共54张PPT)
DIERZHANG
第二章
1 固体和固体材料
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及其区分方法,明确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重点)。
2.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理解晶体形状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难点)。
3.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了解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
学习目标
一、晶体和非晶体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
课时对点练
三、液晶 半导体材料 纳米材料
内容索引
晶体和非晶体

1.观察甲、乙两组图片,说出它们外形上的区别?再用显微镜观察松香颗粒和食盐颗粒的外形,两者有什么样的差别吗?
答案 甲组中各物体的外形规则,乙组中各物体的外形不规则。食盐颗粒总是呈现立方体形,松香颗粒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2.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分别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玻璃片及云母片未涂蜡的一面,石蜡熔化,如图所示,那么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 玻璃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域呈圆形,说明玻璃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云母片上石蜡的熔化区域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不相同。
1.固体的分类及性质
梳理与总结
固体 天然外形 物理性质(导热性能、机械强度、导电性能) 有无确定熔点
晶体 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金刚石、云母、明矾、雪花、食盐、味精等 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确定熔点
非晶体 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玻璃、松香、沥青、橡胶等 各向_____ 确定的熔化温度
具有

同性

2.晶体的分类及性质
晶体 构成 物理性质 有无确定熔点
单晶体 大块晶体 各向_____ 有确定熔点
多晶体 由 构成 各向_____ 有确定熔点
异性
许多晶粒
同性
1.常见的金属没有规则的形状,但具有确定的熔点。它们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讨论交流
答案 金属虽然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是有确定的熔点,所以金属是晶体。
2.某人为了检验一块薄片物质是否为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O为坐标原点,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1和y1,使x1和y1到O点的距离相等。在x1和y1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O点,发现x1点和y1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请说明:以上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答案 不科学。实验说明该均匀薄片在x、y两个方向上导热性能相同,但不能因此就确定这块薄片是非晶体,因为晶体也有可能在导热性能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而在其他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由于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该薄片也有可能是多晶体。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
(2)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4)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在每一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  )
(5)某一大块多晶体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为一个单晶体。
(  )
×

×
×
×
 下列关于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变化
B.单晶体一定是单质,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
C.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
D.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
例1

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的势能,内能增大,故A正确;
单晶体不一定是单质,故B错误;
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有确定的熔点,故C错误;
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但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错误。
 (2023·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在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单晶体
B.乙为非晶体
C.丙为多晶体
D.甲、丙为非晶体,乙为晶体
例2

由题图可知,丙表现为各向
异性,且有固定的熔点,可
知丙为单晶体;甲、乙表现
为各向同性,且甲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可知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故选B。
总结提升
对晶体和非晶体的两点提醒
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只有导热性能上的各向异性,也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会表现出各向异性。例如,云母片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方铅矿在导电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方解石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等等。
2.晶体与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非晶态的玻璃经过加热冷却反复处理,可使其结构有序化,变为多晶体;传统的金属晶体经过急冷处理,可制得非晶态金属——金属玻璃。
返回
晶体的微观结构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并且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各向同性。产生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 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
1.晶体的点阵结构:组成晶体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在晶体内部的空间形成的 、 排列的结构,称为晶体的点阵结构。
2.晶体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原因:晶体内部在不同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 。
3.同一种物质微粒可以形成不同的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差异很大。
梳理与总结
有规则的
周期性
不同
晶体结构
1.如图所示是一个平面上晶体微粒排列的情况。请观察沿不同方向单位长度上微粒的数目是否相同,并思考引起晶体各向异性的原因。
讨论交流
晶体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
答案 由晶体微粒的排列情况可知,沿不同方
向单位长度上微粒的数目均不相同,正是这种
不同,使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2.如图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图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为什么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呢?
答案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
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原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所以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却很松软。
 下列关于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多晶体内部的分子排列是不规则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差得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例3

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否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
由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可知,晶体内部的分子是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列,故B错误;
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原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所以石墨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故D错误。
返回
液晶 半导体材料 纳米材料

1.液晶
(1)概念: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具有液体的 ,保留着部分晶体物质的 的物质称为液态晶体,简称液晶。
(2)特点
①分子位置 丧失,但仍倾向于保持在固体中确定的取向,分子排列有序性介于 之间。
②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 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
的改变。
易流动性
各向异性
有序性
固体和液体
外界条件
光学性质
(3)应用
①液晶显示:用于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计算机以及其他仪器中。
②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指示温度。
2.半导体材料
(1)概念:电阻率为10-5~107 Ω·m,介于 和 之间的材料。
(2)应用: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各种特性可以制成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电池、可控硅、高压硅堆、半导体激光器等。这些器件在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
绝缘体
3.纳米材料
(1)概念: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 尺度范围的固体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2)应用:纳米材料性能独特,在日常用品、新材料等方面,以及工业、医疗、国防军工和科技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促进了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
纳米
 液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对于液晶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液晶态就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
B.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性质
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多,如果一种物质是液晶,那么它在任何条件下都
是液晶
例4

