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背诵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教科版

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浸泡后的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
4.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并采用比较的方法。
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时,可以运用①看 ②摸 ③闻 ④测量 ⑤写观察记录等方法。
5 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7.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9.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10.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11.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都有胚。
1.2种植凤仙花
1.种子萌发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3.种植凤仙花,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的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4.种植凤仙花的步骤 (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2)用手指在土中挖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3)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5.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6.植物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知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时记录是关键。
7.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包括:根据凤仙花生长的时间,记录植株高度(厘米)、叶的数量(片)、整体的样子、每日的变化及我们为植物做的事情。
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如 土豆、红薯块
9.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植物生长日记。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列表、写日记、画图或为植物拍照,使用测量纸带。
10.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
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出芽率。
11.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发芽?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才能使种子顺利发芽,依据我们种植的体验和生活经验。
12.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坚持观察,及时记录。
1.3种子长出了根
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都是向上生长,而且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2.凤仙花的种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种皮会变软,种子的呼吸和代谢作用就会增强,种子的体积变大,然后长出胚芽、胚根,接着逐渐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
3.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来的是植物的根。
4.植物的根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吸收水分,二是固定植株。
5.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6.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大树的根、玉米的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强大的根可以固定植株,使它们不至于倒下。
我们试着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植物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想连根拽出像蒲公英那样的小草也不容易。
7.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1:可能是因为太干燥,没有适宜的水分,也有可能是水分太多,也会有影响种子的萌发。
原因2:可能是温度不够,有的植物喜欢温暖,温度达不到,种子不会萌发,而有些植物喜欢寒冷,太过温暖的地方,也不适合植物种子的萌发。
原因3:种子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有些种子不饱满,并且受过伤,这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原因4:营养跟不上,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有的植物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营养跟不上,土壤比较贫瘠,种子也不会萌发。
原因5:空气。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没有空气或空气不足,种子也不会萌发。
8.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这就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所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4茎和叶
1.连接着植物的根和叶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茎具有运输的作用,叶子具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3.探究凤仙花的叶子的作用
实验一:吸收阳光的作用
实验方法: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三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被遮住阳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子具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实验二:叶子的蒸腾作用
实验方法:选择一种叶片比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子具有蒸腾作用。
4.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茎和叶,那么植物的茎和叶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呢?
叶的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茎的作用:主要是运输物质和水分。
5.不同植物的茎和叶子不一样,是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而做出的选择。
1.5凤仙花开花了
1.一朵完整花的结构一般包括四部分:从外向内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2.植物的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雄蕊的作用是产生花粉,雌蕊上面有黏液,利于附上花粉。
3.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呢?
雄蕊上的花粉又小又轻,而雌蕊上面是有黏液的,当花粉掉到黏液上,就很容易被粘住,这其实就是花的传粉过程。当传粉过程后,雌蕊就会进一部分发育成为果实和种子。雄蕊和雌蕊是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花蕊,植物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4.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
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5.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叮当云教com】
雌蕊中的子房将来可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6.像凤仙花、桃花、番茄花这类花朵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我们称之为两性花,而南瓜花、黄瓜花中则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我们称之为单性花。
7.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其实蜜蜂不仅仅是在采集花蜜,也是在传授花粉。
8.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多种多样,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9.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比如黄瓜、丝瓜等等。
10.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弹射传播。一般在豆类、油菜植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弹射传播。
动物传播。像山楂、樱桃、苹果、葡萄等植物,
水流传播。例如生长在水中的荷花、椰子等植物。
风力传播。例如蒲公英、昭和草等;如青枫,大头茶,桃花心木。
1.6果实和种子
1.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2.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果实中果皮包裹着种子,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可以繁殖后代。
3.植物结出许多种子有什么意义?
植物的种子是一切植物的根源,凤仙花接触这么多的种子,可以最大限度的繁衍后代。
4.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呢?
果实可食用的植物:苹果、梨、西瓜、香蕉、桃、枣、葡萄、猕猴桃、哈密瓜等大多数水果,豆角、南瓜、黄瓜、冬瓜、丝瓜、茄子、番茄等蔬菜,稻米、小麦、青稞、小米、玉米等
种子可食用的植物:黄豆、绿豆、花生、芝麻、银杏、松子、榛子、南瓜子、葵花籽、西瓜子、核桃、莲子等。
1.7种子的传播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不管是什么方式都是为了繁殖后代,为了能将种子传播得更远更广。
2.果实成熟后,植物就要把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3.植物将种子传播出去有什么意义呢?
