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16)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C D D D B B B D B B D B C D C C11.(1)实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印度与英国实力相差悬殊,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很容易遭到镇压;甘地在抗英斗争方式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8分)(2)措施: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意义: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4分)(3)同: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印度主要着眼于对外抵抗英国的侵略,而墨西哥则是在已经实现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内民主改革。(4分)18.示例一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2分)阐释:随着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10分)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2分)阐释: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0世纪初,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领导力量。非洲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中,领导阶级主要是部落酋长或封建皇帝。综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地的领导力量不同。(10分)1.C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这些运动多是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这反映了这些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忧患意识,故选C项;一般情况下,一战后出现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多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并且一些地区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且很多地区的资产阶级政党成立时间都早于一战,排除A项;印度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墨西哥的改革也并未使用暴力方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的改革未体现国际社会的帮助,且一些斗争都与国际力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上半叶印度掀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D项正确;要求“实行关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民族工业的要求,但只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之一,不能完全概括该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参与运动的群体以及各界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态度,不能断定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排除B项;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未在冷战期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3.D [根据材料“如有可能……独立”可知,甘地主张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故选D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而这时的英国仍相对强大,仅从材料信息得不出其瓦解的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印度国大党的灵活务实,而非空想性(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幻想),排除B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4.D [由材料“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可知,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殖民政府,采取罢工、抵制英货、拒绝纳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制止暴力,限制了反帝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无法阻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适应了印度解放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5.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对印尼和民族语言的认同,说明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这表明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故选B项;印尼共产党成立时间是1920年,排除A项;印尼民族党成立时间是1927年,排除C项;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D项。]6.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许多亚非国家对埃塞俄比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对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进行支援,说明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涉及的是印度的民族解放,与埃塞俄比亚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排除D项。]7.B [根据材料“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可知,一战后,埃及人民开展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说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故选B项;1922年,埃及宣布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且英国保留在埃及驻军等特权,埃及运动并未取得完全成功,排除C项;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8.D [根据材料“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桑地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抗争,具有反帝反独裁的革命性质,故选D项;桑地诺发动起义、开展武装斗争,并非采取非暴力手段,排除A项;桑地诺领导的尼加拉瓜反美斗争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桑地诺的斗争并没有取得胜利,排除C项。]9.B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在卡德纳斯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通过征收大庄园主、外国投资者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建立新的农村村社,这是对1917年墨西哥宪法精神的继承和实践,故选B项;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征收了大庄园土地,打击了庄园经济,排除D项。]10.B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推动土著文明研究,在公共空间创作了大量融入土著文明元素的壁画,深化了墨西哥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即提升了墨西哥的国家认同,故选B项;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已经独立,“弥合……矛盾”“促进……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C两项;“研究土著文明”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解释“艺术家……壁画”,排除D项。]11.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可归纳出其实质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国的实力对比、斗争方式的探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一律收归国有”“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可归纳出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措施的意义体现为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第(3)问,同:从两则材料来看,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可从双方面临任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12.D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印尼民族大起义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伊拉克等反对英法占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说明一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追求民族独立,故选D项;国民革命和印尼民族大起义都是暴力革命,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了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排除C项。]13.B [根据材料可知,苏加诺强调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意在凝聚民族力量争取民族独立,故选B项;材料号召的主要是印尼民众,而非亚洲各国人民,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不涉及亚洲其他国家,排除C项;苏加诺针对的是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北伐战争无关,排除D项。]14.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1922年英国给予埃及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这说明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故选C项;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不能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因为还有许多国家未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排除A项;这场斗争并未改变埃及的社会制度,不存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这场斗争并未根除埃及的政治动荡风险,反而由于斗争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可能还会加剧动荡,排除D项。]15.D [根据材料可知,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促进了非洲地区和国家的联合,泛非运动的主体都是非洲的被殖民地区,斗争的目标都是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所以当时的泛非运动具有主体的一致性,故选D项;泛非运动的主要组织机构在非洲,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泛非运动在范围上具有国际性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泛非运动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并未体现斗争的分散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泛非运动影响深远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16.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7.C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并且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些措施都捍卫了国家主权,故选C项;墨西哥在1937年之前早已实现国家独立,但经济上仍受西方国家的侵略,排除A项;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已经迈出了民主的步伐,排除B项;1937年的墨西哥已经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只是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在墨西哥仍有经济侵略,排除D项。]