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浮力的概念定义: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产生原因: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压力差,下表面压力大于上表面,形成向上的合力。2. 浮力的方向方向:浮力总是竖直向上。3. 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F=ρ液gV排F:浮力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F浮 > G下沉:浮力小于重力, F浮 < G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F浮 = G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部分浸入液体, F浮= G5. 浮力的应用船只:通过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加浮力。潜水艇:通过调节水箱中的水量改变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气球:利用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原理,产生浮力升空。6. 实验探究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2. 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重量。3. 计算浮力并比较与排开液体重量的关系。注意:单位统一:计算时确保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一致。物体形状: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仅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练习题1:(2024武汉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已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练习题2:(2023武汉中考)铁架台的水平底座上有一只溢水杯,贴近溢水杯有一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小桶(不计侧壁厚度)。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下端悬挂一重力为1.2N、密度为4×103kg/m3的金属块。初始时,金属块有的体积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杯中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小桶中没有水,如图所示。接着竖直向上提溢水杯,当溢水杯刚好离开水平底座时(底座对溢水杯的支持力刚好为零),提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1;提着溢水杯竖直向上缓慢移动,当金属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小桶底部的压强为p,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提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2。已知小桶能全部接住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体积为300cm3 B.F1-F2=0.18NC.p=150 Pa D.T2=T1练习题3:(2023武汉四调)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平底溢水杯(不计厚度),杯底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0cm,内盛460g的水。将质量为240g圆柱形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金属块未接触溢水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桶收集到溢出水的重力为0.6NB.金属块的密度为6×103kg/m3C.当杯口不再有水溢出时,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200PaD.从金属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浸没的过程中,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大了0.2N练习题4:(202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者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 练习题5:(2022武汉四调)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0N、2.4N和1.0N,实验丁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1)请在图甲中画出圆柱体所受到力的示意图。(2)分析比较________两图中的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分析比较_________两图中的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图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练习题6: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B.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C.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D.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略大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练习题7: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B.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C.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D.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Pa练习题8: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人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是自制的-支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 些铜丝做成),先后被放人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小B.密度计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丙杯中受到的浮力C.乙、丙两杯中液体对密度计下表面的压强相等D.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比丙杯中液体的密度大练习题9: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 )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练习题10: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资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练习题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1. 浮力的概念定义: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产生原因: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压力差,下表面压力大于上表面,形成向上的合力。2. 浮力的方向方向:浮力总是竖直向上。3. 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F=ρ液gV排F:浮力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F浮 > G下沉:浮力小于重力, F浮 < G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F浮 = G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部分浸入液体, F浮= G5. 浮力的应用船只:通过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加浮力。潜水艇:通过调节水箱中的水量改变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气球:利用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原理,产生浮力升空。6. 实验探究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2. 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重量。3. 计算浮力并比较与排开液体重量的关系。注意:单位统一:计算时确保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一致。物体形状: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仅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练习题1:(2024武汉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已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B. C. D.练习题2:(2023武汉中考)铁架台的水平底座上有一只溢水杯,贴近溢水杯有一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小桶(不计侧壁厚度)。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下端悬挂一重力为1.2N、密度为4×103kg/m3的金属块。初始时,金属块有的体积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杯中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小桶中没有水,如图所示。接着竖直向上提溢水杯,当溢水杯刚好离开水平底座时(底座对溢水杯的支持力刚好为零),提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1;提着溢水杯竖直向上缓慢移动,当金属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小桶底部的压强为p,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提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2。已知小桶能全部接住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金属块体积为300cm3 B.F1-F2=0.18NC.p=150 Pa D.T2=T1练习题3:(2023武汉四调)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平底溢水杯(不计厚度),杯底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0cm,内盛460g的水。将质量为240g圆柱形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金属块未接触溢水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桶收集到溢出水的重力为0.6NB.金属块的密度为6×103kg/m3C.当杯口不再有水溢出时,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200PaD.从金属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浸没的过程中,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大了0.2N练习题4:(202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者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 练习题5:(2022武汉四调)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0N、2.4N和1.0N,实验丁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1)请在图甲中画出圆柱体所受到力的示意图。(2)分析比较___乙、丙_____两图中的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分析比较____丙、丁_____两图中的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图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0.8_____N。练习题6: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B.甲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乙图中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C.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D.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略大于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练习题7: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B.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C.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D.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Pa练习题8: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人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是自制的-支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 些铜丝做成),先后被放人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小B.密度计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丙杯中受到的浮力C.乙、丙两杯中液体对密度计下表面的压强相等D.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比丙杯中液体的密度大练习题9: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 D )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练习题10: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资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练习题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