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五)(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HHen是α衰变BUnXeSr+1n是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CThPa+X中的X是质子DHHHen是核聚变,反应后的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γ射线可能是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跃迁时产生的B.图乙中原子核衰变放出β粒子,说明β粒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C.图丙的γ射线测厚装置,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越弱,说明金属板厚度越厚D.图丁中氡的半衰期是3.8天,说明20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还剩下5个未衰变3.(2024·湖南省校联考)钍(Th)是一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经过中子轰击,可得到铀233,因此它是潜在的核燃料,钍的同位素之一钍234的衰变的方程为ThX+b+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33 B.b为中子C.γ光子来自X D.X不再具有放射性4.(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近年来,广汉三星堆不断挖掘出重要文物,引起全球考古界的关注。考古学家们利用放射性元素C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其衰变方程为C→Xe,则 ( )A.X核中的核子数是7个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C的衰变C.100个C核经过2个半衰期后,还剩下25个DC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5.(2023·宜宾市高二期末)2023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B.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C.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D.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少6.(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U半衰期极为漫长且清理困难,所以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持久。设U发生α衰变形成新核X,同时放出γ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HeXBU的结合能和新核X的结合能之差即为α粒子的结合能C.衰变反应中的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D.质量为m的U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产生的新核质量为m7.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静止着一个原子核,某一时刻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出的α粒子与生成的新核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到α粒子与新核的轨迹是外切圆。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α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量为2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核与α粒子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45B.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4∶117C.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之比为117∶90D.放出的α粒子对应的轨迹是大圆,α粒子和新核绕行的方向均为顺时针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2023·北京市海滨月考)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如图是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出的比结合能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6F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B.重核裂变生成的产物比结合能增大,吸收能量C.轻核聚变的产物平均核子质量比聚变前小D.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大9.某行星内部含有氦核He),在一定条件下氦核经过核反应会生成碳核C)。已知1个质子的质量为mp,1个中子的质量为mn,1个氦核He)的质量为m1、1个碳核C)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转变为C的核反应方程为HeCBHe转变为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6mp+6mn-m2C.碳核C)的比结合能为DC的同位素C中有6个质子,14个核子10.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4×1026 W,其辐射的能量来自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1 876.1 MeV/c2(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H)和一个质量为2 809.5 MeV/c2的氚核H)结合为一个质量为3 728.4 MeV/c2的氦核He),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17.6 MeV的能量。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粒子是质子B.X粒子的质量为939.6 MeV/c2C.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4.4×109 kgD.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17.6 MeV/c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Ni核也打出了质子:NiCuH+X,该反应中的X是 (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 (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 12.(9分)(2024·漳州市模拟)2023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的排海行动,这一行为引发全球担忧。福岛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碳14的半衰期约为5 730年,1 g碳14衰变到剩余0.25 g需要约 年。如何更安全的利用核能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人们获取核能主要有两条途径: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请将下列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nBaKr+3 ; + Hen。 13.(11分)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代生物体的年代。(1)(6分)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N后,会形成C,C很不稳定,易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5 730年,放出β射线,写出有关的2个核反应方程;若β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2)(5分)若测得一古生物体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14.(14分)(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原子弹和核反应堆都利用了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前者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后者却能用来发电为人类造福。用一个中子轰击,可发生裂变反应生成Ba和Kr,并释放出几个中子,已知每个中子的质量m1=1.008 u,的质量m2=235.043 u,的质量m3=140.913 u,的质量m4=91.897 u,质量亏损1 u相当于释放931 MeV的能量,真空中光速c=3×108 m/s。(1)(3分)请写出上述裂变中的核反应方程;(2)(4分)求一个在裂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的表达式(用m1、m2、m3、m4、c表示);(3)(7分)若某原子弹装料为60 kg的,其中大约有1.2%发生裂变,真实的裂变情况有很多种,假设发生的都是上述裂变反应,已知阿伏伽德罗常量NA=6×1023 mol-1,求这颗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约为多少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5.(14分)2021年12月30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东方超环实现了7 000万摄氏度下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 056秒,这是人类首次实现人造太阳持续脉冲过千秒,对世界的可控核聚变发展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氘核质量为2.013 6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核的质量为3.015 0 u(质量亏损为1 u时,释放的能量为931.5 MeV)。