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中共一大规定了必须坚持革命的斗争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人民的主心骨,③正确。为中国革命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体现④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党的诞生与近代中国
基本国情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尚看不出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②与题意无关。
2.C由“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可以看出党代表人民利益,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领
导地位的确立,①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与题意无关。
3.A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狐布了第一部宪法,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①③人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就,②不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
4,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和中国方案,①③入选。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②不选。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④不选。
5.B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④正确。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执政,②不符合题意。③与设问
不构成因果关系,不选。
6.B“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其有重要意义,①①入选。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不选。到1956年,我们党团结
带领人民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不选。
7.A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
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①②入选。材料没有涉及与时俱进,③不选。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
国家职能,④不选。
8.D学习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形成学先进的浓厚氛
围,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③④说法正确。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共产党员执政,①说法错误。学习党员
先进典型事迹和党的制度建设没有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9.B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直
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坚定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①③符合题意。坚定
党的领导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弯路,②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根本力量,
④说法错误。
10.D两个《规定》的出台的目的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为了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③④入选,②不选。上述两个《规
定属于党规,不屈于法律法规,①不选。
【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591A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一课至第四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必
须坚持革命的斗争手段,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人,并组织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为接下来的革命实践指明了行动准则与努力方向。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没有共产党的诞生就没有新中国的
成立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主心骨④党的诞生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
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无论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辞典中永恒的关键词。
毛泽东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
邓小平
出发点和归宿
习近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要最大
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第1页(共6页)】
25-T-591A
3.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
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
伟大飞跃③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④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
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②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了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
运,各种思潮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也都进行过尝试和探索,结果却一再碰壁,最终,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
①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③是在谋
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中应运而生的④坚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万山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灯塔。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
①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是中华民族
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
工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②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③坚持与时俱进,坚守根
本立场④履行国家职能,保障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第2页(共6页)】
25-T-591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