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教学诊断(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教学诊断(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漳州三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
地理学科阶段性教学诊断(一)试题答案
【答案】1.C2.D
【解析】1.读图,依据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可知贵州2015~2020年间人口净迁移率最低,C
正确:甘肃的人口迁出率大于人口的迁入率,人口以迁出为主,A错误;尽管新疆人口迁入率大于四川,
但四川总人口远多于新疆,因此迁入人数四川更多,B错误:一个区域人口总量变化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
和人口迁移状况,图中只反映内蒙古人口迁移状况,不能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状况,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就业岗位增多,吸引外迁人
口回流,导致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总体放缓,D正确:目前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人口老龄化程度比
东部较轻,我国户籍政策并没有限制人口流动,ABC错误。故选D。
【答案】3.A4.D
【解析】3.读右图可知,1966-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往图的右方移动,少子化和红利化明显:
路径上下变化不大,说明年轻化或老龄化区时不明显。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如果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有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有数)由1.3逐步提升到2.1,那么少年儿童
比重应逐步上升,人口年龄结构路径应逐步变到往左移动: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
老年人口的比重会逐步上升,老龄化的程度会逐步加深,人口年龄结构路径应逐步往上移动。综上所述,
人口年龄结构路径应逐步变到往左上方移动,④符合题意,D正确:①②③都明显往下移动,不符题意,
故选D。
【答案】5.D6.C7.A
【解析】5.由材料“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可知,吉林秸秆产量小于
河南。吉林和河南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故年降水量不是导致两省秸秆差异原因,A错误。
两省均属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业发展以旱作谷物为主,作物结构相差不大,B错误。吉林有黑土分布,
土壤肥力充足,条件更好,C错误。吉林主要位于的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而
河南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热量资源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或喜温作物两年三熟的要求,导致河南比
吉林秸秆产量更多,D正确。故选D。
6.根据材料“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
等发展需求。”可知,“粮改饲”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调整了农牧结构,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C正确。根据题意秸秆最终也是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与秸秆种类关系不大,B错误。对于种植的青贮玉
米、甜高粱、首蓿等本身就是饲料作物,与秸秆产量联系不大,A错误。种植饲料作物并没有投入很多科
技技术,对于推动种植技术进步来说意义不大,D错误。故选C。漳州三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
地理学科阶段性教学诊断(一)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但近年来人口迁往东部地区
的速度有所放缓,且区域内部人口迁移状况出现分化。下图示意2015~2020年西部地区各省份人口迁移情
况,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
迁入率均值
6
甘肃

四川重庆。
红出率=迁入率
西●
4
云南·
「青海
陕西

·西藏
迁山率均值
内蒙古
新疆
迁入率%
1.据图可判断,2015~2020年间()
A.甘肃的人口以迁入为主
B.新疆比四川的迁入人数多
C.贵州人口净迁入率最低
D.内蒙古人口总量几乎不变
2.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总体放缓,说明西部地区()
A.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东部
B.人口老龄化比东部严重
C.户籍改策限制人口流动
D.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回流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
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O0%,如下图a点P所示。任意点0的运动方向
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50X40
50人40
40
50
40
50
老年人口比重(%
劳动
动力
30
50
30
60
20
70
、老龄A

老年人口比蘆
20
70
0.10y
10
80
10
4①以80
1982
20002010
966
0
90
0
90
60
50
40
30
20
C
60
50
<0
30
20
1041
少儿比重(%)
少儿比重(%》
a
p
试卷第1页,共6页
3.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A.少子化、红利化
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
D.红利化、年轻化
4.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
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
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
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首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
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6.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7.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世纪以来,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市政府拟通过调
整城市用地的地表因素,创建更佳的宜居环境,其中工业用地调整幅度较小。图示意厦门岛不同土地利用
类型与该市乡村均温的差值(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
5km
甲(7.8~10.2)
翻乙(5.1~7.8)
888丙(0.75)
丁(0.28)
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