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语文13《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对比阅读训练重点字词:(一)通假字1.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二)一词多义1.射:陈康肃公善射: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箭的本领2.尔: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你3.而:笑而遣之 表修饰 释担而立 表顺承(承接) 而钱不湿 表转折4.以:以此自矜 凭借 以钱覆其口 用 (补充上学期学过的:投以骨:把 静以修身: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来)5.乃:乃取一葫芦 于是 乃悟前狼假寐 才(三)重点实词1.陈康肃公善射 擅长2.尝射于家圃 曾经; 在3.公亦以此自矜 自夸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5.睨之久而不去 斜着眼看;离开6.但微颔之 点头7.康肃忿然 气愤的样子。然:……的样子8.尔安敢轻吾射 怎么;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9.以钱覆其口 盖10.笑而遣之 打发11.尔安敢轻吾射 怎么12.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重点句子翻译: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2、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课堂练习:1.阅读课文,填表格原文解读 成语/俗语 启示对比解读:陈尧咨和卖油翁的“熟练”程度 发矢十中八九。(陈尧咨)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语言解读: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 (填成语) 示例:做一件事,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就能取得成功。2.有同学认为陈尧咨的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但你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谈一谈。拓展提升:(七年级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康肃笑而遣之 遣:派遣C.旁睨而揶揄之 睨:斜着眼睛看 D.但见杨双膝跪地 但:只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钱覆其口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能以一死成君之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徐以杓酌油沥之3.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A.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B.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C.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D.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看见他射十支箭中了八九支,但是稍微低了下头。)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只是看见他射十支箭中了八九支,于是稍微低了下头。)C.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老人慢慢背蒜回去,始终也不肯告诉别人他的姓氏。)D.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姓徐的老人地背着蒜回去了,最终不肯告诉别人他的事。)5.【甲】【乙】两文运用的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阅读文章可知,两文都是先扬后抑,卖油翁、卖蒜叟职业平凡,但是身手不凡。B.根据甲文“康肃笑而遣之”,乙文“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可知,以陈杨二人技艺高超,以此衬托主人公身怀绝技,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C.两篇文章都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技艺高超。D.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乙文“叟能如是乎?”写出陈尧咨、杨二相公陈杨二人的恃艺凌人,骄傲自大,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参考答案填表格(1)(示例:每个人的学问技艺各有专长,我们即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也要精益求精。 (2)熟能生巧2.答案:我认为好箭法不是仅仅靠“手熟”就能练成的,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而且射箭除了手要稳,眼力也非常重要,还要有足够的力气拉弓。所以我认为说好箭法只是“手熟”而已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拓展提升1.B2.C 3.C 4.C 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