18.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可得出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然后阐释论题,首先应阐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背景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外部条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最后进行总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其他论题如:一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涉及国家多,阶层多,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方式多样;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为民族民主运动指明方向;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共89张PPT)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第二个子目是“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第三个子目是“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时空关联,讲述了世界范围内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对殖民体系冲击的情况。 1.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建设民主政治2.三大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党的广泛建立3.三种方式:暴力革命(武装斗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4.四大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影响了国际秩序、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_____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任务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十月革命2.表现东亚 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东南亚 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发动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遭镇压失败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____________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____________”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非暴力不合作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领导人:甘地(2)思考:甘地的思想是什么?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3)历程阶段 内容第一阶段:1920—1922年 甘地号召印度人民放弃英国人授予的____、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第二阶段:1930—1934年 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_________、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第三阶段:1940—1942年 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________”行动爵位食盐专卖退出印度概念阐释食盐进军食盐进军属于第二阶段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也集中诠释了甘地的非暴力理论及其强大的力量。一般认为,食盐进军标志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教材隐性知识阅读教材P98“史料阅读”,思考:史料反映了印度国大党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张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提示:主要目标:印度国大党的“自治”策略是在英帝国的框架内,即英当局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尽可能多的权利,而所谓“合法”也可以看出印度与英帝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脱离英帝国而独立的思想,则是印度争取不到“自治”的最后解决办法。方式:主要通过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实现。思维拓展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甘地的恢复手工纺织(1)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2)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史料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他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考:根据史料,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对其作简要评价。提示:经济思想: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评价:这一主张对号召、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抵制西方工业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素养阐释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1)积极性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③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2)局限性①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②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③抵制西方物质文明。1.埃及的抗英斗争任务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领导力量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___斗争方式 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华夫脱党斗争结果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__________、领事裁判权等特权斗争继续 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________,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苏伊士运河护宪运动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表现 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成果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__________结果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里夫共和国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背景: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1936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________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墨索里尼概念阐释华夫脱党华夫脱党是埃及现代史上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是阿拉伯语,原意为代表团。领导人为扎格鲁尔。在1918—1919年埃及反英独立运动中组成,主张独立和改革。1922年埃及独立后,该党曾多次执政,基本上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1952年7月革命后与“自由军官组织”对抗,9月起被禁止活动。史料 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民为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国家的彻底独立,继续坚持斗争。——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的表现和影响。提示:表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和平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开罗等城市发生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影响: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了部分特权,斗争仍需继续。素养阐释 华夫脱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进步性①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顶住了强大压力,坚持斗争,没有屈从英帝国主义企图强加于埃及的种种丧权辱国的条件,从而捍卫了埃及的民族尊严。②动摇和削弱了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基础,埃及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独立,但是保护制度被取消了,这不仅为埃及人民继续进行反帝斗争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使阿拉伯各国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2)局限性①华夫脱党领导的这场反英独立斗争是很不彻底的,也是十分软弱的。华夫脱党主张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独立,反对群众的“过激”行动,尤其反对群众进行暴力斗争。②华夫脱党对帝国主义不是立足于斗争,而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华夫脱党的又一个致命弱点。③华夫脱党表现得如此软弱,这是和它的阶级局限性直接相关的。华夫脱党代表了埃及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1.阿根廷工人的罢工阿根廷工人在______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任务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共产党2.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领导者 被誉为“人民的____”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桑地诺精神之父 以玻利瓦尔为“________”斗争目标 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战旗 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斗争对象 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斗争结果 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_______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良心精神之父1933年3.思考: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________。(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3)成为影响________的重要因素。殖民主义国际秩序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2)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教材隐性知识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思考: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 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提示:拉丁美洲仍然存在殖民主义留下的烙印;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概念阐释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史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思考:阅读史料,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提示:整体上组织水平提高;范围广;取得一些成果。