除了计算质量亏损外,的质量可以认为是中子的3倍。(计算结果单位为M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分)写出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2)(10分)若两个速率相等的氘核对心碰撞聚变成He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He核与中子的动能。反应前每个氘核的动能均为0.37 MeV,求反应后氦3和中子的动能分别为多少。答案精析1.B [核反应方程HHHen是轻核聚变,故A错误;核反应方程UnXeSr+1n属于重核裂变,是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故B正确;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ThPa+X中的X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为电子,故C错误;核反应方程HHen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可知反应后的总质量较聚变前减少,故D错误。]2.C [题图甲中的γ射线是伴随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故A错误;题图乙原子核衰变放出β粒子,是由于发生β衰变产生的,β衰变中生成的电子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但β粒子不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故B错误;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题图丙的γ射线测厚装置,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越弱,说明金属板厚度越厚,故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对于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D错误。]3.C [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b的电荷数为-1,可见b为电子,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A=234,A、B均错误;γ光子由激发态的X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C正确;X的电荷数为91大于83,仍具有放射性,D错误。]4.D [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核为N,其核子数为14,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无关,所以升高温度不能加快C的衰变,故B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没有意义,故C错误;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故D正确。]5.C [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氘核和氚核,故A错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有质量亏损,故B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故C正确;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故D正确。]6.C [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UXHe,故A错误;由于衰变过程释放能量,存在质量亏损,可知U的结合能和新核X的结合能之差小于α粒子的结合能,故B错误;衰变反应中的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故C正确;质量为m的U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有m的U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还剩下m的U原子核,产生的新核质量不是m,故D错误。]7.A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粒子动量等大反向,根据R==可知,带电荷量较小的α粒子对应的轨迹圆半径较大,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粒子和新核绕行的方向均为逆时针,D错误;因α粒子带电荷量q1为2e,可知新核带电荷量q2为90e,根据R=可知,新核与α粒子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45,A正确;对α粒子有Ek==,因新核的质量数为234,则质量m2=m1,对新核分析有Ek'===Ek=Ek,故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做圆周运动的动能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2∶117,B错误;设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1=q1v1B=,新核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2=q2v2B==F1,C错误。]8.AC [由题图可知,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比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56F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A正确;重核裂变生成的产物比结合能增大,因此重核裂变会释放能量,B错误;轻核聚变释放能量,比结合能增大,有质量亏损,产物平均核子质量比聚变前小,C正确;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小,D错误。]9.CD [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He转变为C的核反应方程为HeC,故A错误;He转变为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3m1-m2,故B错误;由碳核的组成可知,碳核是由6个质子与6个中子组成,则Δm=6mp+6mn-m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ΔE=Δmc2,核子结合成碳核释放的能量ΔE=(6mp+6mn-m2)c2,所以碳核的比结合能为=,故C正确;C的同位素C中有6个质子,14个核子,故D正确。]10.BC [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为中子,选项A错误;根据能量关系可知mXc2=(1 876.1+2 809.5-3 728.4-17.6) MeV,解得mX=939.6 MeV/c2,选项B正确;太阳每秒放出的能量E=Pt=4×1026 J,则太阳每秒因辐射损失的质量Δm== kg≈4.4×109 kg,选项C正确;因为E=4×1026 J= eV=2.5×1045 eV=2.5×1039 MeV,则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Δm==2.5×1039 MeV/c2,选项D错误。]11.中子 核裂变解析 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的质量数为1,核电荷数为零,所以X是中子,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12.11 460nH解析 由半衰期公式m=m0,即=,解得:t=11 460年;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UnBaKr+n,HHHen。13.(1NnCH,CNe (2)17 190年解析 (1)根据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NnCH,CNe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E=Δmc2,得Δm=(2)由题知古生物体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故有m余=m0()n代入数据解得n=3则有t=3T=5 730×3年=17 190年。14.(1UnBaKr+n(2)ΔE=(m2-m3-m4-2m1)c2 (3)3.7×1026 MeV解析 (1)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该核反应方程为UnBaKr+n(2)反应前后质量亏损为Δm=m1+m2-m3-m4-3m1=m2-m3-m4-2m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ΔE=(m2-m3-m4-2m1)c2(3)一个U在裂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235.043+1.008-140.913-91.897-3×1.008) u=0.217 u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202 MeV原子弹中发生裂变的铀235的质量约为m=60×1.2% kg=0.72 kg=720 g释放的能量:E总=NA·ΔE=3.7×1026 MeV15.(1HHHen (2)1.0 MeV 3.0 MeV解析 (1)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则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2)碰撞和反应过程动量守恒,则碰后氦3和中子总动量为零,即3mv1=mv2,设氦3的动能为E1,中子的动能为E2,则E1∶E2=∶=1∶3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Δmc2=(2×2.013 6-3.015 0-1.008 7)×931.5 MeV≈3.26 MeV根据能量守恒E1+E2=ΔE+2E0=4.0 MeV解得氦3的动能E1=1.0 MeV中子的动能E2=3.0 MeV。