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清新区初中毕业生第一次适应性学业检测
化学
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Fe 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关生肖蛇文物的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漆木龙蛇座豆 B. 彩漆龙蛇豆陶俑
C. 青铜蟠蛇纹鼓座 D. 玉蛇钮长方章料
2. 碘酒是常用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属于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3. 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三个氮分子的是
A. B. C. 3N D.
4. 下列有关科学家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 张青莲: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B. 门捷列夫: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C. 闵恩泽:研发石油化工催化剂 D.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表
5. 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精彩纷呈。下列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烟花燃放光芒绚丽 B. 冰面被滑行留下划痕
C. 冰壶刷冰后冰面形成水膜 D. 冰球被击打在冰面快速滑动
实践小组以“践行低碳行动,助力碳中和”为主题展开学习。回答第6-8题。
6. 金刚石“对顶砧”技术可“点水成冰”。在常温极高压条件下,水可形成密度更大的冰,原理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B. 过程中金刚石转化成了石墨
C. “热冰”和水所含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水转化为“热冰”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小
7. 认识的制取及性质。下列装置及部分方案合理的是
A. 发生装置 B. 收集装置
C. 检查气密性 D. 验满
8. 绘制碳循环简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B. 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转化为CO
C. 海水吸收生成非常稳定的碳酸 D. 动植物遗骸在一定条件可形成化石燃料
9. 设计低碳行动方案。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A.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C. 推广使用节能家电 D. 开发低成本碳捕集技术
10. “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在1972年实现镨()和钕()的分离,打破当时世界纪录。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镨和钕均为金属元素 B. 镨原子序数为59
C. 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0 D. 镨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
11. 乙酰丙酮是甲醛检测盒的显色剂。关于乙酰丙酮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14个原子 B. 氢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C.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与甲醛作用会有颜色变化
12. “劳动点亮生命之灯”。下列劳动实践对应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干冰人工增雨 干冰升华吸热
B 调小灶具进气口 燃气是可燃物
C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D 给铁栏杆刷防锈漆 金属刷漆可隔绝氧气和水
A. A B. B C. C D. D
13. 硝酸钾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100g水能完全溶解40g硝酸钾
C. 将溶液由b点转化为a点,有晶体析出 D. a点溶液升温到50℃可转化为c点溶液
14. 甲醇()在催化剂和一定条件下产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CO,b为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称量试剂混合前后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C.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验证氧气助燃性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榨油的记载,其流程如图所示。
(1)从分子角度解释榨油过程中闻到油香的原因______。
(2)炒胡麻用铁质“釜”,利用了铁的______性;从燃烧条件分析,可减少______实现“文火”。
(3)胡麻蒸前“碾细”的目的是______,蒸后用稻草“疾(快)裹”保温,防止胡麻因______变硬不利于榨油。
(4)上述流程中,“油”与“枯饼”分离的操作是______。
(5)“再蒸”“再榨”的作用是______。
【科普阅读】
17. 气体分离方法有深冷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
深冷法是将气体降温液化,再利用不同气体沸点差异气化分离,部分气体的沸点为:、、。
吸附法是加压使气体被吸附剂吸附,降压可解吸附,实现分离。降压时沸点低的气体先解吸附(原理见图甲)。
膜分离法能耗低易操作,用有机高分子膜分离气体的原理如图乙所示。
一种无机钙钛矿透氧膜分离空气可得纯度达100%的,其原理为先形成,填补膜中“氧空穴”,膜中再在另一侧转为(如图丙所示)。
(1)用深冷法分离和,控温在时,氮为______态。
(2)吸附法分离和,降压时,先解吸附的气体是______。
(3)有机高分子膜分离中,直径比膜的孔径______的分子可以通过膜。膜分离法的优点是______。
(4)关于两种膜分离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比直径小,也能进入氧空穴
B 不能直接填补“氧空穴”穿过透氧膜
C 乙图和丙图分离过程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5)将空气液化再升温分离制取氧气属于______法,该方法制氧的缺点是:______。
【基础实验和学科实践】
