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功和机械能 章末测评验收卷(一)(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第一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功和机械能 章末测评验收卷(一)(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第一章

资源简介

章末测评验收卷(一) 功和机械能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嫦娥五号”是我国月球软着陆无人登月探测器,如图,当它接近月球表面时,可打开反冲发动机使探测器减速下降。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在月球上的重力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2.如图,在攀岩训练中,小明三次从地面攀到相同高度,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0 min、7 min、6 min,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P3,则(  )
P1>P2>P3 P1>P3>P2
P3>P1>P2 P3>P2>P1
3.2021年2月8日,东海高铁开通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便利了东海人民的出行。如图所示,设高铁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若高铁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高铁速度为2v时,其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2P 4P
8P 16P
4.如图所示为低空跳伞表演,假设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在打开伞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运动员打开伞之前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mgh
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
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中)如图甲所示的蹦极运动是一种非常刺激的娱乐项目。为了研究蹦极运动过程,做以下简化:将游客视为质点,他的运动始终沿竖直方向。如图乙所示,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游客相连。游客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游客从O→B→C→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O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从B到D过程中,游客做匀减速运动
从B到C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从B到D过程中,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光滑斜面顶端,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静止释放,途经B点。则(  )
物体在A点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物体从C点释放后,无法回到A点
两次从A点到B点,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相等
两次从A点到B点,弹簧弹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7.某同学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从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可判断出(  )
t1~t2时间内手机动能一直在增加
t2~t3时间内手掌一直对手机做正功
手机在t2时刻动能为零
手机在t1~t3时间内,手机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8.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池决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从离底端高h=3.5 m处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8 m/s。已知运动员及装备总质量为70 kg,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速率成正比,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在上述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  )
动能增加了2 240 J
机械能减少了220 J
重力势能减少了2 450 J
在U型池下滑和上升过程中由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
9.(4分)(2024·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长为L的平板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平板的左端,当平板向右运动s时,小滑块刚好滑到平板最右端。已知小滑块与平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在此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________(2分),摩擦力对平板做的功为________(1分),系统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1分)。
10.(4分)一辆质量m=8×103 kg的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行驶,设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其牵引力F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加速过程在图中B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10 s,10 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则汽车运动过程中功率为________ W(2分),所受阻力大小为________ N(2分)。
11.(6分)如图甲为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1)重物应选用大小适宜,带夹子的________(2分)(选填“钢质”或“木质”)实心圆柱体。
(2)该同学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出的第1个点,计数点A、B、C、D之间分别还有一个点,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已测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0.02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vC=________ m/s(2分)(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利用纸带上OC间的距离及C点的速度,求出重物从O点下落至C点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ΔEp及增加的动能ΔEk,发现ΔEp>ΔEk,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6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B物体的侧面粘贴有挡光片,挡光片的宽度为d,已知A物体、B物体(连同挡光片)的质量均为m0,现要利用这个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找来一个半环形物体C,并在B物体挡光片的正下方同一条竖直线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甲和乙,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实验时先接通电源,A、B静止时,在B上轻轻放上半环形物体C,记下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甲、乙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1分)、________(1分)。
