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 初二物理同步讲义-第5讲 摩擦力 提升版(原卷版+答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2024) 初二物理同步讲义-第5讲 摩擦力 提升版(原卷版+答案版)

资源简介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与分类
2.熟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结论以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掌握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掌握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摩擦力定义与产生条件
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
(3)接触面上不光滑 (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①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①当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它方向相反的外力的大小相等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①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
1.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一种力,但不一定都是阻力.有时摩擦力是动力,如自行车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如人走路时路面对人的摩擦力;如传送带上的货物正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才由低处被运输到高处,是动力,同时这个力又阻碍了货物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动.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人行走
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C.只要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在下列情况中木块不受摩擦力的是()
A.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木块B.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
C.在地面上滑动的木块D.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拉木块
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A.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_________;属于滚动摩擦的是_________;属于静摩擦的
是_________
A.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
B.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C.用圆珠笔写字时,圆珠笔与纸之间的摩擦;
D.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
E.自行车刹车时,刹车橡皮与车轮之间的摩擦;
F.撑高跳运动员起跳后撑杆与手之间的摩擦.
G.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和滑梯间的摩擦;
H.自行车刹车时,刹皮和车轮钢圈间的摩擦;
I.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时,足球与地面间的摩擦;
J.人走路时,鞋底和地面间的摩擦.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小明在沙滩上行走时脚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与人前进的方向_______.小东骑着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方向向______,若刚开始时小明的脚和自行车的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他们能否由静止运动起来?______。(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两种模型下的摩擦力方向问题)
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3)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用二力平衡的特点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静摩擦力:
静止
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放在水平面的物体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静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所以推力F与静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滑动摩擦力:
匀速直线运动
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放在水平面的物体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滑动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所以推力F与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
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N;f2=22N B.f1=0N;f2=50N C.f1=10N;f2=22N D.f1=50N;f2=22N
如下图,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箱子,当人用水平向右5N的力推箱子时,没有推动,此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当人用10N的力推箱子时,仍然没有推动,此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当人用15N的力推箱子时,箱子恰好以1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当人用20N的力推箱子时,箱子此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用20N的力握住重5N的瓶子悬空静止,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若再向瓶内加油,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贴着竖直的墙壁保持静止不动时,对于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F增大,则摩擦力也增大
B.若F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
C.摩擦力大小等于F
D.摩擦力大小等于F与G的和
如图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①小明沿此杆匀速下滑,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再沿绳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f绳______f杆(选填“>”、“=”、“<”).
①若小明沿杆匀速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拉力F小于摩擦力
B.2~4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2~4s内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为3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为3N
D.2~6s内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为2N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大小为尸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自t时刻开始,F逐渐减小,至t时刻为0N(如图乙).则在0-tz时段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能是丙图中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形物体甲和乙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所受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且F1<F2.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乙B.等于乙
C.小于乙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
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丙> 甲= 丁> 乙
B. 乙> 丙> 丁> 甲
C. 乙> 丁> 甲> 丙
D. 乙> 甲= 丁> 丙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块A、B平放在一起,在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若A、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推力推A,使A、B在同一地面上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则的大小为______N.
图中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的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牛,当物体B重3牛,使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物体B重5牛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______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小明和小华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明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小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如图乙所示),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小华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不合理,存在的问题是.
(3)小华在上面操作(2)的基础上,只利用现有的器材,重新进行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探究.请简要说明小华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发现在实验操作的时候很难做到使木块保持作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更准确地测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她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用绳子固定在墙上,然后将长木板水平向左拉出(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改进后,长木板不需要匀速拉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同组的小芳发现小英在第一次实验中出现图乙的操作,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__
比数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比较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由于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戊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实验中长木板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大小为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芳和小英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和细线。如图,她们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
①小芳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英的大,但她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发现Mm>Mz,而弹簧测力计示数F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得到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__F压.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__。
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板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6)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又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是光滑的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
①实际B与桌面也存在摩擦力,为此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_____,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③分析实验数据,若_____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
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如图甲,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铜块沿方向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铜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2)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丁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相同,比较丙、丁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1和G2;
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
③比较f1/G1和f2/G2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
a.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 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_______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_______。
b.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___。
(5)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则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f,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晓注意到为了防止家里浴室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妈妈在浴室里放了一块防滑垫(如图1所示)。她想: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潮湿程度有什么关系呢?她就这个问题和潇潇进行了交流,之后决定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她们找来长条形地板砖、拖鞋、弹簧测力计和喷雾器,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本次实验前,应在_______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为了测出鞋子与地板砖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晓晓把长条形地板砖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拖鞋在地板砖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拖鞋的拉力与拖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
(3)晓晓用喷雾器向地板砖表面均匀喷雾从而改变地板砖的潮湿程度,通过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潇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接触面潮湿程度增大,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____         ;
喷雾次数 0 2 4 6 8 10
摩擦力f/N 3.2 3.6 4.0 3.0 2.8 2.6
(4)实验结束后,晓晓和潇潇进行了交流:
①晓晓说:“我知道超市里的收银员清点钞票时为什么手边总放一块湿海绵了。”潇潇说:“你上次数作业本的页数时,还往手上沾唾液呢!”在这两个实例中,都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潮湿程度来改变          ______________的;
②她们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拖鞋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她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需要/不需要)拉动地板砖做匀速直线运动;
(5)晓晓又开始思考,如果拉动拖鞋在木板上运动,拖鞋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4所示。若用F1和F2分别表示0~t1和t1~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则可判断F1_______F2(>/(6)晓晓又向潇潇展示了她班级拔河比赛时的情景。若甲、乙两队同学拔河,结果甲胜乙负,如果甲拉绳的力为F甲,乙拉绳的力为F乙,地面对甲的摩擦力为f甲,地面对乙的摩擦力为f乙,则_______。
A.F甲=F乙,f甲>f乙 B.F甲>F乙,f甲<f乙
C.F甲>F乙,f甲=f乙 D.F甲>F乙,f甲>f乙
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 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_______侧更粗糙,实验时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_______侧更粗糙。
(2) 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 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②简述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 MN 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_______(选填“ a ”或“ b ”)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刹车时,自行车刹车皮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行李箱可以滚的轮子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
到的摩擦力大。如图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a鞋底是塑料会滑更远
如图所示,图甲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图乙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加速运动;图丙固定木块A,拉长木板B运动;图丁拉长木板B,使A与B一起匀速运动。上述操作中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F丁
B.F甲=F乙=F丙,F丁=0
C.F甲=F丙=F丁D.F甲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我们不能顺利写字 B.微风可以沿铁轨将火车吹动
C.举重冠军举不起最轻的杠铃 D.人们比以往跑的更快
A、B是两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图中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亮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滚动、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方向_______。
萍乡,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图中图甲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图乙为它的工作过
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当将一煤块A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煤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作速度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此时煤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此时煤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五讲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与分类
2.熟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结论以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掌握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点难点
1.掌握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Part1摩擦力的产生与方向
识解新
一摩擦力定义与产生条件
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3)接触面上不光滑(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驪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①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②当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它方向相反的外力的大小相等
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79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件
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降
三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
1.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一种力,但不一定都是阻力.有
是动力,如自行车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如人走路时路面对人的摩擦力;如传送带,
正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才由低处被运输到高处,是动力,同时这个力又阻碍了货物相
带向下滑动、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
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典例清
例1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C.只要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例2在下列情况中木块不受摩擦力的是
A.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木块
B.
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
C.在地面上滑动的木块
D.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拉木块
例3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还可能发生的是(人)
A.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
C.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