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十章 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3节【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实验,了解轮船、航空母舰、潜水艇、气球和浮空艇的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和实验,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经历交流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事例,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导入新课航母和核潜艇是海上钢铁巨兽,是移动的国土,为什么钢铁做成的航母能浮在水面上?钢铁做成的潜水艇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浮沉:以浸在水中的鸡蛋为例分析:把鸡蛋浸入水中时,受到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的大小。F浮G物体在液体中,为什么有的漂浮、有的悬浮、有的沉底呢?演示实验——“水”中的鸡蛋: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下沉,鸡蛋沉入杯底;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继续溶解食盐,鸡蛋上浮,最终鸡蛋漂浮。鸡蛋在不同的“水”中可以处于下沉、沉底、悬浮、上浮和漂浮这五种浮沉状态。几个词语:浸没:物体完全没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浸入:也就是“浸在”,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没。漂浮:物体在液面处,部分体积浸没。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完全浸没,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上浮:物体正在向上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漂浮。下沉:物体正在向下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沉在液体底部。沉底:物体完全浸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探究点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新知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思考:五种状态,哪些状态是平衡状态,哪些是非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漂浮、悬浮、沉底非平衡状态:上浮、下沉探究新知上浮悬浮下沉上浮:悬浮:下沉:F浮> GF浮= GF浮< GVVGF浮GF浮GF浮VV漂浮沉底漂浮:F浮= G沉底:F浮< GGF浮GF浮F支F浮=G-F支分析五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分别画出上述五种状态下鸡蛋受力示意图。探究新知漂浮、悬浮、沉底时,V排与 V物的关系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沉,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V排= V物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V排< V物V排= V物探究新知F浮=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G=m物g=ρ物gV物重力的大小:V排=V物浸没在水中时:F浮G若F浮>Gρ液gV排>ρ物gV物则 ρ液>ρ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若F浮 = Gρ液gV排 = ρ物gV物则 ρ液= ρ物物体悬浮若F浮 < Gρ液gV排 < ρ物gV物则 ρ液< ρ物物体下沉(最终沉底)比较物体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ρ液与ρ物 的大小与物体的浮沉的关系冰漂浮在水面石块沉于水底漂浮: ρ冰<ρ水悬浮: ρ鸡蛋=ρ盐水沉底: ρ石块>ρ水鸡蛋悬浮于盐水中探究新知用阿基米德原理证明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新知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判断物体浮沉 状态的两个角度F浮>G上浮最终漂浮ρ液>ρ物F浮 = G悬浮F浮 < G下沉最终沉底ρ液=ρ物ρ液<ρ物归纳总结探究新知(一)轮船中国古代就将浮力用于生产、生活中。从独木舟到郑和出使西洋用的大型“宝船”船队,从孔明灯到浮船打捞技术,从盐水选种到密度计,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小船中国首艘豪华游轮—“招商伊敦”号探究点二 浮沉条件的应用设计实验:想办法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并让橡皮泥承载“货物”。往水里加盐是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可以改变鸡蛋的浮沉状态,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如何让橡皮泥在水中漂浮呢?橡皮泥是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物体浮沉状态。橡皮泥在水中沉底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有什么变化?是怎样改变浮力的?空心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轮船的原理:制成空心,增大V排,增大浮力。排水量(m排):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F浮=G排= m排gm船+m货= m排载重线:船舶在允许的最大载重情况时水面位置的水平线。现代轮船是使用密度比水大的钢铁制造的,那么轮船是怎么浮在水面上的?汤圆煮熟后变成空心,增大了V排,从而增大了浮力,使其浮起来。为什么生汤圆沉底,煮熟后会浮起来?探究新知例题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4t,在密度是1.0×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如果该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中航行,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江河驶入海中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解: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 m=104t= 107kg排开水的体积轮船从长江到大海都是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船与货物的总重力, F浮=G船+G物,是不变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浮力不变,海水的密度大,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从江河驶入海中是上浮一些。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自制潜水艇模型:按图用注射器、试管、软管、短玻璃管等器材自制一个潜水艇模型,把模型浸在水中,从管中抽气,模型将怎样运动?向管中打气,模型又会怎样?抽气时,水逐渐进入“潜水艇”中,“潜水艇”下沉。打气时,“潜水艇”内的水被排出,“潜水艇”上浮。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二)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探究新知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潜水艇的沉浮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隐蔽性强,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因为潜水艇浸没在水里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可知,所受浮力基本不变,所以只能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的。归纳总结探究新知①气球升空原理:(三)气球和飞艇气球:通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使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而升空。