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课件+测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课件+测评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合格演练测评(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单选题
1.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民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是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从根本上是由(  )
A.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B.帝国主义的入侵决定的
C.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D.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决定的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_____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
A.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B.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C.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D.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4.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发出最强音、唱响主旋律。支部唱主角,“领唱”最关键,要抓好党支部书记,选拔优秀的党员作为党支部带头人,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这主要说明,加强支部建设需要(  )
A.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员的执政本领
B.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进协商式民主监督
C.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培养高素质干部
5.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筑牢执政基础;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免疫能力。中国共产党必须(  )
A.自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周期性规律,提高行政水平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D.进行自我革命,履行好国家职能
6.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自强不息,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  )
A.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B.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C.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D.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A.都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C.都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D.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8.面对态势凶猛的洪水,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这是基于(  )
A.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B.中国共产党把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灵魂和旗帜
C.践行党的宗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直接处理一切社会事务
9.感动中国人物杨宁,十三年如一日奔赴在江门村一线,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把江门村产业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这位年轻党员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的党的根本宗旨是(  )
A.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双项选择题
10.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D.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1.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于2024年5月2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报告会,旨在引导人民群众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举办百姓宣讲报告会(  )
A.旨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B.基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需要
C.是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具体体现
D.基于党的建设要以思想建设为统领
三、不定项选择题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列强欺凌、生灵涂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紧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洗雪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完成革命任务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主心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目标
参考答案
合格演练测评(五)
1.C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是由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A项错误;帝国主义的入侵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因素,B项错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从根本上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因素,D项错误。
2.C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项符合题意。
3.B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A项不选;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项入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项不选;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项不选。
4.D 材料表明加强支部建设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培养高素质干部,D项符合题意。
5.C “提高行政水平”的主体是政府,A项排除。 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B项排除。中国共产党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C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D项错误。
6.D 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项符合题意。
7.D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余均不是,A项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其余均不是,B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C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D项符合题意。
8.C 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是基于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C项符合题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B项错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不直接处理社会事务,D项错误。
9.B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项正确。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均不是党的根本宗旨,A、C、D三项不选。
10.AB 中国共产党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强起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B两项符合题意;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11.BC 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报告会是基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需要,是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具体体现,B、C两项正确;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报告会,属于党的思想建设,不属于党的组织建设,A项排除;党的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D项错误。
12.AB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项错误。(共73张PPT)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备考导航]



示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4.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
5.党的指导思想。
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7.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9.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0.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考点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4.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5.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6.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意义。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意味着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 
3.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指导思想决定的。(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不是由其指导思想决定的。
× 
× 

(2023·广州学业考试)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可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个阶段是开创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是相互割裂的历史整体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C.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决定了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
解析:四个历史阶段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不同历史时期,是不能割裂的历史整体,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B项正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C项错误。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D项错误。

(2023·广州学业考试)从下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D.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解析:图示显示的是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体党员作出的号召和要求,A项排除。图示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B项符合题意。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项排除。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项排除。

1.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而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解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项符合题意。

2.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先进思想的指导
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C.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D.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
解析: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B项符合题意。

3.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从总体上看,近代中国人民救国的探索(  )
A.都是失败的,但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颂扬的
B.尽管最终都失败了,但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C.以反帝反封建为号召,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D.尽管曲折,但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
解析: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命运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深刻变化。其中,被誉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

5.(2024·广东学考模拟·双项)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
A.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B.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C.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
D.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解析: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A、C两项说法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B项说法错误。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初期并不是最为强大的,D项说法错误。

6.(双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B.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1956年底,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A、B两项不符合题意。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D两项符合题意。

7.(2024·广东学考模拟·不定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解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但并未解决,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B、C、D三项正确。
考点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4.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1.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
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同于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体是党员,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因此两者不能等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 
× 
× 

(2023·广东高二学业考试)“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D.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解析:这从根本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B项符合题意。

(2023·广东高二学业考试·双项)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做好新时代的立法工作,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因为(  )
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保证
B.依法治国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法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D.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解析: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保证,A、D两项符合题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C项错误。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如此关注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A.是因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B.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C.是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最终目标
D.是因为党除了自己特殊的利益没有任何其他利益
解析:中国共产党如此关注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在任何时候,党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B项正确。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解析:题干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C项说法错误。

