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统编版(2025)七年级上册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1.原因材料1: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脱脱《宋史 钦宗本纪》材料2:宋代政府致力于兴办农业推广事业,或优良品种,或新式农具,或新的种植方法等,都进行推广。材料3: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材料4:“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命有司招诱农民,归业者振贷之,蠲欠租,免耕牛税。” —— 《宋史·食货志》(1)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2)生产技术革新和推广以及南方人民辛勤劳作引进占城稻;发明秧马;推广复种技术。(3)南方自然环境优越(4)政府支持和重视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小麦水稻棉花蚕桑茶叶请观察(教材P69)《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农业生产中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你能否按其用途对这些农作物进行分类。(1)粮食作物宋代《耕获图》插秧灌溉耕田打场入仓收割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1)粮食作物南方的______种植面积迅速增长。水稻由_____传入的_______北宋时推广到_____地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_____________粮食作物首位越南占城稻东南南方农民培育优种,提高了水稻产量。长江下游和_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湖流域“苏湖(常)熟,天下足”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品种:材料:占城稻“ 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特点:成熟早,抗旱力强。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两宋时期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2)经济作物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产茶州县比以前增加。茶树南宋后期,种植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南方植棉逐渐普遍。棉花北宋-广东、福建、海南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南方一、农业的发展3.粮食运输目的皇帝影响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①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②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1)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缩短了900多公里 ,不再经过洛阳。(2)功能变化 :元朝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运输,尤其是将南方粮食运到北方。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兴盛:丝织业制瓷业棉纺织业造船业观察教材《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手工业的兴盛表现在哪些行业?(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元朝时,江南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3)毛纺织业: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为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1.纺织业1.纺织业二、手工业的兴盛:2.制瓷业(1)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2)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3)辽的瓷器鸡冠壶,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马的民族特色。(4)金的耀州瓷以青瓷为主。(5)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材料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于海内,天下咸称景德镇瓷。——《陶录》二、手工业的兴盛:3.矿冶业(1)北宋时,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2)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3)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北宋煤开采西夏宝剑二、手工业的兴盛: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④(4)金还造出了撞冰船。开封广州泉州明州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二、手工业的兴盛:1.商业都市①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金的燕京商业繁盛。三、商业的繁荣:三、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北宋首都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②经营时空: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③新商业区: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三、商业的繁荣:3、纸币的出现元朝至元宝钞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北宋纸币铜版拓片②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③元朝: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影响: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南唐以前北南唐中期北南南宋经济重心从唐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三、商业的繁荣1.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2.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北方3.政府财政收入依靠江南地区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北方南方西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南宋有待开发奠定基础开始南移完成南移经济发展的影响课堂小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发展原因:表现:元朝连通大运河:粮食运输与海运航线人口南迁;政府重视和推广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安定等水稻等粮食作物增产;经济作物推广手工业的兴盛纺织业:黄道婆推广棉织技术制瓷业: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造船业:最早的船坞;配备指南针商业的繁荣城市发展: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打破坊市制,出现草市出现早市、夜市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纸币货币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南移完成1.(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见图)。交子的使用体现了(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A.农业经济发达 B.商品经济繁荣C.手工业水平高 D.对外贸易频繁b课堂反馈2.(2024·宁夏·中考真题)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d课堂反馈3.(2024·青海·中考真题)《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城市商业繁荣 B.科学技术领先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a课堂反馈4.(2024·福建·中考真题)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差异 B.土壤条件 C.生活水平 D.人口迁移d课堂反馈5.(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唐朝后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至南宋,江南地区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最明显的标志是( )A.广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C.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d课堂反馈6.(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梦粱录》有关“铺席”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处处各有茶房、酒肆、果子、香烛、油酱、食米等铺。这些现象,说明宋代( )A.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 B.商业繁荣的程度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新的商业区出现b课堂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