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导入新课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新发展。(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盛况,从政府管理、对外政策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一、发达的中外交通(一)唐朝对外交通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重要性渐趋下降。一、发达的中外交通(二)宋代对外交通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东非海岸波斯湾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①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经济重心南移,③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发达。宋朝海路形成多条航线,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路特点:海路航线:陆路:一、发达的中外交通(三)元代对外交通元朝交通路线图概况: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陆路交通: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陆交通: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进入鼎盛时期。一、发达的中外交通(三)元代对外交通向东向南向西(1)东海航线可通达朝鲜半岛、日本(2)南海航线可通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欧洲等地。(3)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线:一、发达的中外交通据材料,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结合教材,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材料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受阻;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都非常发达汉至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二、繁荣的海外贸易(一)原因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对市舶司中能招引商舶的有功人员,往往给予奖励,对营私舞弊的行为加以禁止。侨居中国的阿拉伯富商后代蒲寿庚,南宋时长期主管泉州市舶司。元政府授予他官职,令他掌管海外贸易,招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交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本)经济政府鼓励二、繁荣的海外贸易(一)原因1160年时,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为北宋时的三倍。到1162年,仅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年度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张晋藩、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外贸所得成为南宋重要的财政收入宋泉州市舶司作用:这一时期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二、繁荣的海外贸易(二)表现1.航线: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半岛、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海一号”沉船“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这批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包括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大瓷碗等,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二、繁荣的海外贸易(二)表现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超过14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海地区。其中,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是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来南宋的商船,每年多达四五十艘。辽金与朝鲜半岛保持经济上的联系。日本、波斯和大食等国也都与辽金有贸易关系,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六胜塔位于福建泉州,北宋建造,被毁后元朝重建,是泉州港引领航船的航标塔。2.范围与规模:二、繁荣的海外贸易(二)表现3.主要商港与进出口商品(1)商港: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进出口商品:在海外贸易中,中国以输出瓷器、茶叶和丝织品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珠宝等。香料等多来自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到南宋激增至300余种。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在海外贸易中,中国以输出瓷器、茶叶和丝织品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珠宝等。香料等多来自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到南宋激增至300余种。大商港的兴起与国际化出口商品的多样化进口商品的激增与多样化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背景海外贸易的繁荣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辽宋夏金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药物、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西方中国特点:双向交流、共同发展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二)影响辽宋夏金元文化通过陆路、海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正是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此外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和文化用品在朝鲜、日本等国广为流传,亚洲各国也派人来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与此同时,阿拉伯的、波斯的、欧洲的、南亚的、东南亚及东北亚的优秀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穆鸿利《论西夏立国及其在中外历史上的地位》《回回药方》书影元朝还收集和翻译了一些阿拉伯医学书籍,《回回药方》中记载了治疗骨折的方法。体现了中西方医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交往内容广泛交流具有双向性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华文明也对亚欧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课堂小结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唐陆路衰落、宋海路航线元朝通陆路、海路鼎盛设市舶司管理贸易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陆海路促进文化交往发达的中外交通西方传入中国的科技文化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中国外传的发明与器物繁荣的海外贸易巩固提升1.宋元时期人们的地理视野得到拓宽,产生了许多域外地理文献,如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刘郁的《西使记》、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宋元政府重视 B.中外交通发达 C.城市商业发展 D.社会风气开放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社会生活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外贸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与外界交流,从而拓宽地理视野,并有机会记录和传播域外的地理知识,故B正确。宋元时期,虽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和对外交流,但这些政策更多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而非直接针对地理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排除A;城市商业的发展主要影响的是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和市民生活,并不直接导致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地理探索和记录,排除C;社会风气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并不直接导致人们对域外地理知识的探究,D不符合题意,排除。巩固提升2.《元史》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说明( )A.元朝航海技术发达 B.元朝国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C.元朝南北经济差距 D.元朝交通网络四通八达D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交通。根据“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广设驿站,交通发达。故选D。巩固提升3.影视剧的情节有真亦有假,请你作为小历史学家找一找下列哪一个情节符合史实( )A.秦朝老百姓种植占城稻,产量喜人B.汉代老百姓在长安城中开心逛夜市C.唐朝成都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D.宋代港口市舶司尽心管理海外贸易D巩固提升4.元朝时,船工和水手将海洋气象、潮汐规律编成口诀进行预报,对海域水文地理进行勘察记录,确立导航制。这表明当时( )A.准确预报天气 B.元朝疆域扩展C.总结航海经验 D.指南针已应用C解析:据题干“元朝时,船工和水手将海洋气象、潮汐规律编成口诀进行预报,对海域水文地理进行勘察记录,确立导航制”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给材料阐述了元朝时船工和水手在海运航线上所积累的经验,C项正确;题干所述不仅仅包括海洋气象,还包括其它内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元朝疆域扩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指南针,排除D项。故选C项。巩固提升5.“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A.中外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加强C.大一统局面形成 D.军阀割据出现A解析:A:根据题干“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和结合所学可知,中外文明交流,A项符合题意;B:题干未体现民族融合加强,B项不符合题意;C:题干未体现大一统局面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D:题干未体现军阀割据出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巩固提升6.《元史·兵志四》记载,行省共设水站400余处,货物可经由水站输送到泉州、广州等港口,再由海路运往东亚、中亚以及更远的欧洲。由此可知元朝( )A.中外交通发达 B.航海技术高超 C.航运领先世界 D.加强边疆治理A解析:根据题干“行省共设水站400余处,货物可经由水站输送到泉州、广州等港口,再由海路运往东亚、中亚以及更远的欧洲”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驿站,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进入鼎盛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有很大扩展,可知元朝中外交通十分发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元朝中外交通发达,不是航海技术高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中外交通发达,没有和其他国家航运比较,体现不出航运领先世界,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交通发达,未涉及边疆治理,排除D项。故选A项。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