(2)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实验前A、B必须在同一高度
B.实验前要先测出轻质细绳的长度
C.实验前要测出半环形物体C的质量m
D.实验时要测出挡光片由光电门甲运动到乙的时间
(3)本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12分)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s=600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1=60 m/s。起飞后,飞机继续以离地时的功率爬升t=20 min,上升到h=10 000 m高度,速度达v2=200 m/s。已知飞机质量为m=1.0×105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4分)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F;
(2)(4分)飞机离地时的功率P;
(3)(4分)飞机在爬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Wf。
14.(12分)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1)(4分)在第1 s内和第2 s内力F做对滑块做的功W1、W2;
(2)(4分)前2 s内力F做的总功WF;
(3)(4分)除F以外滑块所受其他力做的功W其他。
15.(16分)某运输装置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v=6 m/s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AB长度L=6 m,其右端连着一段光滑水平面BC,紧挨着BC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辆质量M=2 kg的平板小车,小车上表面刚好与BC面等高。现将质量m=1 kg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传送带传送至右端B后通过光滑水平面BC滑上小车,以此完成煤块的运输。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煤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5分)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2)(5分)传送带因传送该煤块多消耗的电能;
(3)(6分)煤块刚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时小车的长度。
章末测评验收卷(一) 功和机械能
1.C [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C正确。]
2.D [小明三次从地面攀到相同高度,可知三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根据P=,又有t1>t2>t3,可得P3>P2>P1,D正确,A、B、C错误。]
3.B [已知高铁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匀速行驶时F=f,功率P=Fv=kv2,当速度变为2v时P′=k(2v)2=4P,A、C、D错误,B正确。]
4.B [在运动员打开伞之前下落h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mg,合力做功为mgh,即动能增加了mgh,故B正确;合力做功等于重力做功与阻力做功的代数和,因为重力做功为mgh,则克服阻力做功mgh,故C错误;重力势能减少了mgh,动能增加了mgh,故机械能减少了mgh,故D错误。]
5.AD [从O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从B到C,弹性绳的形变量增加,则弹性势能增大,但此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所以游客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A正确,C错误;从B到D过程中,弹性绳的拉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则游客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D正确。]
6.ACD [物体在A点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易知,弹簧的弹力向上,故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正确;由于物体在A点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从C点到A点拉力大于物体在A点时的拉力,故该过程中合力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故物体从C点释放后,一定能回到A点,B错误;两次从A点到B点,物体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都分别相同,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相等,故C、D正确。]
7.AB [t1~t2时间内手机加速度方向向上,则手机向上做加速运动,动能一直增大,手机在t2时刻动能最大,A正确,C错误;t2~t3时间内手机加速度方向向下,由图像可知,手机向上做减速运动,则手掌一直对手机做正功,B正确;在t1~t3时间内,手掌对手机做正功,手机机械能一直增大,D错误。]
8.AC [增加的动能为ΔEk=mv2=×70×82 J=2 240 J,故A正确;减少的机械能为mgh-mv2=70×10×3.5 J-2 240 J=210 J,故B错误;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70×10×3.5 J=2 450 J,故C正确;由于存在摩擦力做功,运动员及装备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则在左右对称位置,左侧向下运动的速度大于右侧向上运动的速度,由于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速率成正比,则在左右对称位置,左侧位置的摩擦力大于右侧位置的摩擦力,可知在U型池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大于在U型池上升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在U型池下滑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上升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故D错误。]
9.-f(s+L) fs fL
10.1×105 1×104
解析 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行驶,当牵引力F=2×104 N时,汽车的速度v=5 m/s,故汽车运动过程中功率P=Fv=1×105 W,10 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汽车受力平衡有f=FB=1×104 N。
11.(1)钢质 (2)3.1 (3)重物在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解析 (1)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重物应选用大小适宜,带夹子的钢质实心圆柱体。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C== m/s≈3.1 m/s。
(3)重物从O点下落至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是由于重物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力等阻力作用做功。
12.(1)  (2)C (3)mgh=(2m0+m)
解析 (1)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2)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gh=(2m0+m)(v-v),则实验前A、B不一定必须在同一高度,A错误;实验前没必要先测出轻质细绳的长度,B错误;实验前要测出半环形物体C的质量m,C正确;实验时不需要测出挡光片由光电门甲运动到乙的时间,D错误。
(3)本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gh=(2m0+m)。
13.(1)4.0×105 N (2)2.4×107 N (3)1.698×1010 J
解析 (1)飞机初速度为0,起飞的末速度为60 m/s,位移为600 m
根据v-v=2as得a=eq \f(v-v,2s)= m/s2=3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