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部分国家仍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具体内容和斗争方式多样,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素养阐释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1)民族解放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基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作为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民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斗争如火如荼,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2)对国际殖民体系的冲击:亚非拉民族国家作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主体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高举“民族自决”原则,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3)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力量。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一战后,中国、印度、印尼等都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各国国情不同,表现各异。3.非洲发生了埃及人民反英斗争,摩洛哥人民反西班牙、法国斗争,埃塞俄比亚则是进行了抗击意大利的斗争,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4.在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最具代表性。1.20世纪初,有人认为,这场战争也是一个开端,未来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非洲人的非洲。这一“开端”是指(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和平民主运动的出现C.自由主义运动的高涨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课堂检测 素养测评243题号156√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洲、非洲追求国家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A项正确;和平民主运动、自由主义运动不可能让这些国家或大洲实现独立或自治,排除B、C两项;社会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根本目标在于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与材料中争取国家独立、自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不符,排除D项。]243题号1562.“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A.苏加诺 B.桑地诺C.扎格鲁尔 D.甘地√243题号156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运动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领导人均主张暴力手段,排除。]243题号1563.1920年11月17日,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这位亲王所到之处,商业停业,街道上也空无一人,群众用总罢业来欢迎他。这反映了( )A.群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殖民政府保护王储安全C.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243题号156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战后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却面临群众罢业,结合一战后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知,这体现了群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印度群众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抵制英国殖民,并不是保护王储安全,排除B项;1908年,提拉克被捕,孟买工人总罢工,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D项。]243题号1564.他强烈反抗帝国主义,追求民族独立,主张扫除外患后,彻底革新内政,使摩洛哥成为崭新的共和国。“他”是( )A.桑地诺 B.甘地C.扎格鲁尔 D.克里姆243题号156√D [根据材料“使摩洛哥成为崭新的共和国”可知,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的带领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故选D项;桑地诺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排除A项;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排除B项;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排除C项。]243题号1565.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 )A.卡德纳斯 B.桑地诺C.玻利瓦尔 D.苏加诺243题号156√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经过近两百次的战斗,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故选B项;卡德纳斯曾任墨西哥总统,以实行社会公平和反对外国资本闻名于世,排除A项;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被人们称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排除C项;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排除D项。]243题号1566.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B.伊朗的立宪革命C.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D.埃及华夫脱运动243题号156√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体现了这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均没有发生在拉丁美洲,排除。]243题号156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摩洛哥反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都( )A.催生了本国资产阶级政党B.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C.体现了民族忧患意识觉醒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课时分层作业(1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这些运动多是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这反映了这些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忧患意识,故选C项;一般情况下,一战后出现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多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并且一些地区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且很多地区的资产阶级政党成立时间都早于一战,排除A项;印度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墨西哥的改革也并未使用暴力方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的改革未体现国际社会的帮助,且一些斗争都与国际力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下面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阶段过程表。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一阶段(1920—1922年) 罢工、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第二阶段(1930—1934年) 要求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进行“食盐进军”第三阶段(1940—1942年)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加快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B.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C.壮大了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上半叶印度掀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D项正确;要求“实行关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民族工业的要求,但只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之一,不能完全概括该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参与运动的群体以及各界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态度,不能断定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排除B项;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未在冷战期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3.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治”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如有可能……独立”可知,甘地主张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故选D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而这时的英国仍相对强大,仅从材料信息得不出其瓦解的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印度国大党的灵活务实,而非空想性(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幻想),排除B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4.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材料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无法阻止暴力冲突的发生B.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C.不符合印度解放斗争需要D.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由材料“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可知,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殖民政府,采取罢工、抵制英货、拒绝纳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制止暴力,限制了反帝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无法阻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适应了印度解放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5.1928年10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全印尼青年大会上,来自全国各种族,不同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宣誓要忠于“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一个民族,即印尼民族;一种语言,即印尼语”。这表明( )A.印尼共产党成立B.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C.印尼民族党成立D.印尼人开展不合作运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对印尼和民族语言的认同,说明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这表明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故选B项;印尼共产党成立时间是1920年,排除A项;印尼民族党成立时间是1927年,排除C项;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6.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许多亚非国家 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 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 发表《告埃塞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许多亚非国家对埃塞俄比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对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进行支援,说明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涉及的是印度的民族解放,与埃塞俄比亚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7.