(共38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HHHen是α衰变BUnXeSr+1n是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CThPa+X中的X是质子DHHHen是核聚变,反应后的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核反应方程HHHen是轻核聚变,故A错误;核反应方程UnXeSr+1n属于重核裂变,是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故B正确;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ThPa+X中的X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为电子,故C错误;核反应方程HHHen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可知反应后的总质量较聚变前减少,故D错误。13141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γ射线可能是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跃迁时产生的B.图乙中原子核衰变放出β粒子,说明β粒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C.图丙的γ射线测厚装置,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越弱,说明金属板厚度越厚D.图丁中氡的半衰期是3.8天,说明20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还剩下5个未衰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题图甲中的γ射线是伴随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故A错误;题图乙原子核衰变放出β粒子,是由于发生β衰变产生的,β衰变中生成的电子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但β粒子不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故B错误;131415123456789101112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题图丙的γ射线测厚装置,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越弱,说明金属板厚度越厚,故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对于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D错误。1314153.(2024·湖南省校联考)钍(Th)是一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经过中子轰击,可得到铀233,因此它是潜在的核燃料,钍的同位素之一钍234的衰变的方程为ThX+b+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33 B.b为中子C.γ光子来自X D.X不再具有放射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b的电荷数为-1,可见b为电子,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A=234,A、B均错误;γ光子由激发态的X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C正确;X的电荷数为91大于83,仍具有放射性,D错误。14154.(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近年来,广汉三星堆不断挖掘出重要文物,引起全球考古界的关注。考古学家们利用放射性元素C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其衰变方程为C→Xe,则A.X核中的核子数是7个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C的衰变C.100个C核经过2个半衰期后,还剩下25个DC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核为N,其核子数为14,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无关,所以升高温度不能加快C的衰变,故B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没有意义,故C错误;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故D正确。1314155.(2023·宜宾市高二期末)2023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B.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C.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D.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氘核和氚核,故A错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有质量亏损,故B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故C正确;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故D正确。14156.(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U半衰期极为漫长且清理困难,所以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持久。设U发生α衰变形成新核X,同时放出γ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HeXBU的结合能和新核X的结合能之差即为α粒子的结合能C.衰变反应中的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D.质量为m的U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产生的新核质量为m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UXHe,故A错误;由于衰变过程释放能量,存在质量亏损,可知U的结合能和新核X的结合能之差小于α粒子的结合能,故B错误;衰变反应中的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故C正确;质量为m的U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有m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还剩下m的原子核,产生的新核质量不是m,故D错误。1314157.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静止着一个原子核,某一时刻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出的α粒子与生成的新核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到α粒子与新核的轨迹是外切圆。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α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量为2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核与α粒子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45B.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4∶117C.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之比为117∶90D.放出的α粒子对应的轨迹是大圆,α粒子和新核绕行的方向均为顺时针√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粒子动量等大反向,根据R==可知,带电荷量较小的α粒子对应的轨迹圆半径较大,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粒子和新核绕行的方向均为逆时针,D错误;因α粒子带电荷量q1为2e,可知新核带电荷量q2为90e,根据R=可知,新核与α粒子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45,A正确;131415123456789101112对α粒子有Ek==,因新核的质量数为234,则质量m2=m1,对新核分析有Ek'===Ek=Ek,故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做圆周运动的动能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2∶117,B错误;设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1=q1v1B=,新核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2=q2v2B==F1,C错误。131415二、多项选择题8.(2023·北京市海滨月考)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如图是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出的比结合能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6F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B.重核裂变生成的产物比结合能增大,吸收能量C.轻核聚变的产物平均核子质量比聚变前小D.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由题图可知,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比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56F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A正确;重核裂变生成的产物比结合能增大,因此重核裂变会释放能量,B错误;轻核聚变释放能量,比结合能增大,有质量亏损,产物平均核子质量比聚变前小,C正确;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小,D错误。1314159.某行星内部含有氦核He),在一定条件下氦核经过核反应会生成碳核C)。