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图》教案课题 地球与地图第二节 地图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比例尺及其三种表示方式与用途.2、理解认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表示的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学会看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表示的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看地图读地图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比例尺及其三种表示方式与用途,理解认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表示的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认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表示的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法、举例说明法学生学法:读图法、思考练习法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哪个基本要素?——方向。2、地图上判定(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几种?——三种,一般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新课学习(板书课题: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又叫缩尺。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强调:比例尺无单位,其值<1)练习:一幅广东省地图上测得四会市到广州市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而实际的距离是75千米,请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500000或1:1500000)(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比例尺的作用——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练习:P17读图活动第3题4、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可写成1/a,a越大,即1/a越小练习:P17读图活动1、2、4,引导比较得出结论—— 在同样大小的两幅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 小 ,所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 小 ,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所反映的内容越 简略 。 (强调指出第一句下划线的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不能忽视)三、小结:本节学习要点(略)四、布置作业:完成《金榜学案》练习本与本节相关的习题。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第二节 地图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地图的图例和注记,记住常用的图例,明确注记的要求;2、认识地图的种类与用途,懂得如何选择地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图例和注记的技能,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情感目标】通过认识地图的用途,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懂得地理学科的知识是很有用的道理,激发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地图的图例和注记,记住常用的图例,明确注记的要求;2、认识地图的种类与用途,懂得如何选择地图。教学难点:记住常用的图例,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教学方法:练习法、图示讲解法学生学法:读图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我们都学习过了哪些?(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已学习过了前两个,今节就学习第三个要素——图例和注记。【新课学习】练习:引导学生地图册的“中国政治地图”和“中国地形图”中的图例和注记。地图的种类与用途阅读P13-14,认识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及其用途(从书本上找说出相关的句子)重要性: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用途:外出旅游、行军打仗、工程建设、航空、航海等都离不开地图。五、地图的类型——多种多样(参看课本P18到P20)1.按内容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2.按表示区域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县图等3.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图、中比例尺图、小比例尺图4.按制作的原材料分:树皮地图、石头地图、纸地图、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卫星云图等。图片展示: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卫星云图练习:从地图册中找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补充认识:地图的历史和发展(图文资料展示)六、如何利用地图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让学生来说说)首先确定并获取你所需要的地图;其次认真地看地图的图例;最后,具体查找你需要的信息。【课堂练习】1、单选题8题,并附讲解。 2、P21至P22复习题1~3题【知识小结】框架图示第二节地图内容要点(略)【布置作业】练习册《金榜学案》本节习题。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