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运动,运动由和平签名发展到暴力抗议和武装斗争,起义者的共同要求是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埃及的这次运动(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B.表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C.动摇了非洲的殖民体系D.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可知,一战后,埃及人民开展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说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故选B项;1922年,埃及宣布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且英国保留在埃及驻军等特权,埃及运动并未取得完全成功,排除C项;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8.1927年7月,桑地诺在发表的宣言中写道:“查莫罗及其继承人迪亚斯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尼加拉瓜),不!绝不可能!……我将发动并参加这场战斗,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桑地诺发动的“这场战斗”(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C.实现了斗争的目标D.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桑地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抗争,具有反帝反独裁的革命性质,故选D项;桑地诺发动起义、开展武装斗争,并非采取非暴力手段,排除A项;桑地诺领导的尼加拉瓜反美斗争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桑地诺的斗争并没有取得胜利,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9.下表所示为卡德纳斯改革前后的农村状况。由此可推知,卡德纳斯改革(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 村社控制的可耕地占比 村社数量 无地农民1930年 15% 66.8万个 247.9万人1940年 47.7% 160.6万个 191.26万人A.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B.继承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精神C.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破坏D.促进了资本主义庄园制经济的发展√B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在卡德纳斯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通过征收大庄园主、外国投资者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建立新的农村村社,这是对1917年墨西哥宪法精神的继承和实践,故选B项;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征收了大庄园土地,打击了庄园经济,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0.1921年,墨西哥政府创建了土著民族教育和文化部,致力于土著文明研究。在政策推动下,墨西哥成立了一系列人类学机构,艺术家们将土著文明元素融入壁画,在公共空间创作了数百平方米的壁画。上述行为( )A.弥合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B.有利于提升墨西哥的国家认同C.促进了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D.旨在研究土著文明的发展状况√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推动土著文明研究,在公共空间创作了大量融入土著文明元素的壁画,深化了墨西哥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即提升了墨西哥的国家认同,故选B项;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已经独立,“弥合……矛盾”“促进……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C两项;“研究土著文明”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解释“艺术家……壁画”,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我也曾把它叫作爱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在应用萨蒂亚格拉哈时,我在最初阶段发现,追求真理是不许向敌人施加暴力的,而应以忍耐和同情使其摆脱错误。在某一个人看来是真理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忍耐之意,就是自我受苦。因此,这个学说的意思,就是要辨明真理,但不是靠使敌人受苦,而是使自己受苦。——《甘地论萨蒂亚格拉哈》(1919年11月1日)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兹宣布凡属下列公司(名称略)之机器设备、器材、建筑物、油管、贮油池、交通道路、油槽汽车、加油站、船舶及其他动产与不动产,一律收归国有。其所以如此,系因根据国民经济部之意见,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第三条 对于国有化企业所蒙受之损失,财政部将根据宪法……予以相应补偿。补偿款项将定期以现金支付,支付年限不得超过十年……——《卡德纳斯政府关于石油国有化的法令》(1938年3月18日)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所说的“萨蒂亚格拉哈”实质上指的是什么。甘地为何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付“敌人”。(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改革的意义。(4分)(3)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和墨西哥维护民族独立方式的异同。(4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可归纳出其实质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国的实力对比、斗争方式的探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一律收归国有”“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可归纳出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措施的意义体现为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第(3)问,同:从两则材料来看,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可从双方面临任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1)实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印度与英国实力相差悬殊,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很容易遭到镇压;甘地在抗英斗争方式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8分)(2)措施: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意义: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4分)(3)同: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印度主要着眼于对外抵抗英国的侵略,而墨西哥则是在已经实现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内民主改革。(4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采用和平斗争方式 B.无产阶级领导C.得到国际社会支持 D.追求民族独立12.下表是一战后亚洲部分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其共同特征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地区 事件东亚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印尼民族大起义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伊拉克等反对英法占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说明一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追求民族独立,故选D项;国民革命和印尼民族大起义都是暴力革命,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了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3.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可知,苏加诺强调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意在凝聚民族力量争取民族独立,故选B项;材料号召的主要是印尼民众,而非亚洲各国人民,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不涉及亚洲其他国家,排除C项;苏加诺针对的是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北伐战争无关,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4.1919年,埃及爆发了全国性人民起义,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奋勇抗争,最终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于1922年给予埃及以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据此可知,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C.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D.根除了埃及政治动荡的风险√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1922年英国给予埃及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这说明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故选C项;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不能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因为还有许多国家未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排除A项;这场斗争并未改变埃及的社会制度,不存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这场斗争并未根除埃及的政治动荡风险,反而由于斗争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可能还会加剧动荡,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5.1935年,在谴责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侵略行径的同时,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公开表示“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就是对我们的战争”;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表示“我们不再是西印度群岛和美国的黑人,我们是真正的埃塞俄比亚人”。上述言论凸显了,当时泛非运动( )A.范围的国际性 B.斗争的分散性C.影响的深远性 D.主体的一致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可知,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促进了非洲地区和国家的联合,泛非运动的主体都是非洲的被殖民地区,斗争的目标都是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所以当时的泛非运动具有主体的一致性,故选D项;泛非运动的主要组织机构在非洲,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泛非运动在范围上具有国际性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泛非运动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并未体现斗争的分散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泛非运动影响深远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6.