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7.3 重力 (教学课件(共17张PPT)+精品微课视频+逐字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资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7.3 重力 (教学课件(共17张PPT)+精品微课视频+逐字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资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重力讲课稿
封面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我们既熟悉又神奇的力量——重力!就是那个让苹果砸到牛顿头上,让运动员跳起后最终回到地面的力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力的世界,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奥秘吧!
幻灯片2:
请同学们观察下图的情景,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种运动特点与他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
大家看,在这三个场景中: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和被抛出的篮球。你们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没错,它们最终都回到了地面。那么,这种回到地面的运动特点与它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力啦!重力就像一个无形的牵引绳,把地球上的物体都往地面拉。
幻灯片3:
二、重力
请大家思考:1. 下落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面?2. 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
好,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下落的苹果会掉到地面呢?对了,因为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那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呢?没错,也是因为地球对月亮有吸引力。其实啊,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这种互相吸引的力,我们称之为重力。
幻灯片4:
大家看,跳起的运动员也会回到地面,水都会从高处流向低处。甚至抛出的篮球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就像妈妈对孩子有吸引力一样,地球也对它身边的物体有吸引力。当物体失去支持的时候,这种引力就会把它们拉向地面。
幻灯片5:
好了,我们来正式定义一下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叫做重力,它的符号是G。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对了,就是我们的地球妈妈。重力来源于地球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非接触力,就像磁铁吸引铁钉一样,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作用。而且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状态、运动情况无关,不管你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重力都会一直伴随着你。
注意哦,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管你是高大的树木还是小小的蚂蚁。
幻灯片6:
那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对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是啊,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可不一样哦!竖直向下是指指向地球的中心方向,而垂直向下则是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就像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就是竖直向下的方向。你看,被悬挂的重物静止时,细线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被拉直,它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幻灯片7:
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是地球是球形的啊,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他们好像是脚朝上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其实啊,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并不是指垂直地面的方向,而是指竖直向下的方向。也就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方向。所以不管我们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只要我们是站立的,我们的脚都是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的。
幻灯片8:
我们再来看看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哦!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你看,当重垂线自然下垂时,它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如果墙与重垂线平行,那就说明墙砌得竖直了。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重垂线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只要桌面与重垂线垂直,那就说明桌面是水平的啦!
幻灯片9:
好了,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
对了,它们是不一样的。那么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呢?当然是竖直向下的啦!第一个就是重力的方向。就像我们站在斜坡上,身上掉个重锤线,虽然身体是倾斜的,但是重锤线还是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的。所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哦!
幻灯片10:
下面我们再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知道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吗?我们怎么测量物体的重力呢?很简单哦!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只要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啦!而质量的测量我们前面学习过,用天平就可以直接测出。有了这两个量,我们就可以具体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了。
幻灯片11: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我们会用不同质量的物体来做实验,并记录下每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通过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啦!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哦!
(此处进行实验演示,略去具体过程)
幻灯片1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好了,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大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是成正比的。而且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所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大G除以m 等于g ,或大G等于m乘以g 。g 等于9.8牛顿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当然啦,在粗略计算时,我们也可以取g 等于10牛顿每千克来简化计算哦!
幻灯片13: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表格对比)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吧!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哦!而重力则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重力的单位是牛顿,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重力是地球施加物体的力。测量工具不同,质量用天平测,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质量没有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质量与位置无关,而重力与位置有关系。虽然它们有很多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哦!你看,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大G等于m乘以g.所以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来估算它所受的重力大小哦!
幻灯片14:
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个视频看看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幻灯片15:
三、重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虽然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但是对于整个物体来说,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一个点上哦!这个点我们称之为物体的重心。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来说,它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哦!就像这个正方体一样,它的重心就在它的中心点上。而对于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来说呢?我们就要用悬挂法来找它的重心啦!你看这个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我们用细线把它悬挂起来就可以找到它的重心了,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重心啦。
幻灯片16:
具体如果操作我们再来看个视频
幻灯片17:
好啦,今天咱们学习了重力的定义、方向、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还有重心这些知识。大家都掌握得怎么样啦?课后要好好复习哦,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一)物理观念
1.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符号和来源,能解释生活中与重力相关的现象。
2. 掌握重力的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重心的概念。
(二)科学思维
1. 通过对重力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利用数学知识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体会比值定义法,提高科学思维素养。
(三)科学探究
1. 经历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 掌握悬挂法找重心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1. 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 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重力的概念、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2. 难点:理解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5分钟)
1. 教师讲解:展示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特点,提问这些物体运动有何共同之处,以及与所受力的关系。
2.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3.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新课。
(二)重力的概念(10分钟)
1. 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如下落苹果和绕地月亮的运动原因,讲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引出重力定义、符号、施力物体、来源,强调地球附近物体都受重力,且重力是非接触力,与物体状态和运动情况无关。
2.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建立重力概念,理解重力的基本特性。
(三)重力的方向(12分钟)
1. 教师讲解:演示悬挂重物实验,讲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举例说明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检测桌面是否水平。
2.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参与讨论,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重力方向,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8分钟)
1. 教师讲解:介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指导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数据记录表格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介绍重力与质量比值g的含义和单位。
2.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测量不同质量钩码的重力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收获。
3.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五)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8分钟)
1. 教师讲解:通过列表对比,讲解重力与质量在概念、单位、性质、测量工具、方向、变化等方面的区别,强调两者通过G=mg建立联系。
2. 学生活动:观察表格,认真听讲,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3.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清晰区分重力与质量,深化对两个物理量的理解。
(六)重心(12分钟)
1. 教师讲解:讲解重心是重力等效作用点,举例说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演示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讲解操作步骤和原理。
2. 学生活动:思考重心概念,观察演示实验,理解悬挂法找重心的方法。
3.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重心概念,掌握确定重心的方法。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力概念、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心等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3. 活动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对于重力方向和重力与质量关系等重难点内容,要多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验教学中,要加强指导,确保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效果。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第三节 重力
第七章 运动和力
观察下图 的情景,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种运动特点与他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
一、情景引入
二、重力
思考:1.下落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面?
2.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
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
地球对月亮有吸引力
事实上: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二、重力
抛出的篮球,最终落向地面
跳起的运动员最终落到水里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当物体失去支持的时候,引力能够把它们拉向地面。
二、重力
1.定义: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符号:G
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4.重力的来源:地球的吸引力
5.重力是非接触力。
6.重力大小与物体的状态、运动情况无关。
二、重力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
被悬挂的重物静止时,细线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被拉直,它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二、重力
重力的方向
近似指向地心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呢?
二、重力
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
利用重垂线还可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
二、重力
思考: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
二、重力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测量方法: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二、重力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重力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大量实验表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3)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g =9.8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讲授新课
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
二、重力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单位
性质
测量工具
方向
变化
两者间的联系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物体的力
与位置有关
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千克
牛顿
天平
弹簧测力计

竖直向下
与位置无关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G=mg
二、重力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三、重心
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但是对于整个物体来说,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悬挂法找重心
三、重心
用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三、重心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G=mg
方向:
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竖直向下
应用
重力
作用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