解得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为
F=f+ma=0.1mg+ma=0.1×1.0×105×10 N+1.0×105×3 N=4.0×105 N。
(2)飞机离地时的功率P=Fv1=4.0×105×60 W=2.4×107 W。
(3)飞机在爬升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Pt-mgh-Wf=mv-mv
解得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Wf=1.698×1010 J。
14.(1)0.5 J -1.5 J (2)-1 J (3)1 J
解析 (1)在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第1 s和第2 s内滑块的位移分别为
s1=0.5 m,s2=-0.5 m,
根据W=Fscos α得W1=0.5 J,W2=-1.5 J。
(2)前2秒内力F做的总功
WF=W1+W2=-1 J。
(3)根据动能定理
WF+W其他=mv-mv=0
解得W其他=1 J。
15.(1)1.75 s (2)36 J (3)3 m
解析 (1)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解得a=4 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v=v0+at1
解得煤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间为
t1==1.5 s
煤块的位移为s1=at=4.5 m<6 m
可知,煤块加速结束时还未到达B点,则剩下的部分煤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
t2==0.25 s
则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
t=t1+t2=1.75 s。
(2)根据题意可知,传送带在煤块匀加速运动时,通过的位移为s3=vt1=9 m
则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留下的划痕为
Δs=s3-s1=4.5 m
传送带因传送滑块多消耗的电能为
Q=μmgΔs+mv2=36 J。
(3)根据题意可知,煤块以6 m/s的速度滑上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煤块有
μmg=ma1
解得a1=4 m/s2
对小车有μmg=Ma2,解得a2=2 m/s2
设煤块经过时间t3与小车共速,则有
v-a1t3=a2t3,解得t3=1 s
煤块的位移为s4=vt3-a1t=4 m
小车的位移为s5=a2t=1 m
则小车的长度为l=s4-s5=3 m。(共32张PPT)
章末测评验收卷(一)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嫦娥五号”是我国月球软着陆无人登月探测器,如图,当它接近月球表面时,可打开反冲发动机使探测器减速下降。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在月球上的重力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C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解析 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C正确。
2.如图,在攀岩训练中,小明三次从地面攀到相同高度,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0 min、7 min、6 min,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P3,则(  )
A.P1>P2>P3 B.P1>P3>P2
C.P3>P1>P2 D.P3>P2>P1
D
3.2021年2月8日,东海高铁开通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便利了东海人民的出行。如图所示,设高铁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若高铁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P。则当高铁速度为2v时,其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2P B.4P
C.8P D.16P
B
解析 已知高铁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匀速行驶时F=f,功率P=Fv=kv2,当速度变为2v时P′=k(2v)2=4P,A、C、D错误,B正确。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中)如图甲所示的蹦极运动是一种非常刺激的娱乐项目。为了研究蹦极运动过程,做以下简化:将游客视为质点,他的运动始终沿竖直方向。如图乙所示,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游客相连。游客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游客从O→B→C→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A.从O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从B到D过程中,游客做匀减速运动
C.从B到C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B到D过程中,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从O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从B到C,弹性绳的形变量增加,则弹性势能增大,但此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所以游客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A正确,C错误;从B到D过程中,弹性绳的拉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则游客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D正确。
6.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光滑斜面顶端,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静止释放,途经B点。则(   )
ACD
A.物体在A点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物体从C点释放后,无法回到A点
C.两次从A点到B点,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相等
D.两次从A点到B点,弹簧弹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解析 物体在A点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易知,弹簧的弹力向上,故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正确;由于物体在A点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从C点到A点拉力大于物体在A点时的拉力,故该过程中合力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故物体从C点释放后,一定能回到A点,B错误;两次从A点到B点,物体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都分别相同,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相等,故C、D正确。
AB
7.某同学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从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可判断出(  )
A.t1~t2时间内手机动能一直在增加
B.t2~t3时间内手掌一直对手机做正功
C.手机在t2时刻动能为零
D.手机在t1~t3时间内,手机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解析 t1~t2时间内手机加速度方向向上,则手机向上做加速运动,动能一直增大,手机在t2时刻动能最大,A正确,C错误;t2~t3时间内手机加速度方向向下,由图像可知,手机向上做减速运动,则手掌一直对手机做正功,B正确;在t1~t3时间内,手掌对手机做正功,手机机械能一直增大,D错误。