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7.1937年,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宣布,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政府在10年内还清它们在墨西哥的资产。这些措施( )A.实现了国家独立B.拉开了墨西哥民主序幕C.捍卫了国家主权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并且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些措施都捍卫了国家主权,故选C项;墨西哥在1937年之前早已实现国家独立,但经济上仍受西方国家的侵略,排除A项;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已经迈出了民主的步伐,排除B项;1937年的墨西哥已经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只是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在墨西哥仍有经济侵略,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部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共产党 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摩洛哥部落酋长;埃塞俄比亚皇帝 资产阶级;共产党代表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摩洛哥反抗西法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可得出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然后阐释论题,首先应阐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背景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外部条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最后进行总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其他论题如:一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涉及国家多,阶层多,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方式多样;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为民族民主运动指明方向;等等,言之有理即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示例一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2分)阐释:随着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10分)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2分)阐释: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0世纪初,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较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领导力量。非洲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中,领导阶级主要是部落酋长或封建皇帝。综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地的领导力量不同。(10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课时分层作业(1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摩洛哥反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都( )A.催生了本国资产阶级政党B.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C.体现了民族忧患意识觉醒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2.下面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阶段过程表。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第一阶段(1920—1922年) 罢工、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第二阶段(1930—1934年) 要求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进行“食盐进军”第三阶段(1940—1942年)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A.加快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B.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C.壮大了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3.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治”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4.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材料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无法阻止暴力冲突的发生B.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C.不符合印度解放斗争需要D.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5.1928年10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全印尼青年大会上,来自全国各种族,不同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宣誓要忠于“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一个民族,即印尼民族;一种语言,即印尼语”。这表明( )A.印尼共产党成立B.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C.印尼民族党成立D.印尼人开展不合作运动6.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 )许多亚非国家 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 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 发表《告埃塞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7.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运动,运动由和平签名发展到暴力抗议和武装斗争,起义者的共同要求是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埃及的这次运动(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B.表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C.动摇了非洲的殖民体系D.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8.1927年7月,桑地诺在发表的宣言中写道:“查莫罗及其继承人迪亚斯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尼加拉瓜),不!绝不可能!……我将发动并参加这场战斗,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桑地诺发动的“这场战斗”(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C.实现了斗争的目标D.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9.下表所示为卡德纳斯改革前后的农村状况。由此可推知,卡德纳斯改革( )村社控制的可耕地占比 村社数量 无地农民1930年 15% 66.8万个 247.9万人1940年 47.7% 160.6万个 191.26万人A.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B.继承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精神C.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破坏D.促进了资本主义庄园制经济的发展10.1921年,墨西哥政府创建了土著民族教育和文化部,致力于土著文明研究。在政策推动下,墨西哥成立了一系列人类学机构,艺术家们将土著文明元素融入壁画,在公共空间创作了数百平方米的壁画。上述行为( )A.弥合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B.有利于提升墨西哥的国家认同C.促进了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D.旨在研究土著文明的发展状况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我也曾把它叫作爱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在应用萨蒂亚格拉哈时,我在最初阶段发现,追求真理是不许向敌人施加暴力的,而应以忍耐和同情使其摆脱错误。在某一个人看来是真理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忍耐之意,就是自我受苦。因此,这个学说的意思,就是要辨明真理,但不是靠使敌人受苦,而是使自己受苦。——《甘地论萨蒂亚格拉哈》(1919年11月1日)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兹宣布凡属下列公司(名称略)之机器设备、器材、建筑物、油管、贮油池、交通道路、油槽汽车、加油站、船舶及其他动产与不动产,一律收归国有。其所以如此,系因根据国民经济部之意见,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第三条 对于国有化企业所蒙受之损失,财政部将根据宪法……予以相应补偿。补偿款项将定期以现金支付,支付年限不得超过十年……——《卡德纳斯政府关于石油国有化的法令》(1938年3月1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所说的“萨蒂亚格拉哈”实质上指的是什么。甘地为何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付“敌人”。(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改革的意义。(4分)(3)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和墨西哥维护民族独立方式的异同。(4分)12.下表是一战后亚洲部分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其共同特征是( )地区 事件东亚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采用和平斗争方式B.无产阶级领导C.得到国际社会支持D.追求民族独立13.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14.1919年,埃及爆发了全国性人民起义,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奋勇抗争,最终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于1922年给予埃及以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据此可知,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C.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D.根除了埃及政治动荡的风险15.1935年,在谴责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侵略行径的同时,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公开表示“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就是对我们的战争”;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表示“我们不再是西印度群岛和美国的黑人,我们是真正的埃塞俄比亚人”。上述言论凸显了,当时泛非运动( )A.范围的国际性 B.斗争的分散性C.影响的深远性 D.主体的一致性16.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17.1937年,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宣布,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政府在10年内还清它们在墨西哥的资产。这些措施( )A.实现了国家独立B.拉开了墨西哥民主序幕C.捍卫了国家主权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部分)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共产党 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摩洛哥部落酋长;埃塞俄比亚皇帝 资产阶级;共产党代表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摩洛哥反抗西法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第二个子目是“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第三个子目是“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时空关联,讲述了世界范围内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对殖民体系冲击的情况。 