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二)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四个大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 4 页,答题卡2 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然后在答题卡的标明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的所有作答,一律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0:16 Mg:24 Na:23 Zn:65 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粉碎铁矿石 B.高炉炼铁 C.钢铁的腐蚀 D.用盐酸除铁锈2.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①水 ②葡萄糖 ③牛奶 ④花生油 ⑤食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 D.①②③④3.提出稀土分离技术,使我国能够自主分离稀土产品,并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张青莲 C.袁隆平 D.徐光宪4.“绿色化学”提倡从源头避免有害物质的使用与排放,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选择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过程。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选择副反应多的化学反应 B.选择水作为反应物的溶剂C.产生有害废弃物后再进行治理 D.选择有毒、有害的反应物作为生产原料5.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贫血症的是A.铁 B.碘 C.钙 D.氟6.小红同学用质量分数为6%(密度为1.04 g/cm )的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混匀,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碱:纯碱、烧碱C.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D.有机物:碳酸、甲烷8.要证明铁钉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氧气参加了反应,则下列实验中必须完成的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9.下列标志应标识在苛性钠试剂瓶上的是10.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NaOH、H2SO 、HNO B. KOH、HCl、NaOHC. KOH、NaCl、HCl D. KOH、NaCl、NaOH11.盛有下列试剂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的是A.浓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食盐溶液12.下表所示是验证 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表示未进行金属化合物溶液与金属之间的实验。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金属化合物溶液 ① ② ③ ④ZnSO 溶液 — Ag Ag FeFeSO 溶液 Zn Zn Ag —AgNO 溶液 Zn — — FeA.① B.② C.③ D.④13.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在a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会显示的颜色是A.红色 B.紫色C.无色 D.蓝色14.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8.0g与3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A.2.4g B.6.0g C.7.2g D.7.8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 1分,共16分)15.某实验小组分别向几种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苹果汁 草木灰水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1)紫薯汁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2)苹果汁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16.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提取食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3)加入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我国青海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这里的“盐”是指 NaCl, “碱”是指 请根据NaCl、Na2CO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NaCl、Na2CO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冬天捞“碱”,需要经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过程。(3)冬天捞“碱”后湖水中的 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8.铁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的金属。(1)铁制品容易生锈,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2)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把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采用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20.《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 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为了得到该去污液,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的名称为 ;(2)CaO 加入滤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去污液能清洗丝帛。请你根据流程推测,该去污液中所含溶质的可能组成为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一组连续实验操作的示意图。(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①步骤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②写出步骤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分)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 ]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和 Mg(OH) ],可以用稀盐酸来洗涤,写出其与Ca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1)滤渣中一定含有哪些固体 (2)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24.甲烷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小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甲烷。(1)装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还可以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用图乙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3)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实验室收集甲烷的方法是 (写1种即可)。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氢氧化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碱。《天工开物》记载了古法造纸的工序,其中,蒸煮过程加入碱性物质主要目的是造浆和溶解木质素。模拟蒸煮后的废液净化并回收氢氧化钠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木质素属于有机物,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1)氢氧化钠的用途有 (写一条)(2)某同学取少量废液Ⅱ,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废液Ⅱ中有NaOH,该说法 (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 ;(3)另一位同学对废液Ⅱ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__________ 废液中有 Na CO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 ————— 废液中有 NaOH(4)流程中废液Ⅰ在蒸发浓缩过程中通入烟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小明为了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图甲,向60g硫酸溶液中缓缓注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的 pH 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对应关系如图乙。请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结果保留至0.1%)。九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二)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ACDCA 6-10BCADC 11-14DCAC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 1分,共16分)15.(1)能(2)酸性16.(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2)Mg(OH)2 、CaCO3(3)CaCl2+Na2CO3=CaCO3↓+2NaCl17.(1)NaCl(2)降温结晶(3)饱和18.(1)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表面涂油(2)Fe2O3+3H2SO4=Fe2(SO4)3+3H2O19.Fe2O3+3CO高温2Fe+3CO220.(1)过滤(2)CaO+H2O=Ca(OH)2;Ca(OH)2+K2CO3=KOH+CaCO3↓(3)KOH或KOH、K2CO3或KOH、Ca(OH)2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1)A中瓶塞应该倒放。(2)①生成蓝色沉淀②CuSO4+NaOH=Na2SO4+Cu(OH)222.(1)Al(OH) +3HCl=AlCl3+3H2O(2)CaCO +2HCl=CaCl2+H2O+CO223.(1)解: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过量时硫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渣成分是铜、铁,滤液含硫酸亚铁。故填:铜、铁;硫酸亚铁。(2)Fe+CuSO4=FeSO4+Cu;Fe+2HCl=FeCl2+H2↑24.(1)2KMnO4△K2MnO4+MnO2+O2↑(2)a(3)甲烷难溶于术,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2)错误;碳酸钠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3)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适量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4)2NaOH+CO2=Na2CO3+H2O(5)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2NaOH + H2SO4=Na2SO4+2H2O80 9820 x= x=2.45(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