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速记清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主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中国梦1.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弘扬中国精神:(1)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2)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3)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本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1)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推进: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内容:习近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2.意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3.确立指导地位(1)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2)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中共二十大1.时间:2022年10月。2.内容: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底线任务)1.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3.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二)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一)表现1.经济: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占比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2.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3.科技: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1)全社会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2)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4.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1)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5.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三、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领域 风险挑战 举 措对外 贸易 保护主义、单边霸凌 采取有力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国家 安全 香港爆发“修例风波” (1)止暴制乱,恢复秩序 (2)2020年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 统一 台湾问题 (1)2015年,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2)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 (3)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4)中共二十大重申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调解决台湾问题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公共卫生 流感疫情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提出:2014年11月,习近平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主要内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提出:2013年3月,习近平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阐述内涵: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3.地位: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实践1.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2.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南南合作。3.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