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学科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30分)1.多肉植物的叶片大多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存大量水分的功能,由此可以推测多肉植物适宜生长在( )的环境。A.干燥少雨 B.湿润多雨 C.寒冷多风 D.炎热多雨2.生活在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动物的侵害,叶退化为刺形叶,它的肉质茎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分。这体现了( )。A.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B.植物对环境的适应C.植物可以改变环境 D.植物对环境的破坏3.要让自己制作的生态瓶维持稳定,应该( )。A.大量增加动物 B.生物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C.生态瓶要放置在强光下 D.大量增加植物4.下列动物不会进行冬眠的是( )。A.青蛙 B.兔子 C.刺猬 D.乌龟5.雷鸟的白色羽毛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在绿草地中生活的青蛙的体色是( )。A.绿色 B.黄色 C.褐色 D.灰色7.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雁南飞 B.秋季狗换毛 C.母鸡产卵 D.蛇冬眠8.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出于人类的爱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并不重要B.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很重要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D.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应平等对待每一种生物9.相比较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把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圈养起来B.把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消灭干净C.把最凶猛的肉食动物消灭干净D.建立自然保护区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是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B.我们可以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推断它们生活的环境C.生物多种多样和环境的多样性无关D.环境改变了,在这一地区生存的生物也会发生变化二、填空题。(24分)1.生物的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和庇护所等基本条件。2.植物的形态是与它们的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例如仙人掌粗大肥厚的茎可以_________________,发达的根系可以____________,使它能够生存在长期缺水的沙漠中。3.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由于环境不同,它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会有很大的差异。4.当环境条件如气候、_______、_______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_______。5.湿地与_______、_______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6.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以保护濒危物种。7.如果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如果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如果倒掉生态瓶内一半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8.自然界就像生态瓶一样,如果__________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所以我们要_______________。9.骆驼适宜在_______生活,斑马适宜在______生活。(填“沙漠”“湿地”或“草原”)10.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不吃不动的现象称为_______;有些动物因为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迁移的现象称为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36分)1.扎西用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干净的沙子、适量的水、一些水草和小鱼制作了一个生态瓶进行观察研究,你能帮帮他吗?(12分)(1)扎西制作生态瓶比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①铺沙子 ②种水草 ③装水 ④放小鱼 ⑤剪瓶子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③④②(2)在制作生态瓶过程中,下面做法合适的是_____。A.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B.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适中(3)下面是生态瓶在水量相同、小鱼数量不同时2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次数的记录表。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小鱼多时 6 7 6小鱼少时 1 0 1分析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增加鱼的数量会使生态瓶水中的______不足,从而使小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增多。(4)自然界与生态瓶一样,如果某个环境条件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面各题。(12分)研究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内壁涂黑,盒盖一端剪去一部分;(2)在盒底两边放入一样的土壤,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子,10条蚯蚓均处于黑暗处;(5)再重复做3次实验。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不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湿润的程度、地面的光滑程度等。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蚯蚓的数量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3.每年秋冬季节,云南沾益海峰湿地陆续迎来前来越冬的“北方朋友”——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黑鹳的到来为湿地增添了一道独特而又灵动的风景。(12分)(1)黑鹳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是因为( )。A.体型非常漂亮 B.种群数量少 C.叫声像大熊猫(2)黑鹳到海峰湿地越冬不是因为此地( )。A.能为它提供生存、生产、繁殖的场所B.能为它提供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C.风景独特、人声鼎沸,是一个旅游胜地(3)黑鹳在历史上分布广泛,现在数量极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分析下表可知,黑鹳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影响原因种类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影响减少比例 18% 59% 12%(4)多样化的栖息地能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下列可以作为保护黑鹳及其栖息地最合适的宣传标语是( )。A.黑鹳,优雅的象征B.保护黑鹳,保护生态家园C.保护黑鹳,守护自然之美四、简答题。(10分)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请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解释生物的这些不同特征。答案一、1-10 A B B B D A C A D C二、1.水 空气 阳光2.生活环境 贮藏更多的水分 吸收水分3.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4.食物 空气 灭绝5.森林 海洋6.自然保护区7.增多 减少 增多8.环境条件 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9.沙漠 草原10.冬眠 迁徙三、1.(1)B (2)C(3)氧气(4)自然界与生态瓶一样,如果某个环境条件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2.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3.B C B B四、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可以保温,是对北极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