8.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池决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从离底端高h=3.5 m处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8 m/s。已知运动员及装备总质量为70 kg,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速率成正比,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在上述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  )
AC
A.动能增加了2 240 J
B.机械能减少了220 J
C.重力势能减少了2 450 J
D.在U型池下滑和上升过程中由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
9.(4分)(2024·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长为L的平板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平板的左端,当平板向右运动s时,小滑块刚好滑到平板最右端。已知小滑块与平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在此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________,摩擦力对平板做的功为________,系统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
答案 -f(s+L) fs fL
10.(4分)一辆质量m=8×103 kg的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行驶,设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其牵引力F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加速过程在图中B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10 s,10 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则汽车运动过程中功率为________ W,所受阻力大小为________ N。
答案 1×105 1×104
解析 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行驶,当牵引力F=2×104 N时,汽车的速度v=5 m/s,故汽车运动过程中功率P=Fv=1×105 W,10 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汽车受力平衡有f=FB=1×104 N。
11.(6分)如图甲为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1)重物应选用大小适宜,带夹子的________(选填“钢质”或“木质”)实心圆柱体。
(2)该同学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出的第1个点,计数点A、B、C、D之间分别还有一个点,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已测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0.02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vC=________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利用纸带上OC间的距离及C点的速度,求出重物从O点下落至C点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ΔEp及增加的动能ΔEk,发现ΔEp>ΔEk,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钢质 (2)3.1 (3)重物在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解析 (1)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重物应选用大小适宜,带夹子的钢质实心圆柱体。
(3)重物从O点下落至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是由于重物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力等阻力作用做功。
12.(6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B物体的侧面粘贴有挡光片,挡光片的宽度为d,已知A物体、B物体(连同挡光片)的质量均为m0,现要利用这个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找来一个半环形物体C,并在B物体挡光片的正下方同一条竖直线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甲和乙,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实验时先接通电源,A、B静止时,在B上轻轻放上半环形物体C,记下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甲、乙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___。
A.实验前A、B必须在同一高度
B.实验前要先测出轻质细绳的长度
C.实验前要测出半环形物体C的质量m
D.实验时要测出挡光片由光电门甲运动到乙的时间
(3)本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s=600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1=60 m/s。起飞后,飞机继续以离地时的功率爬升t=20 min,上升到h=10 000 m高度,速度达v2=200 m/s。已知飞机质量为m=1.0×105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F;
(2)飞机离地时的功率P;
(3)飞机在爬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Wf。
答案 (1)4.0×105 N (2)2.4×107 N
(3)1.698×1010 J
解得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为
F=f+ma=0.1mg+ma=0.1×1.0×105×10 N+
1.0×105×3 N=4.0×105 N。
(2)飞机离地时的功率P=Fv1=4.0×105×60 W=2.4×107 W。
14.(12分)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1)在第1 s内和第2 s内力F做对滑块做的功W1、W2;
(2)前2 s内力F做的总功WF;
(3)除F以外滑块所受其他力做的功W其他。
答案 (1)0.5 J -1.5 J (2)-1 J (3)1 J
解析 (1)在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第1 s和第2 s内滑块的位移分别为
s1=0.5 m,s2=-0.5 m,
根据W=Fscos α得W1=0.5 J,W2=-1.5 J。
(2)前2秒内力F做的总功
WF=W1+W2=-1 J。
15.(16分)某运输装置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v=6 m/s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AB长度L=6 m,其右端连着一段光滑水平面BC,紧挨着BC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辆质量M=2 kg的平板小车,小车上表面刚好与BC面等高。现将质量m=1 kg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传送带传送至右端B后通过光滑水平面BC滑上小车,以此完成煤块的运输。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煤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2)传送带因传送该煤块多消耗的电能;
(3)煤块刚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时小车的长度。
答案 (1)1.75 s (2)36 J (3)3 m
解析 (1)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解得a=4 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v=v0+at1
(2)根据题意可知,传送带在煤块匀加速运动时,通过的位移为s3=vt1=9 m
则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留下的划痕为Δs=s3-s1=4.5 m
解得a1=4 m/s2
对小车有μmg=Ma2,解得a2=2 m/s2
设煤块经过时间t3与小车共速,则有v-a1t3=a2t3,解得t3=1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