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评价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奴隶社会农具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数字资本主义是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信息网络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认为,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必将从“工作压榨”中被“解放”出来。该观点(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重要途径 ②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会使人摆脱劳动奴役 ③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④认识到数字资本主义发展会加剧社会危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920年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29岁的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由于过于专注,在吃母亲端上来的粽子时,竟把墨汁当成了红糖,吃了之后还没有发觉,只是道:“够甜,够甜的了”。习近平总书记提起这个故事时曾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在《共产党宣言》中,“真理的味道”是( )①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共产党人代表着所有阶级的利益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弗·恩格斯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修正》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一论述( )①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美好设想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指出了无产阶级为谋求全人类解放而斗争的路线 ④说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党的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组党的问题。会议确定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名,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我国无产阶级、广大人民革命的神经中枢。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可见,党的一大的召开( )①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方向和世界发展趋势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全面消灭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国梦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梦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1956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崭新的一年,光辉的一年。1956年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1 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上述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①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③全面展开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的。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④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里,最受关注的就是40多年前,18位村民按下分田到户红手印的照片。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小岗村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18位衣衫褴褛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就着昏黄的油灯,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人们关注这张照片的原因可能是( )①它改变了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实行“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③它能点燃人们继续深化改革、创业创新的热情 ④它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其中,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已经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须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是基于( )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眼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③其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要( )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②秉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③抵制各种西方思想的影响,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④坚持在理论创新基础上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新时代以来,神舟飞船“苍穹会师”、中国太空站翱翔寰宇,浩瀚宇宙留下更多中国人身影;C919大飞机逐梦蓝天,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世界见证更多中国创造;北京冬奥盛会非凡卓越,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国际社会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②是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时代 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④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脚下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指明正确方向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的“第二次结合”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邓小平同志曾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各方面都要强,才是强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 ②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③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面现代化 ④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要求我们(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决策的出发点 ③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壮丽篇章 ④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符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马克思主义认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和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财富的增长始终伴随着少数人的富裕和绝大多数人的贫穷。资本主义一方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在财富的占有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占人口比例极少数的资本家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另一极是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雇佣工人却占有极少数社会财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由此不断积累和尖锐化,直至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实现共产主义,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同富裕能够实现的依据。(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近代以后的悲惨命运。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2分)19.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自己的路,就是解决在方向上“往哪走”、方式上“如何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国式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坚持中国式道路的。(1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梦发表过多次讲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发展必将寓于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也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知识,谈一谈青年人应如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10分)(2)中国发展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请你列举两条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6分)模块评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B C C B C A C A C B A A D D C B1.B [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①③正确。在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②错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④错误。故本题选B。]2.C [该观点认为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逐渐摆脱了劳动奴役,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摆脱了劳动奴役,未涉及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途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信息网络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产生了影响,未涉及数字资本主义发展会加剧社会危机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3.C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是因为《共产党宣言》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①④正确。共产党人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②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真理的味道”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伟大飞跃,③错误。故本题选C。]4.B [“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一论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美好设想,说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①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排除。该论述说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并没有指出无产阶级为谋求全人类解放而斗争的路线,③排除。故本题选B。]5.C [党的一大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我国无产阶级、广大人民革命的神经中枢,由此可见,党的一大的召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方向和世界发展趋势,而不能说是党的一大的召开,①排除。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A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①对应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对应正确。2020年,我国全面消灭了绝对贫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重大成就而非重要标志,我国现在还没有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对应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梦想,④对应错误。故本题选A。]7.C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56年,还没有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①错误。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可看出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全面展开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②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错误。故本题选C。]8.A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等工作的布局和取得的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①正确。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正确。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③错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错误。故本题选A。]9.C [人们关注这张照片的原因可能是实行“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它能点燃人们继续深化改革、创业创新的热情,②③符合题意。实行“大包干”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在性质上仍然属于社会主义,①错误。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B [45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①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错误。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其中,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③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B。]11.A [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坚持推进两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眼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我国发展要求,而不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要求,④错误。故本题选A。]12.A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的内在要求,①正确。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必然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秉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也是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的应有之义,②正确。西方的思想中既有消极腐朽的成分,也包含先进有益的成果,对前者应当抵制,而对后者则应学习、借鉴,③不选。④表述错误,应为“坚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④不选。故本题选A。]13.D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①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错误。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③正确。这个新时代,是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④正确。故本题选D。]14.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①排除。党的十五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这期间产生了邓小平理论,②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5.C [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实现现代化发展,“不可能”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这表明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②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错误。“各方面都要强,才是强国”,这表明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B [“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求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①③符合题意。党和国家决策的出发点应该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②错误。要推动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符合,④错误。故本题选B。]17.①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阶级社会都是以私有制和阶级对抗为基础的,因不适应发展的生产力水平而终将会被历史淘汰。③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因其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生产力极大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到那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两极分化消除,共同富裕将会实现。18.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19.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实践出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富起来。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实际出发,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①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③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④要担当时代责任,立足实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他国提供生动借鉴。④提倡“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评价答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评价检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