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3月份调研七年级生物试卷
分值:20分 时间:3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计10分)
1.同时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一部分在露天环境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另一部分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水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杨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3.下列关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4.大自然中,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5.生物兴趣小组要捕捉鼠妇进行探究实验,下列场所不适宜作为捕捉环境的是( )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约占地球表面71%,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被成为“地球之肺”,释放氧气最多
C.湿地生态系统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称为“地球之肾”
D.城市生态系统人口密集、物资丰富,自动调节能力强
7.下图为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为狐狸→野兔→植物 B.这三种生物中,植物的数量最多
C.狐狸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D.野兔、狐狸属于消费者
8.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农作物→蝗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这四种生物体内杀虫剂残留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丙对应的生物是(  )
A.食虫鸟 B.蝗虫 C.蜘蛛 D.农作物
9.关于生物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
10.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者控制的变量是 ( )
A.温度 B.潮湿度 C.光 D.土壤
11.人们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其后果是( )
A.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B.生物种类减少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生物种类增多
1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子吸水膨胀 B.大雁南飞 C.骆驼生活在荒漠中 D.植物能保持水土
13.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③过程表示呼吸作用,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丙这一级获得最少
14.如图所示为不同环境中生长的两种绿色开花植物。其中A植物可能分布的环境是(  )
A.温暖地区 B.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寒冷地区
15.下列关于实验“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组容器中应各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10只
B.该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
C.两组容器应设置相同的环境
D.两组容器设置相同的温度环境即可
16.下列关于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海洋生态系统被喻为“绿色水库”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1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  )
A.人工有效控制的结果
B.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结果
C.生产者数量最多的结果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8.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蚯蚓 B.水稻 C.阳光 D.细菌
19.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对生物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仅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中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D.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C.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计10分)
21.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面是“湿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生态保护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湿地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其中鳙鱼和白鹭的关系是 ,请
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短食物链: 。
(3)修复后的鱼鸟河水质清澈。河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这些修复时种植的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同学们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菖蒲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进行探究:
①取甲、乙2个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两个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检测磷酸盐的含量。
②将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连续培养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从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
组别 第一周(去除率) 第二周(去除率) 第三周(去除率)
甲 0 0 0
乙 52.3% 80.6% 90.2%
该实验的甲组起 作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同学们从鱼鸟河采集了动植物及河水等材料制作了生态瓶。下列利于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做法是______(多选,2分)。
A.选择无色透明的材料制作生态瓶
B.对加入的河水、河泥进行消毒
C.加入适量的水生动植物
D.所选动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链
E.生态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5)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你去湿地游玩时合理的做法是 (答出一条即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厚度很厚。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上的最低处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它已经超出了生物圈的下界,在这里仍然有生物的存在。世界上的最高处位于中尼交界的珠穆朗玛峰的峰顶,高度为8844米,它在生物圈的上界之内。
生物圈包含很多的生态系统,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在这里生活,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1)兔子(rabbit)是 ,菟丝子(dodder)是 。(填“动物”或“植物”)
(2)生活在亚洲的丹顶鹤(Red-crowned crane)属于 生态系统。
(3)生活在欧洲的长臂猿(gibboon)属于 生态系统。
(4)生活在非洲的大象(baboon)属于 生态系统。
(5)生活在大洋洲的袋鼠(kangaroo)属于 生态系统。
(6)生活在北美洲的驯鹿(reindeer)属于 生态系统。
(7)生活在南美洲的大森蚺(dasein)属于 生态系统。(大森蚺属于蛇的一种)
(8)生活在南极洲的海豹(seal)属于 生态系统。
(9)中国研制的杂交水稻(hybrid rice)属于 生态系统。
(10)生物圈的厚度为 米,世界最高处和最低处的高度差 生物圈的厚度。(填“>”、“<”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D C A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D C D C B D
21.(1)温度
(2) 捕食和竞争 水生植物→中华绒螯蟹→白鹭
(3) 对照 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 生物影响环境
(4)ACDE
(5)不乱扔垃圾,爱护湿地动植物(答案合理即给分)
22.(1) 动物 植物
(2)湿地
(3)森林
(4)草原
(5)草原
(6)草原
(7)湿地
(8)海洋
(9)农田
(10) 20千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