18. 兴趣小组开展水的组成探究及水的净化实践活动。
ⅰ.研究水的组成
(1)按如图1组装好仪器,闭合开关一段时间,观察到两电极产生气泡,关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b管内的气体,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发现两极气体体积比逐渐偏离,请结合气体的性质,分析其原因:______。水中加入的______(填“影响”“不影响”)气体体积比。
ⅱ.制作快速净水器
兴趣小组设计的快速净水装置如图2所示。
(3)净水原理:通过不同物质物理拦截去除杂质,其中______还可吸附可溶性杂质和异味,实现高效净化。
(4)动手操作:使用时,加快净水速度的操作是______,分析其原理:______。
19. 某实验小组开展利用金属铝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1)将铝片分别浸泡在含量相同的溶液中,观察现象。
序号 铝片 溶液 金属表面及溶液变化
ⅰ 未打磨铝片 无明显变化
ⅱ 打磨的铝片 覆盖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ⅲ 未打磨铝片 . 覆盖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实验ⅱ中红色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形成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析)。
(2)实验ⅰ、ⅲ现象差异大,小组同学认为与氧化膜及溶液中的离子有关,作出以下猜想:
【实验猜想】猜想1:破坏了铝氧化膜 猜想2:破坏了铝氧化膜
【实验设计】甲同学认为猜想1不合理,支持其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甲同学往实验ⅰ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有大量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无色,证明猜想2成立。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认为可能是由______(写离子符号)破坏铝氧化膜,需补充对比实验:重复实验ⅰ,往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固体,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
【实验拓展】参照(1)中实验,改用普通铝粉或纳米铝粉,在或60℃条件下,探究温度及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补充实验设计:
试管 温度 表面积 实验目的
ⅰ 25℃ ______ 实验ⅰ、ⅱ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ⅱ、ⅲ探究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 ______ ______
ⅲ __________ 纳米铝粉
20. 一种利用某地飞灰(主要含CaO、及C)和赤泥(主要含及Zn、Pb、Ni、Cu、Cr等重金属化合物)共处理回收金属工艺各环节如图1所示。
(1)推测赤泥可能的颜色______。
A. 黑色 B. 砖红色 C. 银白色
(2)“马弗炉”中,C还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高温还原”中,部分金属气化与氯结合形成“二次飞灰”,实现与“熔融混合物”分离,下列说法与分离有关的是______。
A. Zn的沸点比Cu低 B. Pb的相对原子质量比Fe大 C. Zn的活动性比Fe强
(4)“磁选分离”利用该铁合金的______实现与残渣分离。
(5)飞灰用量与铁回收率、铁合金中铁的含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飞灰用量增大,铁回收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铁合金中铁的含量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
(6)与传统飞灰填埋处理相比,该工艺的优势有______。(写一点)
21. 一种可同步回收废电池正极材料的锂和处理工业废气中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中,Fe和Li的质量比为______;
(2)碳布上,到的转化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该回收系统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4)已知转化的方程式为:,制备理论上需消耗______kg。(写出计算过程)
(5)某废电池正极材料组成如图2所示,Fe和Li质量比为。装置作用一段时间,生成,若作用过程中锂损耗为正极材料中锂元素总质量的20%,则该电池的正极材料质量为______kg。
2025年清新区初中毕业生第一次适应性学业检测
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实践小组以“践行低碳行动,助力碳中和”为主题展开学习。回答第6-8题。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①. 导热 ②. 一次性加入木柴(燃料)的量##鼓入空气的量
(3) ①. 增大胡麻的受热面积,提高产率 ②. 冷却##降温
(4)挤轧 (5)提高枯饼的利用率和油的产量
【科普阅读】
【17题答案】
【答案】(1)液 (2)氮气##
(3) ①. 小 ②. 能耗低、易操作 (4)B
(5) ①. 深冷 ②. 需要冷冻到低温生产条件要求高
【基础实验和学科实践】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②. 气体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③.
(2) ①. 比在水中的溶度度大 ②. 不影响
(3)活性炭 (4) ①. 往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②. 抽滤瓶中压强降低,大气压把水压进瓶中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Cu ②.
(2) ①. 实验中含有,也无明显变化 ②. ③. ##硫酸钠 ④. 普通铝粉 ⑤. 60℃ ⑥. 普通铝粉 ⑦. 60℃
【20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②. 置换反应 (3)A
(4)磁性 (5) ①. 飞灰用量增加,碳的含量增加,铁能被充分还原 ②. 赤泥比例减少,铁含量减少,杂质占比增加
(6)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即可)
【21题答案】
【答案】(1)
(2)降低 (3)化学
(4)解:设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答:需要消耗氧气质量为64kg。
(5)493.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