已知1个质子的质量为mp,1个中子的质量为mn,1个氦核He)的质量为m1、1个碳核C)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e转变为C的核反应方程为HeCBHe转变为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6mp+6mn-m2C.碳核C)的比结合能为DC的同位素C中有6个质子,14个核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C的核反应方程为HeC,故A错误;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3m1-m2,故B错误;由碳核的组成可知,碳核是由6个质子与6个中子组成,则Δm=6mp+6mn-m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ΔE=Δmc2,核子结合成碳核释放的能量ΔE=(6mp+6mn-m2)c2,所以碳核的比结合能为=,故C正确;C的同位素C中有6个质子,14个核子,故D正确。13141510.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4×1026 W,其辐射的能量来自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1 876.1 MeV/c2(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H)和一个质量为2 809.5 MeV/c2的氚核H)结合为一个质量为3 728.4 MeV/c2的氦核He),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17.6 MeV的能量。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粒子是质子B.X粒子的质量为939.6 MeV/c2C.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4.4×109 kgD.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17.6 MeV/c2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为中子,选项A错误;根据能量关系可知mXc2=(1 876.1+2 809.5-3 728.4-17.6) MeV,解得mX=939.6 MeV/c2,选项B正确;太阳每秒放出的能量E=Pt=4×1026 J,则太阳每秒因辐射损失的质量Δm== kg≈4.4×109 kg,选项C正确;因为E=4×1026 J= eV=2.5×1045 eV=2.5×1039 MeV,则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Δm==2.5×1039 MeV/c2,选项D错误。131415三、非选择题11.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Ni核也打出了质子:NiCuH+X,该反应中的X是_____(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 123456789101112131415中子核裂变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的质量数为1,核电荷数为零,所以X是中子,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12.(2024·漳州市模拟)2023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的排海行动,这一行为引发全球担忧。福岛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碳14的半衰期约为5 730年,1 g碳14衰变到剩余0.25 g需要约 年。如何更安全的利用核能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人们获取核能主要有两条途径: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请将下列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nBaKr+3 ;+ Hen。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460nH123456789101112由半衰期公式m=m0=,解得:t=11 460年;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nBaKr+n,HHen。13141513.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代生物体的年代。(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N后,会形成C,C很不稳定,易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5 730年,放出β射线,写出有关的2个核反应方程;若β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nCH,CNe 123456789101112根据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NnCH,CNe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E=Δmc2得Δm=131415(2)若测得一古生物体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7 190年由题知古生物体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故有m余=m0()n代入数据解得n=3则有t=3T=5 730×3年=17 190年。14.(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原子弹和核反应堆都利用了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前者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后者却能用来发电为人类造福。用一个中子轰击,可发生裂变反应生成Ba和Kr,并释放出几个中子,已知每个中子的质量m1=1.008 u,的质量m2=235.043 u,的质量m3=140.913 u,的质量m4=91.897 u,质量亏损1 u相当于释放931 MeV的能量,真空中光速c=3×108 m/s。(1)请写出上述裂变中的核反应方程;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nBaKr+n 123456789101112131415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该核反应方程为nBaKr+n(2)求一个在裂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的表达式(用m1、m2、m3、m4、c表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ΔE=(m2-m3-m4-2m1)c2反应前后质量亏损为Δm=m1+m2-m3-m4-3m1=m2-m3-m4-2m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ΔE=(m2-m3-m4-2m1)c2(3)若某原子弹装料为60 kg的,其中大约有1.2%发生裂变,真实的裂变情况有很多种,假设发生的都是上述裂变反应,已知阿伏伽德罗常量NA=6×1023 mol-1,求这颗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约为多少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3.7×1026 MeV123456789101112131415一个在裂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235.043+1.008-140.913-91.897-3×1.008) u=0.217 u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202 MeV原子弹中发生裂变的铀235的质量约为m=60×1.2% kg=0.72 kg=720 g释放的能量:E总=NA·ΔE=3.7×1026 MeV15.2021年12月30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东方超环实现了7 000万摄氏度下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 056秒,这是人类首次实现人造太阳持续脉冲过千秒,对世界的可控核聚变发展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氘核质量为2.013 6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核的质量为3.015 0 u(质量亏损为1 u时,释放的能量为931.5 MeV)。除了计算质量亏损外,的质量可以认为是中子的3倍。(计算结果单位为M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写出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HHen123456789101112131415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则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2)若两个速率相等的氘核对心碰撞聚变成He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He核与中子的动能。反应前每个氘核的动能均为0.37 MeV,求反应后氦3和中子的动能分别为多少。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0 MeV 3.0 MeV123456789101112131415碰撞和反应过程动量守恒,则碰后氦3和中子总动量为零,即3mv1=mv2,设氦3的动能为E1,中子的动能为E2,则E1∶E2=∶=1∶3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Δmc2=(2×2.013 6-3.015 0-1.008 7)×931.5 MeV≈3.26 MeV根据能量守恒E1+E2=ΔE+2E0=4.0 MeV解得氦3的动能E1=1.0 MeV中子的动能E2=3.0 Me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检测试卷(五).docx 章末检测试卷(五).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