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重力讲课稿封面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我们既熟悉又神奇的力量——重力!就是那个让苹果砸到牛顿头上,让运动员跳起后最终回到地面的力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力的世界,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奥秘吧!幻灯片2:请同学们观察下图的情景,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种运动特点与他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 大家看,在这三个场景中: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和被抛出的篮球。你们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没错,它们最终都回到了地面。那么,这种回到地面的运动特点与它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力啦!重力就像一个无形的牵引绳,把地球上的物体都往地面拉。幻灯片3:二、重力请大家思考:1. 下落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面?2. 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好,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下落的苹果会掉到地面呢?对了,因为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那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呢?没错,也是因为地球对月亮有吸引力。其实啊,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这种互相吸引的力,我们称之为重力。幻灯片4:大家看,跳起的运动员也会回到地面,水都会从高处流向低处。甚至抛出的篮球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就像妈妈对孩子有吸引力一样,地球也对它身边的物体有吸引力。当物体失去支持的时候,这种引力就会把它们拉向地面。幻灯片5:好了,我们来正式定义一下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叫做重力,它的符号是G。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对了,就是我们的地球妈妈。重力来源于地球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非接触力,就像磁铁吸引铁钉一样,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作用。而且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状态、运动情况无关,不管你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重力都会一直伴随着你。注意哦,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管你是高大的树木还是小小的蚂蚁。幻灯片6:那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对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是啊,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可不一样哦!竖直向下是指指向地球的中心方向,而垂直向下则是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就像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就是竖直向下的方向。你看,被悬挂的重物静止时,细线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被拉直,它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幻灯片7: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是地球是球形的啊,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他们好像是脚朝上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其实啊,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并不是指垂直地面的方向,而是指竖直向下的方向。也就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方向。所以不管我们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只要我们是站立的,我们的脚都是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幻灯片8:我们再来看看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哦!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你看,当重垂线自然下垂时,它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如果墙与重垂线平行,那就说明墙砌得竖直了。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重垂线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只要桌面与重垂线垂直,那就说明桌面是水平的啦!幻灯片9:好了,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对了,它们是不一样的。那么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呢?当然是竖直向下的啦!第一个就是重力的方向。就像我们站在斜坡上,身上掉个重锤线,虽然身体是倾斜的,但是重锤线还是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的。所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哦!幻灯片10:下面我们再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同学们,你们知道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吗?我们怎么测量物体的重力呢?很简单哦!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只要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啦!而质量的测量我们前面学习过,用天平就可以直接测出。有了这两个量,我们就可以具体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了。幻灯片11: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我们会用不同质量的物体来做实验,并记录下每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通过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啦!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哦!(此处进行实验演示,略去具体过程)幻灯片1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好了,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大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是成正比的。而且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所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大G除以m 等于g ,或大G等于m乘以g 。g 等于9.8牛顿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当然啦,在粗略计算时,我们也可以取g 等于10牛顿每千克来简化计算哦!幻灯片13: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表格对比)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吧!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哦!而重力则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重力的单位是牛顿,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重力是地球施加物体的力。测量工具不同,质量用天平测,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质量没有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质量与位置无关,而重力与位置有关系。虽然它们有很多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哦!你看,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大G等于m乘以g.所以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来估算它所受的重力大小哦!幻灯片14: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个视频看看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幻灯片15:三、重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虽然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但是对于整个物体来说,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一个点上哦!这个点我们称之为物体的重心。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来说,它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哦!就像这个正方体一样,它的重心就在它的中心点上。而对于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来说呢?我们就要用悬挂法来找它的重心啦!你看这个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我们用细线把它悬挂起来就可以找到它的重心了,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重心啦。幻灯片16:具体如果操作我们再来看个视频幻灯片17:好啦,今天咱们学习了重力的定义、方向、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还有重心这些知识。大家都掌握得怎么样啦?课后要好好复习哦,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一)物理观念1.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符号和来源,能解释生活中与重力相关的现象。2. 掌握重力的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重心的概念。(二)科学思维1. 通过对重力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 利用数学知识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体会比值定义法,提高科学思维素养。(三)科学探究1. 经历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2. 掌握悬挂法找重心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 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2. 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力的概念、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2. 难点:理解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及数据分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讲解:展示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特点,提问这些物体运动有何共同之处,以及与所受力的关系。2.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3.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新课。(二)重力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如下落苹果和绕地月亮的运动原因,讲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引出重力定义、符号、施力物体、来源,强调地球附近物体都受重力,且重力是非接触力,与物体状态和运动情况无关。2.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建立重力概念,理解重力的基本特性。(三)重力的方向(12分钟)1. 教师讲解:演示悬挂重物实验,讲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举例说明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检测桌面是否水平。2.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参与讨论,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3. 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重力方向,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8分钟)1. 教师讲解:介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指导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数据记录表格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介绍重力与质量比值g的含义和单位。2.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测量不同质量钩码的重力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收获。3.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五)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8分钟)1. 教师讲解:通过列表对比,讲解重力与质量在概念、单位、性质、测量工具、方向、变化等方面的区别,强调两者通过G=mg建立联系。2. 学生活动:观察表格,认真听讲,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3.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清晰区分重力与质量,深化对两个物理量的理解。(六)重心(12分钟)1. 教师讲解:讲解重心是重力等效作用点,举例说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演示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讲解操作步骤和原理。2. 学生活动:思考重心概念,观察演示实验,理解悬挂法找重心的方法。3.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重心概念,掌握确定重心的方法。(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力概念、方向、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心等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和疑惑。3. 活动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对于重力方向和重力与质量关系等重难点内容,要多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验教学中,要加强指导,确保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效果。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第三节 重力第七章 运动和力观察下图 的情景,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种运动特点与他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 一、情景引入二、重力思考:1.下落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面?2.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地球对月亮有吸引力事实上: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二、重力抛出的篮球,最终落向地面跳起的运动员最终落到水里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当物体失去支持的时候,引力能够把它们拉向地面。二、重力1.定义: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符号:G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4.重力的来源:地球的吸引力5.重力是非接触力。6.重力大小与物体的状态、运动情况无关。二、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被悬挂的重物静止时,细线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被拉直,它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二、重力重力的方向近似指向地心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呢?二、重力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利用重垂线还可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二、重力思考: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一个?二、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测量方法: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二、重力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二、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大量实验表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3)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 =9.8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或讲授新课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二、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质量 重力区别 概念单位性质测量工具方向变化两者间的联系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地球施加物体的力与位置有关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千克牛顿天平弹簧测力计无竖直向下与位置无关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G=mg二、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三、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但是对于整个物体来说,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悬挂法找重心三、重心用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三、重心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方向: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竖直向下应用重力作用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3教学设计.doc 7.3逐字稿.doc 7.3重力教学课件.pptx 悬挂法找重心.mp4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mp4 精品微课视频.mp4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