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下)石港初中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山羊的卷毛与黑毛 B.家免眼睛的红色和黑色C.月季的红花和褐色种子 D.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2.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这个男孩的红绿色盲基因( )。A.来自父亲 B.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C.来自母亲 D.有1/4 可能来自母亲3. 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8号个体与5号个体的Y染色体相同B. 8号个体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个体C. 8号个体的X染色休可能来自3号个体D. 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4号个体4.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 )A. 某人是单眼皮,通过整容手术变成了双眼皮B. 普通大豆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产大豆C.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太空漫游后插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D. 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荣幼苗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提高5.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下有关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水痘患者属于传染源B. 带状疱疹病毒结构简单,可以在空气中独立生活C. 接种水痘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 疫苗是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在免疫过程中属于抗体6. 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 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C. “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皮肤的角质层有助于防止病菌侵入人体B.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C.消化道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D.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黏附细菌形成痰排出体外8.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是DNA B. ②是性状C. ③是细胞核 D. 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9.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 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10. 近日,多地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将宫颈癌防治关口进一步前移,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种HPV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C. 接种HPV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HPV是引发宫颈癌的病原体11. 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A. ⑤④③①② B. ⑤②③④①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①③②12.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A. 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B. 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C.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D.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13. 2022年3月8日,全球第一个用转基因猪心脏替换衰竭心脏的病人DavidBennett去世。尽管他生命只延长了三个月,但这展现了利用动物器官进行器官移植的美好前景,异种器官移植容易遭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与这一免疫类型相同的是( )A. 抗体消灭病原体 B.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 皮肤的屏障作用 D. 体液的杀菌作用14. 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15.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5分)16.(5分)男孩小强学习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后,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很感兴趣。下图是小强对家族内有无耳垂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爷爷有耳垂,爸爸有耳垂,在遗传学上,这是________现象。基因在小强父母与小强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____。(2)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_______,据图可以判断_______为显性性状。(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耳垂的有无)的显、隐性基因,则小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爸爸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爷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4)小强的爸爸有耳垂,如果再生一胎,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5)小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用常染色体的条数+性染色体表示);若小强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是有耳垂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17.(5分)资料分析。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接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暴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资料三: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埃博拉病毒和2019-nCoV属于 ______ ,结核病人、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新冠患者属于 ______ 。(2)将新冠肺炎患者实行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3个措施中的 ______ ;现在对部分人进行预防接种属于 ______ 。有报导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误导群众抢购该药”。双黄连口服液购买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属于 ______ 药。(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 ______ 产生相应的 ______ 抵抗结核杆菌,获得的免疫是 ______ 免疫。(4)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世界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______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______ (填序号)。18.(2.5分)如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850年(森林时期) 1950年(工业城市)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99% 1% 1% 99%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现象。(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____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____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适应者生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19.(2.5分)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活污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采集生活污水 500mL,用清水将其逐级稀释50、60、70 倍获得 3种不同浓度的生活污水。编号 浸润液体 种子数量(粒) 种子发芽数(粒)① 清水 50 47② 稀释50 倍的生活污水 50 5③ 稀释60 倍的生活污水 50 13④ 稀释70倍的生活污水 50 20(1)该探究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置①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了 5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生活污水的浓度越大,花生种子的发芽率越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为给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每组加入的浸润液体不能淹没种子,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__________。石港初中第一次阶段限时训练(八年级生物学)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15=15分)1-5 B C D A A 6-10 D B C B D 11-15 D B A D C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5分)16.(5分)(1)遗传;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2)相对性状;有耳垂(3)aa ;Aa;AA或Aa(4)④⑤(5)44条+XY(或22对+XY);25%17(5分)(1)病原体;传染源;(2)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非处方;(3)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4)①③④;②。18.(2.5分)(1)变异(2)浅色(3)深色(4)生存斗争;自然选择19.(2.5分)(1)不同浓度的生活污水 (2)形成对照;避免偶然性(3)低 (4)充足的空气(或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