液晶态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A错误;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与某些晶体相似的性质,如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等,B错误,C正确;
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液晶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不同,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故D错误。
返回
课时对点练

考点一 晶体和非晶体
1.如图所示为一透明的正方体物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该物块有规则形状,所以它一定为晶体
B.由于该物块透明,所以它一定为晶体
C.若该物块为绝缘体,则它一定为非晶体
D.若将该物块加热到某一温度才开始熔化,且熔化的
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它一定为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晶体具有天然的、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但这个正
方体物块不一定是天然形成的,所以不一定是晶体,
故A错误;
晶体并非都是透明的,透明的物体并非都是晶体,
例如玻璃是透明的,但并不是晶体,故B错误;
绝缘体不一定是非晶体,例如金刚石是晶体,也是绝缘体,故C错误;晶体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故D正确。
2.(2024·宁夏中卫中学月考)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
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一定是
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一定是单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不能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A错误;
沿各个方向对一块均匀薄片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B错误;
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故C正确;
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D错误。
3.(2023·曲靖市高二月考)甲、乙两种薄片的表面分别涂有薄薄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针尖分别接触这两种薄片石蜡涂层的背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分别形成如图所示形状,对这两种薄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晶体 B.甲是非晶体
C.乙是晶体 D.乙是非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晶体的导热性是各向异性的,薄片的表面接
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是椭圆形的,即甲是单
晶体,非晶体和多晶体的导热性是各向同性的,
则薄片的表面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是圆形的,即乙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选A。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由题图可
知,甲、丙两物质在熔化过程
中都有温度不变的过程,所以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进一步分析可知,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高,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绝对的,是不可以
相互转化的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
的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有规则地
排列着
D.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晶体微粒的排列规律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错误;
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C正确;
相同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的排列规律在空间分布,如金刚石与石墨,B正确,D错误。
6.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地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是单晶体,石墨烯是多晶体
C.石墨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石墨烯
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墨、石墨烯都是单晶体,故A、B
错误;
石墨、石墨烯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
向异性,故C错误;
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故D正确。
7.(多选)(2023·南京市高二期末)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与黄帝的时期就开始煮盐。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食盐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晶体是正六面体形
B.食盐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C.食盐颗粒受潮粘连成食盐块时,形状不规则,
但仍是晶体
D.食盐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食盐晶体是正六面体形,选项A正确;
食盐具有各向异性,但并非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
各向异性,选项B错误;
食盐颗粒受潮粘连成食盐块时,形状不规则,但仍
是晶体,选项C正确;
食盐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分子势能变化,内能变化,选项D错误。
考点三 液晶 半导体材料 纳米材料
8.(多选)液晶电视不断降价,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液晶电视的关键部件是液晶层,下列关于液晶电视的液晶层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B.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故A错误;
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强、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B错误;
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正确。
9.(多选)“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
的材料
B.“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
C.所有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都是由硅材料制成的
D.低损耗的光导纤维是现代光纤通信的重要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2023·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并返回地球。探测器上装有用石英制成的传感器,其受压时表面会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即“压电效应”。如图所示,石英晶体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关于石英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确定的熔点
B.具有各向同性的压电效应
C.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是单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能力综合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石英是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有确定的几何形
状,A、C错误,D正确;
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其他方向
相对不明显,故石英具有各向异性的压电效应,B
错误。
11.(2023·东莞市高二期中)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图知,甲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排列规则,
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
易被拉伸,所以是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乙中
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
力较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丙中分子相
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由以上分析知,甲为固态,故A错误;
甲→乙是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乙→丙是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露珠是水
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液化过程,故C错误;
BC段表示晶体吸热或放热时温度保持不变,状
态发生改变的熔化(或凝固)过程,此时的温度叫
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故D正确。
12.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可以通过剥离石墨而获得,是现有材料中厚度最薄、强度最高、导热性最好的新型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在微米数量级
B.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获得
C.石墨和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都固定在
六边形的顶点不动
D.石墨烯熔化过程中吸热,碳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在纳米数量级以下,
故A错误;
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剥离石墨而获得
石墨烯,所以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法
获得,故B正确;
石墨中的碳原子是运动的,故C错误;
石墨烯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D错误。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