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统编教材著名战役和标志性事件大盘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统编教材著名战役和标志性事件大盘点

资源简介

5本统编教材著名战役和标志性事件大盘点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 王武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著名战役:(时间﹑人物﹑意义。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地图)
①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注意点: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南京大屠杀前;地点上海,含黄浦江,四行仓库等信息;
②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战役是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注意点:林彪;八路军115师;地点:山西境内,包含伏击战等信息;蒋介石电文P139;属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太原会战的一部分;规模不大,意义重大;
③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注意点: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教材没有这个战役;
④1938年1至5月。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注意点:台儿庄位于山东,山东简称是鲁;是徐州会战(日军占领南京后沿津浦铁路夹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位于江苏北部 ;台儿庄战役胜利,徐州会战失败;
以上都发生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⑤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该城与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注意点:武汉和广州的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间是1938年10月;
与武汉相关信息的有: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武汉别名江城;武汉属于湖北,长江沿线大城市;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在武汉会战前。
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注意点:彭德怀,八路军;破袭交通;P142地图,地图范围较大,牵扯华北多个省份及铁路等交通信息。背景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⑦1941年12月,中国取得第三长沙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注意点:国民党军队;这次会战是老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背景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接连败退;此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⑧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注意点:大别山坐落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大军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军事上,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经济上,《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注意点:辽沈是东北,淮海是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平津指北平天津地区;
时间先后顺序,辽沈(1948.9-11)﹑淮海(1948.11-1949.1)﹑平津(1948.11-1949.1);人民解放军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优势是在辽沈战役之后(见151史料阅读);毛泽东指挥部:河北平山西柏坡。
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注意点:渡江战役前,中共已经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地点是河北西柏坡,主要内容是工作重心转回到城市和“两个务必”;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时间﹑人物﹑意义。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地图)
一战: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同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纲要下84图)
二战: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战役开始。……苏军顽强抵抗,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逐街逐屋反复争夺。1943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纲要下103)
其他战役:
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瓦刺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虏了明英宗。(纲要上74)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之后,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纲要上96)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孟良固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1644年7月发生的马斯顿荒原战役中,代表英国议会的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击溃了王党军队,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这幅图反映了这场著名的战役。(纲要下50)
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英军战败而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增强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从此美军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进攻。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选必三66)
典型真题举例:
(2015年10月浙江学选考)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2016年10月浙江学选考)13.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2017年4月浙江学选考)13.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2017年4月浙江学选考)13.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
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019年1月浙江学考)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2022年7月浙江学考)13.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2年7月浙江学考)5.1940年7月,八路军总部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根据这一作战计划,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这一进攻作战称为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五本统编教材重要“标志”大盘点
纲要部分
1、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2、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4、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5、1937年,洛川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6、1942年《联合国家宜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
8、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9、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10﹑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招。
11、1982年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2、1997年7月1日香港、1999年12月20日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13、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13、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14,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5、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16﹑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成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此处添加备注
18﹑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9﹑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0﹑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21﹑在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22﹑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2)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23﹑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
24﹑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选必部分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14世纪初,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3、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6、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瑞。
7、1905年,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9﹑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10﹑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唐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
11﹑《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12﹑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3﹑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了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诉上奏折请求批准拨500两白银资助印行此书。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14﹑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15﹑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7﹑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据统计,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50.14%。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9﹑西亚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20﹑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21﹑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2﹑塔哈·侯赛因是埃及盲人作案,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当时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进步与改革的强烈愿望,也标志着埃及现代新文学的诞生。侯赛因也成为埃及要求民族复兴的新兴力量的代表。
23﹑太学与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24﹑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