1.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建设民主政治 2.三大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党的广泛建立 3.三种方式:暴力革命(武装斗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 4.四大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影响了国际秩序、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任务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表现东亚 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 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发动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遭镇压失败 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领导人:甘地(2)思考:甘地的思想是什么?提示: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3)历程阶段 内容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甘地号召印度人民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食盐进军食盐进军属于第二阶段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也集中诠释了甘地的非暴力理论及其强大的力量。一般认为,食盐进军标志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阅读教材P98“史料阅读”,思考:史料反映了印度国大党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张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提示:主要目标:印度国大党的“自治”策略是在英帝国的框架内,即英当局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尽可能多的权利,而所谓“合法”也可以看出印度与英帝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脱离英帝国而独立的思想,则是印度争取不到“自治”的最后解决办法。方式:主要通过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实现。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甘地的恢复手工纺织(1)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2)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史料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他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思考:根据史料,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对其作简要评价。提示:经济思想: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评价:这一主张对号召、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抵制西方工业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1)积极性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③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2)局限性①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②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③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任务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的抗英斗争领导力量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斗争方式 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斗争结果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斗争继续 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表现 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成果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结果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背景: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1936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华夫脱党华夫脱党是埃及现代史上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是阿拉伯语,原意为代表团。领导人为扎格鲁尔。在1918—1919年埃及反英独立运动中组成,主张独立和改革。1922年埃及独立后,该党曾多次执政,基本上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1952年7月革命后与“自由军官组织”对抗,9月起被禁止活动。——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史料 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民为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国家的彻底独立,继续坚持斗争。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的表现和影响。提示:表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和平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开罗等城市发生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影响: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了部分特权,斗争仍需继续。 华夫脱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进步性①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顶住了强大压力,坚持斗争,没有屈从英帝国主义企图强加于埃及的种种丧权辱国的条件,从而捍卫了埃及的民族尊严。②动摇和削弱了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基础,埃及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独立,但是保护制度被取消了,这不仅为埃及人民继续进行反帝斗争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使阿拉伯各国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2)局限性①华夫脱党领导的这场反英独立斗争是很不彻底的,也是十分软弱的。华夫脱党主张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独立,反对群众的“过激”行动,尤其反对群众进行暴力斗争。②华夫脱党对帝国主义不是立足于斗争,而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华夫脱党的又一个致命弱点。③华夫脱党表现得如此软弱,这是和它的阶级局限性直接相关的。华夫脱党代表了埃及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任务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阿根廷工人的罢工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2.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领导者 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桑地诺精神之父 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斗争目标 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战旗 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斗争对象 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斗争结果 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3.思考: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提示:(1)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2)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3)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思考: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 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提示:拉丁美洲仍然存在殖民主义留下的烙印;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思考:阅读史料,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提示:整体上组织水平提高;范围广;取得一些成果。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部分国家仍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具体内容和斗争方式多样,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1)民族解放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基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作为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民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斗争如火如荼,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2)对国际殖民体系的冲击:亚非拉民族国家作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主体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高举“民族自决”原则,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3)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力量。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一战后,中国、印度、印尼等都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各国国情不同,表现各异。 3.非洲发生了埃及人民反英斗争,摩洛哥人民反西班牙、法国斗争,埃塞俄比亚则是进行了抗击意大利的斗争,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4.在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最具代表性。1.20世纪初,有人认为,这场战争也是一个开端,未来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非洲人的非洲。这一“开端”是指(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和平民主运动的出现C.自由主义运动的高涨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洲、非洲追求国家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A项正确;和平民主运动、自由主义运动不可能让这些国家或大洲实现独立或自治,排除B、C两项;社会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根本目标在于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与材料中争取国家独立、自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不符,排除D项。]2.“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A.苏加诺 B.桑地诺C.扎格鲁尔 D.甘地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运动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领导人均主张暴力手段,排除。]3.1920年11月17日,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这位亲王所到之处,商业停业,街道上也空无一人,群众用总罢业来欢迎他。这反映了( )A.群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殖民政府保护王储安全C.