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22级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的灵敏检测。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B.的半衰期长,说明难以失去电子C.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D.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式:B.N2、N3-、N4、N5+互为同素异形体C.N,N-二甲基甲酰胺:D.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性条件下,一般脂肪水解可得到饱和脂肪酸,而油水解得到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中只有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在不同pH的溶液中,当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D.甘油和纤维素均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烈性炸药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Ba2++NO3-+SO2+H2O=BaSO4↓+NO+H+B.用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吸收氯气:CO32-+Cl2 =CO2+ClO-+Cl-C.氯乙酸乙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加热:ClCH2COOC2H5+OH-ClCH2COO-+C2H5OHD.铝片投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2Al+2OH-+6H2O=2Al(OH)4-+3H2↑5.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 B.测量NO2气体的体积 C.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分离碘和氯化铵固体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草酸(H2C2O4)中两个羟基所处环境相同,两步电离的程度也相同B Fe3Cl8可表示为FeCl2 2FeCl3,则在水溶液中制备的Fe3I8也可表示为FeI2 2FeI3C.同系物性质一定相似D.D.羟胺的碱性比氨更弱,这是因为羟基氧的电负性比氢更大7.工业上可用盐酸、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锰浸取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已知:ⅰ、常温下,PbCl2难溶于水;Pb2+可以与Cl-形成PbCl42-ⅱ、FeS2可溶于一定浓度的盐酸。ⅲ、浸取过程中还存在如下图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取方铅矿时,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含物质的溶解性B.反应Ⅰ中,每消耗3molMnO2,生成6molFe3+C.反应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FeS2=2Fe2++2S↓D.反应Ⅱ速率逐渐变慢,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S覆盖在FeS2固体表面8.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芳香性环形纯碳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环形碳()和环形碳()互为同素异形体C.1 mol的含个σ键D.转化为环形碳()的过程,发生了还原反应9.某离子液体结构如图示。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4,Z是第4周期元素,基态Z原子核外电子占有8个能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YB.电负性:Y>W>XC.原子半径:Z>Y>X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10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钴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1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B.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C.晶胞2中距最近的S有4个 D.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11.鸟嘌呤()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用表示)。已知水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溶液的B.水溶液加水稀释,升高C.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D.水溶液中:12.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利用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P,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反应①中无其他产物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X的化学计量比为B.P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的分子式和Y的分子式相同C.P可以利用碳碳双键进一步交联形成网状结构D.Y通过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难以降解13.苯和Br2可经两步发生反应①或反应②,其主要反应历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历程图,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反应②的速率更快B.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了改变C.加入FeBr3可以降低反应②的活化能和焓变,提高反应速率D.经两步发生反应①的总焓变=E2-E114.将金属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金属M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C.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D.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15. 室温下,体系中各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的体系中,研究在不同时的可能产物,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点可求得B.的体系中:C.点的体系中,发生反应D.点的体系中,二 填空题(4题,共55分)16.(12分)氧化铈(CeO2)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稀土氧化物。现以氟碳铈矿(含CeFCO3、BaO、SiO2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铈,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稀土离子易与SO42-形成复盐沉淀,Ce3+和SO42-发生反应:Ce2(SO4)3+Na2SO4+nH2O=Ce2(SO4)3·Na2SO4·nH2O↓;②硫脲: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SCN2H3)2;③Ce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Ce4+,两者均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④Ce2(CO3)3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2)在另一种生产工艺中,在氟碳铈矿矿石粉中加入碳酸氢钠同时通入氧气焙烧,焙烧得到NaF和CeO2两种固体以及两种高温下的气态物质,请写出焙烧过程中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硫脲的目的是将CeF22+还原为C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③加入盐酸后,通常还需加入另一种化学试剂X,根据题中信息推测,加入X的作用为 。(5)下列关于步骤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过滤后的滤液中仍含有较多Ce3+,需要将滤液循环以提高产率B.可以用Na2CO3溶液代替NH4HCO3溶液,不影响产品纯度C.过滤时选择减压过滤能够大大提高过滤效率D.该步骤发生的反应是2Ce3++6 HCO3-=Ce2(CO3)3↓+3CO2↑+3H2O(6)若常温下,Ka2(H2CO3)=5.0×10 11,Ksp[Ce2(CO3)3]=1.0×10 28,Ce3+恰好沉淀完全c(Ce3+)=1.0×10 5mol L 1,此时测得溶液的pH=5,则溶液中c(HCO3-)= mol L 1。17.(10分)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之一,但通过转化可以将其变成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有助于实现碳循环和碳减排。一定条件下使CO2、H2的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可转化为甲醛。