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土壤与植物生长(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土壤与植物生长(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4.3土壤与植物生长(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有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了一棵黑麦,他创造条件使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最后统计出这棵黑麦的根系上根毛数量多达数亿条,这种现象对黑麦生命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固定植株 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制造营养 D.繁殖后代
2.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根 C.根尖 D.根毛
3.下列关于根尖结构和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毛区的根毛可增大根吸收的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B.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是根尖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
C.根毛区内部出现中空的导管,能运输吸收来的有机物
D.根冠部位的细胞细长且排列紧密,因此对根尖有保护作用
4.将蚕豆根尖横切后,观察到根尖某一区域的表皮细胞向外形成突起,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是根尖的伸长区
B.该区域细胞的突起主要起支撑作用
C.该区域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D.该区域没有输导组织
5.据图关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根尖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B.①是根尖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C.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D.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6.海水稻耐盐碱,能在海边滩涂生长。下列有关海水稻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毛区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B.伸长区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根冠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D.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7.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关,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8.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幼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a区和b区
B.c区属于分生组织,其细胞能进行①过程
C.②表示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
D.a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9.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根能不断地向地生长,具有固定、吸收等功能。下列关于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形成的是根
B.根能不断伸长,是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C.根尖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
D.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
10.将一马铃薯切削成图示的形状,然后放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两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1、2都是清水 B.1、2都是盐水
C.1是清水,2是盐水 D.1是盐水,2是清水
11.海水稻是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下列有关海水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海水稻是水生植物,体内无导管和筛管
B.海水稻的面世,可以应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C.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海水稻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D.海水稻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因为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 )
A.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B.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D.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13.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
C.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
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
14.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伸长区、分生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成熟区、伸长区 D.根冠、伸长区
15.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该实验证明了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二、填空题
16. 是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根尖的尖端起,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分成 、 、 和 四个部分。根冠对根起着 ;分生区细胞具有 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 不断增加。伸长区中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 。 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7.春季在移栽树苗要剪掉一部分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底部要多带些土,目的是为了保护 ,以保证植物正常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
18.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部的 区,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
19.骆驼刺是荒漠地区常见的植物,因其强大的吸水、耐盐碱、抗涝的特点,是荒漠化防治中的常见植物。
(1)图甲所示为骆驼刺的根系,该根系属于 (选填“直根系”或“须根系”)。仅有40到50厘米高的骆驼刺,就有长达15米左右的发达根系。超长的根系对植物起到 作用,对防风固沙起到良好的效果。
(2)骆驼刺根的生长是由于图乙中[ ] (填写序号和结构名称,下同)细胞数目的增多和[ ] 细胞体积的增大的结果。
20.如图所示,甲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乙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 。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 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1→2→3 B.2→3→1 C.3→2→1 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乙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 (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21.图(1)是根尖的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根生长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
(2)根的生长是由于[ ] 细胞数目的增多和[ ] 细胞体积的增大的结果。
(3)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4)农民种植白菜,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这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菜根毛细胞状态符合图(2)中的 图(填字母)。
22.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在大小相同的萝卜条,把甲、乙萝卜条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分析会出现的变化。
(1)图中甲放的是 (选填“清水”或“浓盐水”)
(2)生活中所说“烧苗”原理与 (填“甲”或“乙”)一样,该萝卜条细胞液浓度 (填“<”或“>”)周围溶液浓度,遇到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及时 来缓解。
三、探究题
23.小明同学通过学习了解到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他首先选择下图四组中的 组实验进行验证。然后研究: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设置了下图B组实验;选取若干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随机分为2组。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他的实验目的是 ,本实验中对于实验组的根尖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实验中出现 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
24.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深处生长,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植物根生长的部位在哪儿。
(1)如图甲是兴趣小组通过 (填“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到的根尖结构。他们认为,根尖是植物根生长的部位,因为根尖结构中的 区能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 区又能迅速使细胞生长,将植物根推向土壤深处。
(2)植物根的其他部位是否也能生长呢?兴趣小组对此展开实验探究,他们利用图乙所示植物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一棵长势良好的植物,剪去所有的根尖,将根放在含有营养液的烧杯中培养,观察植物根的生长状况。
方案二:取一棵长势良好的植物,将部分根剪去根尖,另一部分保留根尖,将根放在含有营养液的烧杯中培养,观察植物根的生长状况。
方案三:取两棵长势相同的植物,一棵剪去所有根尖,另一棵保留根尖,将两棵植物的根放在含相同营养液的两只烧杯中培养,观察两棵植物根的生长状况。
以上三种实验设计方案中,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理由是 。
25.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的变化(如图一)。
(1)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中的萝卜洞里发生的现象为 。
①水变多  ②水变少  ③萝卜变硬  ④萝卜变软
(2)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所示的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3土壤与植物生长(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C B B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C A
1.B
【分析】植物通过根的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详解】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这棵黑麦的根系上根毛数量多达数亿条。这种现象对黑麦生命活动的主要意义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的结构和功能。
2.B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详解】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根毛是根尖表皮细胞向外伸展形成的细长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选项中,根系、根尖、根毛都不能称为器官;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详解】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可增大根吸收的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B错误。
C.根毛区内部出现中空的导管,能运输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但不能运输有机物,C错误。
D.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
4.C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详解】A.该区域有根毛,是成熟区,不是伸长区,故 A 错误。
B.该区域细胞的突起即根毛,主要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是起支撑作用,故 B 错误。
C.该区域有大量根毛,是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故 C 正确。