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战后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却面临群众罢业,结合一战后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知,这体现了群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印度群众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抵制英国殖民,并不是保护王储安全,排除B项;1908年,提拉克被捕,孟买工人总罢工,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D项。]4.他强烈反抗帝国主义,追求民族独立,主张扫除外患后,彻底革新内政,使摩洛哥成为崭新的共和国。“他”是( )A.桑地诺 B.甘地C.扎格鲁尔 D.克里姆D [根据材料“使摩洛哥成为崭新的共和国”可知,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的带领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故选D项;桑地诺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排除A项;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排除B项;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排除C项。]5.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 )A.卡德纳斯 B.桑地诺C.玻利瓦尔 D.苏加诺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经过近两百次的战斗,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故选B项;卡德纳斯曾任墨西哥总统,以实行社会公平和反对外国资本闻名于世,排除A项;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被人们称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排除C项;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排除D项。]6.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B.伊朗的立宪革命C.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D.埃及华夫脱运动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体现了这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均没有发生在拉丁美洲,排除。]课时分层作业(1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摩洛哥反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都( )A.催生了本国资产阶级政党B.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C.体现了民族忧患意识觉醒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C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这些运动多是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这反映了这些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忧患意识,故选C项;一般情况下,一战后出现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多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并且一些地区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且很多地区的资产阶级政党成立时间都早于一战,排除A项;印度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墨西哥的改革也并未使用暴力方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的改革未体现国际社会的帮助,且一些斗争都与国际力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下面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阶段过程表。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罢工、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要求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进行“食盐进军”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A.加快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B.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C.壮大了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上半叶印度掀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D项正确;要求“实行关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民族工业的要求,但只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之一,不能完全概括该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参与运动的群体以及各界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态度,不能断定赢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排除B项;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未在冷战期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3.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治”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D [根据材料“如有可能……独立”可知,甘地主张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故选D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而这时的英国仍相对强大,仅从材料信息得不出其瓦解的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印度国大党的灵活务实,而非空想性(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幻想),排除B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4.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材料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无法阻止暴力冲突的发生B.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C.不符合印度解放斗争需要D.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D [由材料“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可知,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殖民政府,采取罢工、抵制英货、拒绝纳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制止暴力,限制了反帝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无法阻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适应了印度解放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5.1928年10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全印尼青年大会上,来自全国各种族,不同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宣誓要忠于“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一个民族,即印尼民族;一种语言,即印尼语”。这表明( )A.印尼共产党成立B.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C.印尼民族党成立D.印尼人开展不合作运动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对印尼和民族语言的认同,说明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这表明印尼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故选B项;印尼共产党成立时间是1920年,排除A项;印尼民族党成立时间是1927年,排除C项;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D项。]6.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 )许多亚非国家 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 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 发表《告埃塞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许多亚非国家对埃塞俄比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对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进行支援,说明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涉及的是印度的民族解放,与埃塞俄比亚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排除D项。]7.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运动,运动由和平签名发展到暴力抗议和武装斗争,起义者的共同要求是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埃及的这次运动(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B.表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C.动摇了非洲的殖民体系D.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B [根据材料“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可知,一战后,埃及人民开展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说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故选B项;1922年,埃及宣布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且英国保留在埃及驻军等特权,埃及运动并未取得完全成功,排除C项;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8.1927年7月,桑地诺在发表的宣言中写道:“查莫罗及其继承人迪亚斯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尼加拉瓜),不!绝不可能!……我将发动并参加这场战斗,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桑地诺发动的“这场战斗”(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C.实现了斗争的目标D.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D [根据材料“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桑地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抗争,具有反帝反独裁的革命性质,故选D项;桑地诺发动起义、开展武装斗争,并非采取非暴力手段,排除A项;桑地诺领导的尼加拉瓜反美斗争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桑地诺的斗争并没有取得胜利,排除C项。]9.下表所示为卡德纳斯改革前后的农村状况。由此可推知,卡德纳斯改革( )村社控制的可耕地占比 村社数量 无地农民1930年 15% 66.8万个 247.9万人1940年 47.7% 160.6万个 191.26万人A.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B.继承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精神C.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破坏D.促进了资本主义庄园制经济的发展B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在卡德纳斯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通过征收大庄园主、外国投资者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建立新的农村村社,这是对1917年墨西哥宪法精神的继承和实践,故选B项;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改革征收了大庄园土地,打击了庄园经济,排除D项。]10.1921年,墨西哥政府创建了土著民族教育和文化部,致力于土著文明研究。在政策推动下,墨西哥成立了一系列人类学机构,艺术家们将土著文明元素融入壁画,在公共空间创作了数百平方米的壁画。上述行为( )A.