3.(2023·广东佛山学业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李大钊的名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激励大家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B.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C.把握规律,体现时代  D.深入调查,解决问题
解析:“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指不能只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更不能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B项符合题意。

4.(2024·广东学考模拟·双项)“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这一论断(  )
A.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B.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C.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D.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题中论断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A、B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论断不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C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项不选。

5.(2023·广东中山期中)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已经明确写入党的章程,并体现在每个党员的行动中。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说法正确的有(  )
A.集体立场是根本立场;实现共产主义是根本使命;对人民负责是根本宗旨
B.国家立场是根本立场;脱贫攻坚是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
C.人民立场是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
D.人民立场是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是根本宗旨
解析: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C项符合题意。

6.(2024·广东学考模拟·双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多次出现,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情的牵挂。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  )
A.坚持人民立场这一党的根本立场
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C.坚持以人为本、公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D.坚持“人民至上论”,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

解析: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坚持人民立场这一党的根本立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A、B两项正确;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公民至上,C项错误;要满足人民的正当需求,而不是各种需求,D项错误。

7.(2023·广东惠州学业模拟·不定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后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相继被写在党的旗帜上,由此可知(  )
A.马克思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
B.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永恒真理
C.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D.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发展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行动指南而非决定力量,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行动指南而非永恒真理,B项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了现成的方法,C项错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中国化、时代化中丰富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三
PART
03
第三部分
考点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4.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基本途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
全面把握三种执政方式
三种执政方式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根本性问题,核心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三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执政党,但不属于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2.党中央完善党内法规,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党领导立法。(  )
党中央完善党内法规是对全体党员的规范要求,所以党中央完善党内法规不是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也不是党领导立法,党内法规不同于国家法律。
× 
× 
3.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
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4.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自然界发展规律。(  )
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 

(2023·广东学业水平·双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关于自我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我革命能够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所有问题
B.自我革命有利于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C.自我革命旨在扩大党的规模,建设世界一流政党
D.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解析: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与人民保持密切关系,B、D两项符合题意。自我革命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但不能解决党在建设中存在的所有问题,A项错误。自我革命旨在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扩大党的规模,C项错误。

(2023·佛山学业模拟·不定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增加到总纲,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行了规定。以下不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B.这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C.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D.我国是中国共产党当家作主的国家
解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项错误。A项从执政党的角度说明材料中规定的原因,正确。B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角度说明材料中规定的原因,正确。C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说明材料中规定的原因,正确。

1.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  )
A.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的执政理念
B.真正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贯彻求真务实这一党的基本领导方法
D.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解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A项错误;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项错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C项错误。

2.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基础、关键、要害分别是(  )
A.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依法、全面
B.加强党的领导、在全面、在严、在治
C.四个意识、四个全面、先锋作用、行动指南
D.价值观、法律保障、执政能力、从严
解析: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A、C、D三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

3.(2024·广东学考模拟·双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B.始终以组织建设为统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D.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析: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强调党的领导,而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A项不符合题意。应是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B项说法错误。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C、D两项符合题意。

4.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
B.依法执政是本质所在
C.民主执政是基本途径
D.目的是促进党风建设
解析: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A项正确,B、C两项排除;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不是促进党风建设,D项不选。

5.(2023·广东学考模拟)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判断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经济政策的权威风向标,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工作规律,精准施策。这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  )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依宪执政
解析: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工作规律,精准施策,说明中国共产党按照客观规律执政,体现科学执政,A项符合题意。材料均未体现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相关内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6.(双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工作纪律方面,增加了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等行为的处分规定。这一修订旨在(  )
A.促进党员干部干实事、求实效
B.推进自我革命,坚持公正司法
C.杜绝贪污腐败,反对官僚主义
D.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

解析: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等行为的处分规定,旨在促进党员干部干实事、求实效,更好地造福社会,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不是司法机关,不能公正司法,B项不选;材料不涉及贪污腐败问题,且“杜绝”表述过于绝对,C项不选;该条例新增的处分规定涉及作风建设问题,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D项正确。

7.(2023·惠州高一学业考试)打铁必须自身硬。下列属于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是(  )
A.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主线
B.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统领
C.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根基
D.把制度建设贯穿党建的全过程之中
解析: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A项错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B错误。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C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