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________,推进_________的决定》。( )
A.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B.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C.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 D.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
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竭泽而渔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热情支持新事物促使其成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该曲线显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从哲学角度看,它启示我们( )
①发展状态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 ②要把握系统的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③在量变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度原则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虽然一路风雨兼程,但依然“风景这边独好”。上述材料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④坚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自然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上述材料共同说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③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普遍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开封选手鲁静怡在2024年9月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斩获化学实验室赛项金牌,实现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金牌蝉联,亮出了开封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和卓越风采。由此可见( )
①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④青年必须在劳动竞赛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一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它所体现的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哲学思想,为世界都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文化遗产人选世界遗产名录( )
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表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建筑文化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③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④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9月2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三彩凤首壶、彩绘胡人牵驼俑、悬泉里程简……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内,一件件丝路文物闪耀着多彩的文明之光,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800余名中外嘉宾共赴这场文化盛宴。博览会的召开有利于中外( )
①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情感融通 ②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政治互信
③文化认同、文明互鉴、共同繁荣 ④文化互鉴、兼收并蓄、实现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国庆假期,广大群众走进革命圣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国家博物馆推出“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星红旗和党旗等红色文物。鲜艳的中国红,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红色旅游成功之处在于( )
①赓续红色血脉,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②振奋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③传承红色基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④用好红色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多元思想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英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这说明( )
①国体决定政体。有相同的国体,一定就有相同的政体
②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
③政体体现国体,不同类型的政体可以体现相同的国体
④同一国体具有不同的政体,因此不能说国体决定政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10月初,J国新任首相S上任伊始即宣布解散众议院。在10月底新一届众议院选举中S所在政党与其他政党组建的执政联盟失利,未能获得新一届众议院过半席位。根据该国宪法,众议院选举举行后的30天内,必须召集特别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随后,$内阁集体辞职,而在当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S胜出,再次当选该国首相。由此可见,J国( )
①实行共和制,首相担任国家元首,由首相组建政府
②实行议会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受议会监督
③实行多党制,参加选举是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
④实行代议制,政府首脑由选民通过直接选举而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 )
①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②表明了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决定了国际关系走向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④协商一致通过表明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9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77国集团”和中国共同提交的“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决议。敦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支持技术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 )
①中方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取得的新成果
②中方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取得的新成果
③在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④全球南方在加强原子能合作方面的重大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年7月,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共14个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宣言高度赞赏中国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结束分裂、统一巴立场所做的真诚努力,呼吁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该宣言的发表( )
①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生动体现
②为解决巴以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提供了“路线图”
③表明要发挥联合国大会作为集体安全机制核心作用
④有助于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推动巴以和平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当地时间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10个非常任理事国提出的加沙停火决议进行表决。由于美国一票否决,决议未能通过。中方呼吁美国认真对待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拿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支持安理会为立即停火、拯救生命、恢复和平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安理会表决有关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决议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
②中国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③作为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安理会承担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④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切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意义重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请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18.“跳进”课本里描绘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去塞外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寥落;去壶口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去岳麓书院感受千年前莘莘学子的知识传承;去浙江乐清探究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神奇成因……青少年“课本游”研学活动正日益走红。“课本游”走红,是学生认知规律和深度学习的一种自然体现。先经过课堂理论学习,再亲临现场与学过的知识、道理相对比,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再同化和再顺应的过程,同时也符合了人对深度学习和情感慰藉的某种需求。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谈谈“课本游”走红为何是学生认知规律和深度学习的一种自然体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关键抉择。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基于共同追求,顺应了世界和平和发展大势。
2024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同时,世界和平和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金砖合作”怎么走,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方案:我们要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何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增长放缓、通胀高企、供应链重构、金融市场动荡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然而,《纽约时报》近期刊文发布“中国加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对华依赖导致部分欧洲国家经济面临困境”“中国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等论调,试图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归咎于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杀手。请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B A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C B A
17.(1)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2)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学生的“课本游”先经过课堂理论学习,再亲临现场与学过的知识、道理相对比,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烙印。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生深入走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回到实践中去。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课本游”走红,是学生认知规律和深度学习的一种自然体现,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9.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南方国家基于共同利益共同追求走到一起。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共同迈向现代化需要各国携手合作。
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携手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中国更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为世界各国提供资源,市场与合作机会,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③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挑战。这是由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原因引起的,而不能归咎于中国。
④针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