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0 张ppt+内嵌视频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0 张ppt+内嵌视频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取名大宝。
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视频提及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你知道公民还有哪些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小云爸爸妈妈工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①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_权。
②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权。
③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权。
④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权。
受教育
选举权和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文化教育权利
---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利
探究新知
一 、政治权利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你听说过“政治权利”这个词语吗?对此,你了解多少?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公民而言有何意义?
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笔记区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5
(1)条件
①中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重要性(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③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
管理社会的基础 
④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外,我国公民都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材料二:1月22日,温州瑞安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高风险地区回来5天,头晕并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查,其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两场电影票,看了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男,31岁,温州瑞安人)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了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2、政治自由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陈某因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是滥用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是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伤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稳定。
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但没有绝对的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笔记区
2、政治自由P35
(1)内容
(2)意义: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
①言论、出版自由 ②游行、示威自由
③接受教育的自由 ④集会、结社自由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3、监督权
漫画中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真实举报受保护,诬告陷害需担责。
根据下面图片思考,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举报内容要真实
遵守法律
笔记区 3、监督权P36
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④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①主体:公民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③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公民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
B.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人民代表反映……
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主管部门反映
C.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新闻媒体曝光
小铭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C
二、人身自由
寒假期间,学生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对于防控疫情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恶劣行为。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随意翻看严某写过的信件,并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二 、人身自由
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严某的那些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
违法。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受均到了侵犯。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严某的那些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注意: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最首要的权利。
内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笔记区 二、人身自由P36-37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如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公民身体等。P37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P37
某债权人在索要欠款无果后,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债人52小时。目前欠债人已被警方救出,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债主及其三个朋友被批准逮捕。这说明(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非法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④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受任何约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权)P38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表现)
包括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
姓名权、隐私权等。
①名誉权:名声,如起侮辱性绰号
②荣誉权:荣誉称号、奖章。如劳动模范、三好学生等。
③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照片或是丑化,偷拍他人照片以进行人身攻击等
④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⑤隐私权:个人私生活、个人信息等
人格尊严权
说说我们身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家庭方面
学校范围
社会侵害
如同学偷看日记、信件、传播个人信息、手机偷拍等
如家长翻看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聊天内容,偷听电话等
如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监视器、看病侵权问题等
检测:侵害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用文章、漫画、不文明动作等贬损他人,或者谩骂、取笑他人
马雷窃取了同学秦哲凯的大学邀请信,同时以秦哲凯为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
监视、窥探他人私生活,私拆他人信件,偷看日记。
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将照片放在橱窗展览。
丑化、玷污他人肖像。
高某多次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并给予两次晋升工资的奖励。后来,因揭发厂长有经济问题。该厂长宣布取消高某省劳模称号,取消其奖励的工资。
荣誉权
肖像权
名誉权
名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宪法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
3、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权)P38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调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P38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 C.隐私权 D.名誉权
3.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B.生命健康权
C.教育权 D.劳动权
B
A
人身自由
最基本、最重要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和秘密受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外)
归纳整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小明爸爸买了一辆车,每天接送小明上下学。一年后小明爸爸将车按一定的租金租给了一个朋友,又过了半年,小明爸爸把车卖给了他的朋友。
思考:小明爸爸处理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财产权。占有、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的所有财产,非法财产不受保护
笔记区
1、财产权P39
劳动权
重要性(意义)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劳动权P39
笔记区
3.物质帮助权P39
对象:年老、疾病、丧失
劳动能力的公民
措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医疗卫生事业……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资助政策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政策。三位同学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我们正在长身体。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这真是好消息!
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还有生活补助费呢!这下好了,爸爸妈妈供我上学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了
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体现对公民爱教育权的保障。
小组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措施:制定义务教育制度、
制定资助政策
(1)含义:宪法规定,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意义、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采取的措施: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等
注意: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4、受教育权P40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公民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
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培训人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等。
表彰科学研究
修建阅览室
组织艺术表演
5.文化权利P41
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四、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基本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的权利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1.“扒衣、群殴、晒不雅照片和视颊……近年来,全国各地顺发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党和国家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严惩校园欺凌犯罪。”针对上述材料,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如下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丽丽:校园欺凌事件侵犯了同学的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等,是违法行为
②小童:在校学生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③小明:党和国家严惩校园欺凌犯罪,说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受法律保护
④小刚:严惩校园欺凌和暴力,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2.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举行了“权利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有关权利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B. 乙同学:“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 丙同学:“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 丁同学:“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
感谢各位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