D.该区域有输导组织,用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 C。
5.B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图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
【详解】A.②是伸长区,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A正确。
B.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不能吸收有机物,B错误。
C.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使叶色浓绿,C正确。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钾肥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D正确。
故选B。
6.B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详解】A.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生长,说明根毛区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
B.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不再进行细胞分裂,B错误。
C.根冠是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C正确。
D.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③>②>①。
故选:B。
8.A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a是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
【详解】A.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A错误。
B.c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B正确。
C.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C正确。
D.a成熟区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 输导组织;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结构有效地扩大了吸收面积,这说明 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A。
9.B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详解】A.种子的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A正确。
B.根能不断伸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B错误。
C.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正确。
D.根冠是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马铃薯内的1液体液面上升,马铃薯外面的2液体液面下降。所以马铃薯内的1液体浓度大于外面的2液体浓度,所以最有可能的是1是盐水,2是清水。
故选D。
11.B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详解】A.海水稻是种子植物,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错误。
B.因为海水稻是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所以海水稻的面世,可以应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正确。
C.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小麦、水稻的根系,错误。
D.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错误。
故选B。
12.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吸水、失水的知识,以及合理施肥的内容,思考判断。
【详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A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13.B
【分析】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成熟区也叫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大量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但不是唯一结构。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14.C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详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排列不够整齐,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质浓,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成熟区及其上部,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BC.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上图减掉根尖,下图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上图幼苗萎蔫,下图幼苗生长良好,说明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根的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故A正确,B、C错误。
D.该实验取用的土壤浸出液浓度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浓度过高会出现“烧苗”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6. 根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保护作用 分裂 数量 伸长 根毛区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详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在下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伸长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7.根毛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等知识点。据此解答。
【详解】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的流通状况、大气湿度和温度等,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并剪去大量枝叶,都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移栽植物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根毛。
18. 成熟区/根毛 大
【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详解】(1)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海水稻”种植在盐碱地生长良好,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19. 须根系 固定 ③ 分生区 ② 伸长区
【分析】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包括直根系和须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菜豆,苹果树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
【详解】(1)观察图甲,可以看出,骆驼刺的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主要有不定根组成,属于须根系。骆驼刺的根系特别发达,有长达15米左右的发达根系,超长的根系对植物起到固定作用,对防风固沙起到良好的效果。
(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 ,外观不透明。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由此可见,骆驼刺的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②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0. 根毛 根毛区 A 导管 小
【分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A图是示根尖结构图,小图为放大的成熟区部分结构,其中1是根毛,2是成熟区内部细胞,3是导管,4是成熟区;B图所示细胞失水后,发生质壁分离的根细胞,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1结构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成熟区又叫根毛区,是伸长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大量的根毛后形成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水分最是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依次经过根毛细胞、成熟区细胞到达内部的导管了,故选A。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5)通过图示可以看出B图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因为水分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故土壤溶液的浓度应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点睛】熟记根尖的结构及生理,明确根毛细胞吸水的道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④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①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详解】(1)在根生长过程中保护作用的是[④]根冠。
(2)根的生长是由于[③]分生区 细胞数目的增多和[②]伸长区 细胞体积的增大。
(3)①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这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菜根毛细胞状态符合图2中的B状态。
22. 清水 乙 < 浇水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详解】(1)由图可知,在甲装置中萝卜变得硬挺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是清水;在乙装置中萝卜变得软缩说明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溶液浓度,是浓盐水。
(2)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出现‘烧苗’现象,是因为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高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会失水而出现“烧苗”,此原理与图乙一样,遇到此现象我们要给植物浇水,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点睛】此题是一道细胞失水与吸水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23. C 探究根尖是否吸水 在根尖涂上石蜡 实验组出现根尖萎蔫
【分析】(1)探究实验的两个原则:对照实验和变量的唯一性。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2)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详解】要想探究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首先确定根是此探究实验的变量,再根据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此组的幼苗应该一个有根、一个去根,其它条件均相同。所以,首先选择如图四组中的C组实验进行验证。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因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要探究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首先确定根尖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幼苗去根尖,另一组幼苗根不做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本实验中对于实验组的根尖还要进行的操作是:在去除根尖的切口处涂上石蜡,防止切口处继续吸收水分。如果实验中出现去根前端的幼苗出现萎蔫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
【点睛】理解探究实验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可解答。
24.显微镜 分生 伸长 三 有对照
【分析】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对植株的生长非常重要。
根尖从上往下的结构分别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详解】(1)观察根尖结构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放大镜观察不到,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所以根尖是植物根生长的部位,因为根尖结构中的分生区能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又能迅速使细胞生长,将植物根推向土壤深处。
(2)以上三种实验设计方案中,我认为最佳的方案是方案三,因为方案三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根尖的结构和生长发育特点。
25. ①④ ①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详解】(1)A萝卜洞内放的是浓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故盐水的水位变高,A萝卜由于细胞失水细胞膜收缩而变软。
(2)B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膨胀,如图二中的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