用塑料袋、铁架台和酒精灯演示热气球升空的实验。分析为什么加热后塑料袋能升空?在加热过程中气囊中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则自身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开始上升;当气囊中气体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则自身重力变大,当重力大于浮力时下沉。归纳:热气球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用塑料袋制作“热气球”②热气球探究新知探究新知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还制成了飞艇,在大气囊下面装了带螺旋桨的发动机和载人装货的吊篮。③飞艇20世纪20~30年代,飞艇曾盛极一时,用来进行军事侦察、轰炸敌方目标或作为空中交通工具。后来连续发生了几次气囊中氢气爆炸的事故。飞行速度又不及飞机,便逐渐被飞机取代。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且可以用不会爆炸的氦气代替氢气,人们对飞艇又重新重视起来。飞艇通过充气或放气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探究新知(四)密度计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①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②构造: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③原理:密度计放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的,因此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受到的重力,F浮=G,且不变。密度计的刻度不均匀,数值是上小下大根据 F浮=ρ液gV排可知, F浮不变,把它放在密度比较大的液体里,它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上浮一些;把它放在密度比较小的液体里,浸入液体的体积就大,下沉一些。所以密度计的刻度从下往上的示数是越来越小的。归纳总结课堂小结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和重力比较物体和液体密度若F浮>G,则上浮(漂浮时F浮=G)若ρ物<ρ液,则上浮若F浮=G, 则悬浮若F浮若ρ物=ρ液, 则悬浮若ρ物>ρ液,则下沉①轮船靠挖“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浮力的应用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使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轮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气球和飞艇潜水艇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实验,了解轮船、航空母舰、潜水艇、气球和浮空艇的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和实验,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经历交流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事例,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难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自主预习】1.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______和______的大小.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当F浮>G时:物体______,最后物体______(部分浸没).(2)当F浮 =G时:物体______; 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位置.(3)当F浮<G时:物体______; 最终沉在水底.2. 轮船是利用“______”的方法,增大V排,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轮船的大小用______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液体的______.3.潜水艇是通过水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______来实施下沉和上浮(浸没时浮力不变).4. 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有密度______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使浮力______重力而升空.【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1.实验――“水”中的鸡蛋.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现象:鸡蛋在清水中下沉,最后沉入杯底;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慢慢上浮,然后鸡蛋悬浮;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结论:鸡蛋在水、盐水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浮沉状态.点拨:总结易混淆的几个词语:浸没:物体完全没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浸入:也就是“浸在”,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没.漂浮:物体在液面处,部分体积浸没.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完全浸没,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上浮:物体正在向上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漂浮.下沉:物体正在向下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沉在液体底部.2.小组合作学习:①上述五种状态,哪些状态是平衡状态,哪些是非平衡状态?平衡状态:____________;非平衡状态:____________.②分析上述五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分别画出上述五种状态下鸡蛋受力示意图.上浮:F浮______G物漂浮:F浮______G物悬浮:F浮______G物下沉:F浮______G物沉底:F浮______G物 沉底时,受到重力G、浮力F浮与支持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平衡:F浮=______.3.比较物体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物体浸没在水中时:V排=V物=V;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______;重力的大小:G=ρ物gV物=______;①当F浮>G时,得出ρ液______ρ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②当F浮=G时,得出ρ液______ρ物,物体悬浮;③当F浮<G时,得出ρ液______ρ物,物体下沉(最终沉底).探究点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轮船1.想想做做:制作橡皮泥小船橡皮泥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怎么使它漂浮在水面?将这块橡皮泥做成小船形再次放在水中,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能让橡皮泥载更多物体?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状能漂浮的原因是它变成了______的,增大了______的体积,因而增大了______,所以能飘起来.(1)工作原理:采用“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具体方法是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做成______的,使轮船能排开更多的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增大,从而______在水面上.(2)排水量(m排)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______.