已知反应器内发生的反应有:I.;,II. ;,(1)E1、E3分别是正反应的活化能,E2、E4分别是逆反应的活化能,则E1 E1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恒温恒容条件下,将1molCO2(g)和2molH2(g)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反应过程中B.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都达到平衡C.加入反应I的催化剂,升高反应I的活化能,故提高平衡时CH2O的选择性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I的正反应速率加快、反应II的正反应速率减小(3)将1molCO2(g)和2molH2(g)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不同温度下体积均为的反应器,均经过检测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①实验过程中,高于380°C后曲线C逐渐减小,分析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②计算450℃时,在0~10 min内H2O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 。③450℃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下图是一种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甲醛的装置原理图。①电解过程中双极膜产生的移向 极(填“M或N”)。②N极为 极(填“阳”或“阴”),N电极生成甲醛的电极反应式为 。17.(10分)I.电解法可处理氯化钙废液同时,吸收CO2,装置如图所示。(1)阴极室发生的变化可视为两步,电极反应式: 和Ca2++CO32-=CaCO3↓。II.工业含硫烟气污染大气,研究烟气脱硫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一、H2还原脱硫:(2)300℃,发生反应:①SO2(g)+2H2(g)S(g)+2H2O(g) ΔH1②S(g)+H2(g)H2S(g) ΔH2③2H2S(g)+SO2(g)3S(g)+2H2O(g) ΔH3请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三个反应的之间的关系 。(3)反应③,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S和SO2,平衡常数,测得平衡时SO2和的浓度均为,则平衡时的值为 。方法二、O2氧化脱硫:(4)某同学探究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SO2,以N2作稀释剂,一定温度下,通入SO2、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其中不同温度下,SO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温度越低,SO2的吸附量越高,SO2氧化反应速率越快B.已知:SO2的物理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可推断该过程是熵减、放热的过程,温度过高不利C.原料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大,脱硫速率一定越快D.随着时间的推移,SO2吸附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生成的H2SO4占据了吸附位点没及时脱出导致(5)在SO2与O2反应过程中掺入少量CH4有利于提高SO2转化成SO3,其中一种解释是甲烷参与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如图机理。原料以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容器,出口处测SO3的含量,结合机理说明甲烷体积分数增大,SO3体积分数也增大的理由 。18.(14分)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实验 试剂 现象滴管 试管0.2mol·L-1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0.2mol·L-1CuSO4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1mol·L-1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1)经验检,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的理由是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步骤一:步骤二: (按上图形式呈现)。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19.(12分)开瑞坦是一种重要的脱敏药物,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各类过敏性疾病。开瑞坦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R-Br+CHR1(COOR2)2R-CR1(COOR2)2ⅱ.(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A的结构简式是 。(2)B中含有,试剂a是 。(3)D的结构简式是 。(4)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关于有机物F和G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F和G均没有手性碳原子b.F和G均能与NaHCO3反应c.F和G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6)H与NH2OH反应得到I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多步反应。其中,中间产物1有2个六元环,红外光谱显示中间产物2、3中均含键。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3的结构简式是 、 。(7)的过程中,SeO2转化为含价Se的化合物,反应中SeO2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12分)多并环化合物K具有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ii、iii、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比可代表氢原子的个数比。(1)A→B所需试剂是 。(2)B→C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4)F→G的过程中会得到少量聚合物,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5)芳香族化合物M是I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 。a.能与NaHCO3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比为2:2:1(6)J→K的反应过程如下图,中间产物1、2均含有三个六元环。中间产物1、3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7)K中酰胺基上的H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是一个特征峰,其峰面积可用于测定产率。0.1mol的J与0.15mol的邻苯二胺()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0.1mol三氯乙烯(Cl2C=CHCl,不参与反应),测定该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K中酰胺基上的H与三氯乙烯中的H的峰面积比为2:5,此时K的产率为 。武汉市第六中学2022级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45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C D C D C B C A11 12 13 14 15B B B C D二 填空题(55分)16(合计12分) (1)BaSO4、SiO2(2分)(2)4CeFCO3+4NaHCO3+O24NaF+4CeO2+8CO2+2H2O(2分)(3)2 CeF22++2=2Ce3++(SCN2H3)2+2HF+2F-(2分)(4)防止Ce3+被氧化(2分) (5)CD(2分) (6)0.2(2分)17 (合计15分)(1)小于(2分) (2)AB(2分)(3) 反应I是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2O的物质的量减小(2分) 0.031 mol·L-1·min-1(2分) 0.69(2分)(4) M(2分) 阴(1分) CO2+3H2O+4e-=CH2O+4OH-(2分)18 (合计15 分)(1)2KNO32KNO2+O2↑(1分)(2)2CrO42-+2H+=Cr2O72-+H2O(1分) NO、CO2(2分) 加入稀硫酸,调至pH=3,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1分)(3)黄色固体中含有Cr2O3,溶于稀硫酸生成Cr3+(2分) Cr2O72-+3NO2-+8H+=2Cr3++3NO3-+4H2O(2分)Cr3++6NO2-=[Cr(NO)6]3- (2分) [Cr(NO)6]3-Cr3++6NO2-,加入H2SO4溶液,NO2-+H+=HNO2,且HNO2易分解,c(NO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r(NO)6]3-转化为Cr3+,溶液由玫瑰红色变为绿色(2分)(4)实验Ⅱ中,过滤除去了Cr2O3,溶液中的c(H+)比实验Ⅰ中的小,Cr2O72-的氧化性减弱的程度大于HNO2的还原性增强的程度,使Cr2O72-与HNO2不能反应生成Cr3+,溶液仍为橙色(2分)19 (合计13分) (1)(1分) (2)HBr(1分)(3) (1分)(4)+2NaOH+2CH3OH(2分)(5)bc(2分)(6) (2分) 或(2分)(7)3: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docx 化学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