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周周练 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周周练 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周周练二
一、选择题
1.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  )
①无数仁人志士无法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 ②辛亥革命无法彻底铲除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④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同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③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
D
2.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  )
①使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①说法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说法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3.毛泽东曾称赞韦拔群: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创新成果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B.攻打中心城市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解析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A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由此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  )
①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它的革命任务不再是反帝反封建 ③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依然主要是反帝反封建,②本身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C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相同,①错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说法正确,②④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③错误。
6.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据此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C.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而A、B、C都是对本国的意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D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下列关于过渡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B.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
D.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
A
解析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A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我国具备了过渡时期许多有利的条件,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等,B、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
①对集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三改”是指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错误,③④正确。D入选。
D
9.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历程中,有一个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不包括(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①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不属于过渡时期,入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该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两项表述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②③。④是党的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不属于过渡时期,符合题目要求。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
C
11.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论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它作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了的论断
解析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未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故D项表述错误。
D
B
1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①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②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③积累起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④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①③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有自己的特色,排除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不是确立后的探索,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步伐。
(1)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今天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影响。
答案 (1)该观点是错误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周周练二
一、选择题
1.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  )
①无数仁人志士无法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
②辛亥革命无法彻底铲除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④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同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③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
2.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  )
①使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①说法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说法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3.毛泽东曾称赞韦拔群: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创新成果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B.攻打中心城市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答案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由此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  )
①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它的革命任务不再是反帝反封建 ③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依然主要是反帝反封建,②本身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相同,①错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说法正确,②④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③错误。
6.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据此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C.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而A、B、C都是对本国的意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下列关于过渡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B.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
D.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
答案 A
解析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A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我国具备了过渡时期许多有利的条件,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等,B、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
①对集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三改”是指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错误,③④正确。D入选。
9.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历程中,有一个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不包括(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不属于过渡时期,入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该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两项表述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②③。④是党的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不属于过渡时期,符合题目要求。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
11.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论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它作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了的论断
答案 D
解析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未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故D项表述错误。
1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①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②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③积累起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④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①③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有自己的特色,排除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不是确立后的探索,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步伐。
(1)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今天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影响。
答案 (1)该观点是错误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