植物把种子散播出去是为了繁殖后代。那些不能把种子散播出去的植物,无法大量繁殖,长久下去,最后都会灭绝淘汰。
1.8凤仙花的一生
1.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2.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3.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4.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结构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5.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6.有的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根、茎、叶可以繁殖后代。
7.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
8.凤仙花的每个生长周期约为150天-240天左右。
凤仙花于3-4月间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之后花朵凋谢结出果实。
9.凤仙花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第1周至第6周,生长较快,进入开花结果期,生长缓慢、接下来不再生长。
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10.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作用?
成熟的凤仙花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有光合作用和蒸腾水分的作用;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以后形成的,果实里有种子,种子的存在使物种得以繁衍后代。
11.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时间?运用我们的观察记录说明凤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
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在5-6个月左右。生长变化的规律是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旺盛期生长较快,进入开花结果期,生长缓慢、接下来不再生长。
第二单元 电路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1.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2.电很危险,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
3.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我们看电视、做饭时用的电是由发电厂提供的,看手机时用的电是由电池提供的。
4.电的知识
5.日常生活中电源提供的电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由发电厂提供的,比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电饭煲、空调、取暖器等等。还有一类是由电池提供的,比如手表、计算器、遥控器、遥控汽车等等。
6.用电安全的提示
①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事故,致人死亡,所以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②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只用干电池来做实验。 ③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者裸露的电线,当看到断开或者裸露的电线时,要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者有关人员。
7.生活中有关用电安全方面的知识
①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②不用湿手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③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切断电源。
④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⑤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⑥下雷雨时,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
8.日常生活中,多个家用电器连接在一个插头上,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者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叮当云教育
2.2点亮小灯泡
1.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灯泡才会发光。
玻璃泡:做成圆球形,制作材料是耐热玻璃,它把灯丝和空气隔离,既能透光,又起保护作用。电灯泡工作的时候,玻壳的温最高可达100℃左右。
灯丝:是用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钨丝,做成螺旋形,小电泡的发光部位。
连接点:两条导线表面上很度简单,连接外部电流。
金属架:它连着玻壳,起着固定金属部件的作用。【叮当云教育
2.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3.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都是一个闭合电路,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都不是一个闭合电路,电路短路了,电路断路了都不能点亮小灯泡。
4.可以让电流通的路,就叫电路。电路连通时,电池提供的电可以从连接物里面“走过”,这叫做通路。电路某一处断开,电流就不能“走过”,就像桥断了,电无法过河,这叫做断路。
5观察下面的连接图,想一想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点亮小灯泡?
2.3简易电路
1.简单的电路是由导线、电池、灯泡和开关组成的。
2.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通和断的元件。
3.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4.组装一个电路的步骤:
①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
②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用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③把小灯泡安装灯座上,再用导线把它和电池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④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使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5.开关的作用:闭合开关,电流接通;断开开关,电流断开。
6.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2.4电路出故障了
1.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当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不灯泡就不亮了。可以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的方法: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强调: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2.5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打不开的接线盒,并推测它的内部是怎样连接的。
2.每次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前,我们都需要先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以检测它能否正常工作。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需要检测两次。
3.通路:在闭合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返回负极,形成完整的回路,称之为通路。 断路:整个电路在某处断开的状态。
4.如果5个或6个接线柱的接线盒,怎样才能毫无遗漏的检测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
2.6导体和绝缘体
1.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2.常见的导体:小刀、石墨、钥匙、铁片、大地、铝片、铜丝、回形针、曲别针、自来水、人体等。
常见的绝缘体:干木片、橡皮、、纸板、沥青、塑料、气球、空气、玻璃管等。
3.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常见的物体,判断物体的导电性。
4.在检测实验中,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有:回形针、铜钥匙、导线、铁钉、金属纽扣、刀片、铁夹子、图钉、大头针、汤勺等。
不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有:干树枝、塑料尺、粉笔、木质铅笔、橡皮、签字笔、修正带、书本、吸管、气球等等。
5.导线外面为什么用塑料包起来?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
外边包裹着的塑料皮是为了不让电流通过,起安全保护作用。
在连接电路时,把导线两端的塑料皮剥开是为了让电流通过。8.物体的导电性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木头,干燥的木头是不能够导电的,可是潮湿的木头是可以导电的;再比如水,纯净水导电性很弱,可是自来水、河水导电性强。因此,对于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状态,其导电性能是不一样的。
6.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的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脑上。
7.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用电安全,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体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这样才能保证用电安全。
2.7电路中的开关
1.在电路中,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控制着电流的通和断,这就是开关。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叮当云教育w
开关使用的材料有塑料、铜片。塑料主要做的是开关座,起固定作用,并且不容易导电。连接导线的按钮及小灯泡座使用的是铜,是为了让电流通过。
3.开关的分类:感应式开关、按压式开关、拉线式开关、旋转式开关……
4.做个回形针开关 所需材料:小木板、回形针、图钉等等。方法及步骤:
第1步:把回形针分开放在木板上,用笔在伸开的回形针两端各描一个点作为标记。
第2步:先把一枚图钉固定在木板的一个描点上,再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个描点上。
第3步:把回形针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看他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5.把回形针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按照图片上的样子,就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了。
6.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和断的?当把回形针的一头与图钉接触时,电路就接通了,此时小灯泡就亮了;而把回形针的一头与图钉分开时,电路就是断开的,小灯泡自然就不亮,开关就是这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叮当云
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1.在设计房间的电路时,一定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不能有断路,也不能有短路,否则电灯是不亮的。
2.如果小灯泡不亮,一定是电路出故障了。
3.模拟安装照明电路的步骤:
①了解房间的结构,在纸上画出房间的平面图,标出书桌、床、窗户的位置。
②了解安装照明电路的要求:房间需安装两盏电灯(照明灯和阅读灯),并由两个关分别控制,在房间平面图上标出电灯、开关的位置。
③按照要求画出电路设计图,电池(房间电源)、两个小灯泡(两盏电灯)、两个开关各在什么位置 怎样组成个电路
④班级交流,阐明小组设计的合理性,并倾听他人意见,修正和优化小组的设计方案。
⑤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⑥检测电路。检査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是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4.检测电路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检测:【叮当云教m】
