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题 人须有自尊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 。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 。 自尊 的青春有光彩。①什么是自尊?②自尊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 己 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自尊的青春有光彩”,什么是自尊? 自尊的表现有哪些?(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七(3) 班的班长小明对班内同学的日常在校行为进行观察,发现一些同学存在不良行为:衣着不规范、 用语不文明等 。为此,小明组织宣传小组出了一期黑板报,其中引用 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 年大会上对青年的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从政杂谈》中说道:“ 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 高尚的气节是每 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品质 。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要从“ 自尊”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联系实际,说一说有自尊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基础训练(1) 自尊让青春更有光彩 。下列不属于自尊的表现的是( )。A . 越来越注重仪容仪表B . 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C . 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D . 我行我素,关注自我感受(2)《礼记 ·表记》中记载“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韩非子 ·诡使》中提到“重厚自尊,谓之长者”。 青少年要做自尊者,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②心无旁骛,一心学习③扬长避短,明辨是非 ④真诚待人,不爱慕虚荣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3)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下列不能帮助我们做 到“ 自尊”的是( )。①发掘自身优点,肯定自我价值②追求名利荣誉,不断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③有知耻之心,做到行己有耻④任何事情都尝试去做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1(4)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告诉我们( )。A . 青春有为,自立自强 B . 青春活力,自由飞翔C . 青春飞扬,肆意放纵 D . 青春有格,人贵自尊(5) 东汉名臣杨震前往东莱郡上任时,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夜里怀揣 10 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 。杨 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 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惭愧地走了 。杨震“ 四知”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做人要有底线,做到知廉耻、明是非②君子交往如水,杜绝一切来往③自尊自律,守住底线④如果没人监督,便可恣意妄为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6) 对下列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评价恰当的是( )。①没有知耻之心,未能树立底线意识②文明素养低下,只需要道德谴责即可③无可厚非,出门在外可以不拘小节④缺乏自尊,也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7)《人民日报》发文称:“继有明星脚踩高铁桌板后,又有明星脚挂飞机座椅 。光环有多璀璨,不当行为 就有多刺眼;粉丝有多爱慕,失望就有多沉重。”这篇文章警示我们(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少做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③追求自我感受,不必在意外界评价 ④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有自尊的人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8) 一名男子将小轿车内的垃圾随手抛向车外,而站在一旁的环卫工人默默地将垃圾清理干净 。该男 子的行为( )。①缺乏羞耻之心,没有做到“行己有耻 ”②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也不必引以为戒③是不自尊、不自重的表现④缺乏环保意识,会诱发自然灾害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9) 苏轼年少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书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 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 。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委婉批评了苏轼 。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 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A . 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B . 没有自信,缺乏对自己的认可C . 学问高深,没有人能超越D . 追名逐利,志向远大(10) 张桂梅老师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 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 。下列不符合自尊要求的是( )。A . 行己有耻,做到知廉耻、明是非2B . 坚持自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C . 正确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D . 规范言行,做到自重自律拓展提升(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说《 简 · 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爱德华? 罗切斯特:我有权蔑视你!简 · 爱: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 不! 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 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的理解。(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有一次,小娟因为没有值日被老师批评了几 句,她非常生气,认为老师的批评伤害了她的自尊! 于是,小娟和老师当面顶撞了起来。运用自尊的相关知识,对小娟的行为加以评析。发散思维(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了帮助同学树立自尊自爱的品质,七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 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问题讨论】某班举行了一次以“克服自负虚荣,树立自尊自爱”为主题的讨论会 。会上,小涛同学展示了一幅写着 “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书法作品。①请你结合课本知识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谈谈你对“傲气”与“傲骨”的认识。A . 傲气:B . 傲骨: 【社会调查】学校学生会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 。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仍然有部分家庭不 富裕的学生为了“ 自尊”追求名牌,有的同学把父母给的伙食费省下来买名牌手机、名牌运动鞋、名牌手提 包等。②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有类似现象,你会怎样劝导他们?③写一句能够激发自尊心、自信心的诗词名言或警句,赠送给你的同学,并与他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