当轮船满载航行时处于______状态,所受浮力等于船所受到的总重力,即F浮=G船总,而F浮=m排g、G船总=(m船+m货)g,因此m排=______,即轮船排水量等于船自身的质量与满载时货物的质量之和.2.讨论:轮船在河水中航行,当该轮船驶入海洋中时,船一直漂浮在水面上.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河水密度为ρ1和海水密度为ρ2.则F1____F2,ρ1____ρ2.所以,V排海水____V排河水(均选填“>”“<”或“=”).轮船驶入海洋中时,______一些.3.为什么生汤圆沉底,煮熟后会浮起来?汤圆煮熟后变成______,______增大了,从而增大了______,使其浮起来.4.例题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4t,在密度是1.0×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如果该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中航行,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江河驶入海中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二)潜水艇1.演示实验:按图用注射器、试管、软管、短玻璃管等器材提前制作好的潜水艇模型,把模型浸在水中,从管中抽气,模型将怎样运动?向管中打气,模型又会怎样?现象:抽气时,水逐渐进入“潜水艇”中,“潜水艇”______.打气时,“潜水艇”内的水被排出,“潜水艇”______.2.归纳:潜水艇是靠______上浮和下潜的.(三)气球和飞艇1.气球:内部充有密度______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使浮力______重力而升空.2.飞艇:通过充气或放气改变______,从而改变______实现上升和下降.3.热气球:用塑料袋、铁架台和酒精灯演示热气球升空的实验.分析为什么加热后塑料袋能升空?分析:在加热过程中,气囊中气体受热膨胀,密度______,则自身重力减小,当重力______浮力时开始上升;当气囊中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则自身重力______,当重力______浮力时下沉.归纳:热气球通过改变______实现浮沉.【当堂练习】1.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鸡蛋静止在两个容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鸡蛋在水和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鸡蛋的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2.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一定大B.码头上正在卸货的轮船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C.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D.潜水艇在水面下从大海潜行进入长江,所受浮力不变3.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如图)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停在静止航母上的舰载机受力平衡B. 相对航母,起飞的舰载机是静止的C. 舰载机起飞时,空气浮力大于重力D. 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所受浮力增大4. 如图所示,我国万吨级055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12500t,有关该型驱逐舰在海上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驱逐舰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B.满载时的排水量指的是驱逐舰所受的重力C.发射导弹后,驱逐舰所受浮力变小D.发射导弹后,驱逐舰会下沉一些5.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甲、乙烧杯中,待小球静止后,两个烧杯内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乙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大C.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D.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6.将一盛满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缓慢放入一质量为200g的木块,木块最终在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从杯中排出水的体积是______cm3,上述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7.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当潜水器下潜到1.0×104m深度静止时,水的压强约为________Pa(ρ海水取1×103kg/m3,g取10N/kg);在预定深度完成任务后,潜水器抛掉配重物,潜水器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重,从而上浮.8.如图所示,一座质量为10t的冰山漂浮在水面上.求:(1)冰山受到的重力;(2)冰山受到的浮力;(3)冰山浸入水中的体积.【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浮力 重力 (1)上浮 漂浮 (2)悬浮 (3)下沉 2. 空心 浮力 排水量 质量3.自身重力4.小于 大于【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1.下沉、沉底、悬浮、上浮、漂浮2.①漂浮、悬浮、沉底 上浮、下沉②> = = < < G-F支如图所示3.ρ液gV ρ物gV ①> ②= ③<探究点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轮船1.空心 排开水 浮力(1)空心 浮力 空心 漂浮(2)质量 漂浮 m船+m货2.= < < 上浮3.空心 V排 浮力4.例题解: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m=104t= 107kg排开水的体积轮船从长江到大海都是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船与货物的总重力,F浮=G船+G物,是不变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浮力不变,海水的密度大,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从江河驶入海中是上浮一些.(二)1.下沉 上浮 2.改变自身的重力(三)1.小于 大于2.自身体积3.变小 小于 增大 变大 大于 自身重力【当堂练习】1.C 2.B 3.A 4.C 5.C 6. 2 200 不变7.1.03×108大于8.(1)105N(2)105N(3)10m3解:(1)冰山的重力为G=mg=10×103kg×10N/kg=105N(2)因为冰山漂浮,所以冰山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105N(3)由F浮=ρ水gV排可知,冰山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浸=V排===10m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理观念: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实验,了解轮船、航空母舰、潜水艇、气球和浮空艇的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和实验,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经历交流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事例,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玻璃杯、鸡蛋、水、盐、玻璃棒、潜水艇模型、铁架台、酒精灯、薄塑料袋、密度计。学生准备:橡皮泥、大水槽、水。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航母编队霸气出场”和“中国核潜艇航行”。 提出问题:航母和核潜艇是海上钢铁巨兽,是移动的国土,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标配,核潜艇以其独特的战略威慑能力和战略反击能力,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海洋力量和综合国力。