第一,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 第二,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第三,是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叮当云教育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5.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
6.有关岩石的故事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为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
7.有关岩石的故事(补充)
石头上有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石头上有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石头上有矿物,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石头上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8.土壤
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9.关于岩石和土壤知识记录表
我们知道的岩石 我们知道的土壤
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地球上到处存在着岩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还 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岩石的形成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岩石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土壤的形成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
10.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
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
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11.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土壤是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适作物生长。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观察岩石常见的工具: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
2.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颜色 形状 光泽 条纹 颗粒 手感 硬度
花岗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无痕迹,用小刀刻画无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很硬。
砂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砂岩较软。
大理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较软。
3.矿物的硬度标准: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叮当云教育om】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4.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花岗岩: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
5.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3.3岩石的组成
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2.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由云母、长石、石英构成,其中粉红色颗粒是长石,半透明的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云母。
3.观察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
①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
矿物的颜色:石英为无色,长石是粉红色,云母是黑色的。
条痕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的条痕颜色是白色或者浅灰色,云母的条痕颜色是无色的。
②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的透明度:英为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矿物的光泽:石英为玻璃光泽,长石是玻璃光泽,云母是丝绸光泽。
除了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4.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
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
硫黄——制造染料、农药、火柴、橡胶等【叮当云教育om】
石墨——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
方铅矿——提炼金属“铅”“银”。
石膏——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金——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
5 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
观察矿物,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借助工具观察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等。
6.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者泥沙土壤覆盖着。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感官,借助各种工具观察岩石的颜色、声音、吸水性能、光滑程度、透明度和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成分,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7.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戒几种矿物组成的。
8.利用放大镜辨别花岗岩中的颗粒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的方法。
黑色发光的是云母颗粒,浅色的、粉红色的是长石,而半透明、透明的就是石英。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1.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2.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
第1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叮当云教om】
第2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第3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第4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第5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
3.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
4.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5.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按照步骤制作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
其次,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标本盒。
3.5岩石、沙和黏土
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2.我们可以在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3.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
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
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
3.6观察土壤
1.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om】
2.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统称为动植物残体,它们落到土壤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腐烂,变成一种黑色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
3.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4.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砾,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
可以得出结论: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5.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包括小石子、沙、黏土等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6.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
7.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8.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可分为4类,沙砾、沙、粉沙、黏土。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较好;黏质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壤土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2.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3.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
沙质土壤一般可安排种植花生、大豆、果树、中药材等。
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质土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当然也合适种植榕树、杨树、紫荆、紫薇、柳树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1.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
2.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的成分。
3.我知道了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我知道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成了土壤。
我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重要成分。
从这张图上,我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等。
4.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广。
5.花岗岩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
6.岩石和矿物的作用
(1)一些矿物可供我们制作食物食用——石膏。
(2)岩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
(3)岩石可以铺设道路。
(4)岩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
(5)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6)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
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8.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9.怎样保护土壤不被污染?
我们不能随便倾倒垃圾。 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10.你知道岩石和土壤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建造雕塑、铺设道路等等。土壤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人类不但在土壤中获取食物,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