弥合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B.有利于提升墨西哥的国家认同C.促进了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D.旨在研究土著文明的发展状况B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推动土著文明研究,在公共空间创作了大量融入土著文明元素的壁画,深化了墨西哥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即提升了墨西哥的国家认同,故选B项;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已经独立,“弥合……矛盾”“促进……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C两项;“研究土著文明”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解释“艺术家……壁画”,排除D项。]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我也曾把它叫作爱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在应用萨蒂亚格拉哈时,我在最初阶段发现,追求真理是不许向敌人施加暴力的,而应以忍耐和同情使其摆脱错误。在某一个人看来是真理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忍耐之意,就是自我受苦。因此,这个学说的意思,就是要辨明真理,但不是靠使敌人受苦,而是使自己受苦。——《甘地论萨蒂亚格拉哈》(1919年11月1日)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兹宣布凡属下列公司(名称略)之机器设备、器材、建筑物、油管、贮油池、交通道路、油槽汽车、加油站、船舶及其他动产与不动产,一律收归国有。其所以如此,系因根据国民经济部之意见,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第三条 对于国有化企业所蒙受之损失,财政部将根据宪法……予以相应补偿。补偿款项将定期以现金支付,支付年限不得超过十年……——《卡德纳斯政府关于石油国有化的法令》(1938年3月1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所说的“萨蒂亚格拉哈”实质上指的是什么。甘地为何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付“敌人”。(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改革的意义。(4分)(3)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和墨西哥维护民族独立方式的异同。(4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个词(萨蒂亚格拉哈)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可归纳出其实质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国的实力对比、斗争方式的探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一律收归国有”“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可归纳出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措施的意义体现为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第(3)问,同:从两则材料来看,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可从双方面临任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 (1)实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印度与英国实力相差悬殊,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很容易遭到镇压;甘地在抗英斗争方式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8分)(2)措施: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意义: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4分)(3)同: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异:印度主要着眼于对外抵抗英国的侵略,而墨西哥则是在已经实现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内民主改革。(4分)12.下表是一战后亚洲部分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其共同特征是( )地区 事件东亚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采用和平斗争方式 B.无产阶级领导C.得到国际社会支持 D.追求民族独立D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印尼民族大起义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伊拉克等反对英法占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说明一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追求民族独立,故选D项;国民革命和印尼民族大起义都是暴力革命,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了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排除C项。]13.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B [根据材料可知,苏加诺强调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意在凝聚民族力量争取民族独立,故选B项;材料号召的主要是印尼民众,而非亚洲各国人民,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不涉及亚洲其他国家,排除C项;苏加诺针对的是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北伐战争无关,排除D项。]14.1919年,埃及爆发了全国性人民起义,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奋勇抗争,最终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于1922年给予埃及以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据此可知,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C.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D.根除了埃及政治动荡的风险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1922年英国给予埃及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诸多特权,这说明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存在不彻底性和软弱性,故选C项;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不能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因为还有许多国家未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排除A项;这场斗争并未改变埃及的社会制度,不存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这场斗争并未根除埃及的政治动荡风险,反而由于斗争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可能还会加剧动荡,排除D项。]15.1935年,在谴责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侵略行径的同时,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公开表示“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就是对我们的战争”;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表示“我们不再是西印度群岛和美国的黑人,我们是真正的埃塞俄比亚人”。上述言论凸显了,当时泛非运动( )A.范围的国际性 B.斗争的分散性C.影响的深远性 D.主体的一致性D [根据材料可知,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促进了非洲地区和国家的联合,泛非运动的主体都是非洲的被殖民地区,斗争的目标都是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所以当时的泛非运动具有主体的一致性,故选D项;泛非运动的主要组织机构在非洲,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泛非运动在范围上具有国际性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泛非运动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并未体现斗争的分散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泛非运动影响深远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16.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7.1937年,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宣布,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政府在10年内还清它们在墨西哥的资产。这些措施( )A.实现了国家独立B.拉开了墨西哥民主序幕C.捍卫了国家主权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C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政府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并且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些措施都捍卫了国家主权,故选C项;墨西哥在1937年之前早已实现国家独立,但经济上仍受西方国家的侵略,排除A项;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已经迈出了民主的步伐,排除B项;1937年的墨西哥已经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只是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在墨西哥仍有经济侵略,排除D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部分)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领导 力量 资产阶级;共产党 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摩洛哥部落酋长;埃塞俄比亚皇帝 资产阶级;共产党代表 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摩洛哥反抗西法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 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可得出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然后阐释论题,首先应阐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背景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外部条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最后进行总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其他论题如:一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涉及国家多,阶层多,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方式多样;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为民族民主运动指明方向;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示例一论题: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2分)阐释:随着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10分)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2分)阐释: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0世纪初,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领导力量。非洲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中,领导阶级主要是部落酋长或封建皇帝。综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地的领导力量不同。(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分层作业1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ocx 课时分层作业16答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学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