为什么钢铁做成的航母能浮在水面上 钢铁做成的潜水艇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在水里,许多东西能浮在水面,比如乒乓球、木块、石蜡等;也有许多东西沉到水底,比如石头、硬币、橡皮等;那么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演示实验:“水”中的鸡蛋。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通过鸡蛋在不同的“水”中的状态,让学生认识下沉、沉底、悬浮、上浮和漂浮这五种浮沉状态。 总结易混淆的几个词语(课件展示): 浸没:物体完全没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 浸入:也就是“浸在”,包括浸没和部分浸入。 漂浮:物体在液面处,部分浸入。 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浸没,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 上浮:物体正在向上加速运动,可能浸没,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漂浮。 下沉:物体正在向下加速运动,可能浸没,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沉在液体底部。 通过演示实验,认识物体在液体中的不同状态 梳理易混概念,为学习扫清障碍小组合作学习: 1.上述几种状态,哪些状态是平衡状态,哪些是非平衡状态 2.分析上述几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分别画出上述几种状态下鸡蛋受力示意图。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 (1)比较浮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 上浮:F浮>G。漂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时,得出ρ液>ρ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F浮=G时,得出ρ液=ρ物,物体悬浮; ③当F浮学生:汤圆煮熟后变成空心,增大了V排,从而增大了浮力,使其浮起来。 例题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104 t,在密度是1.0×103 kg/m3的江水中航行,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 如果该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海水密度为1.03×103 kg/m3)中航行,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 它从长江驶入大海中,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解 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 m=1×104 t=1×107 kg 排开江水的体积V===1.0×104 m3 排开海水的体积V'===9708.7 m3 轮船从长江到大海都是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船与货物的总重力,F浮=G船+G物,是不变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浮力不变,海水的密度大,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从长江驶入大海中时上浮一些。 (二)潜水艇 演示实验:按图用注射器、试管、软管、短玻璃管等器材提前制作好潜水艇模型,把模型浸在水中,从试管中抽气,模型将怎样运动 向试管中打气,模型又会怎样运动 学生:抽气时,水逐渐进入“潜水艇”中,“潜水艇”下沉。打气时,“潜水艇”内的水被排出,“潜水艇”上浮。 师生共同归纳: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播放视频“潜水艇的浮沉”。 (三)气球和飞艇 课件展示气球、飞艇的图片。组织学生自学课本,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1.气球:内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使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2.飞艇:通过充气或放气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 课件展示热气球图片,热气球为什么能升空呢 用塑料袋、铁架台和酒精灯演示热气球升空的实验。分析为什么加热后塑料袋能升空 通过例题,巩固对轮船原理的理解 利用潜水艇模型演示潜水艇工作原理 利用演示实验探究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加热过程中气囊中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则自身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开始上升;当气囊中气体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则自身重力变大,当重力大于浮力时下沉。 归纳:热气球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 (四)密度计 教师展示密度计实物,介绍密度计。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液体中能保持竖直姿态,测量时可以根据液面所处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简单介绍密度计,为下节制作微型密度计做准备第3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F浮ρ液时,物体下沉至沉底。(2)当F浮= G物或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3)当F浮>G物或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至漂浮。(4)漂浮:F浮=G物。2.浮力的应用(1)轮船:轮船靠“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排水量: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是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使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工作原理是漂浮时F浮=G。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潜水艇或航母的发展历程。2.利用电子秤、矿泉水瓶、水杯、木块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报告。参考答案:(见课件)本节课的教学围绕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展开,教学环节紧凑,实验到位,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联想应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触底),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 和竖直向上的 。物体的浮沉状态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2.实心物体的浮沉(均选填“>”“=”或“<”)知识清单重力浮力状态 漂浮 上浮 悬浮 下沉 沉底图示平衡状态 平衡 非平衡 平衡 非平衡 平衡受力情况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G-F支V排与V物 关系 V排 V物 V排 V物 V排 V物 V排 V物 V排 V物密度关系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注意:漂浮是上浮的终状态,沉底是下沉的终状态 =>=<<====>>=<<深度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重力与浮力的关系(1)当F浮>G时,物体上浮,ρ液>ρ物。(2)当F浮=G时,物体悬浮,ρ液=ρ物;物体漂浮,ρ液>ρ物。(3)当F浮【典例分析】[例]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则下列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C基础题1.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C2.把重12 N的物体缓缓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为10 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A.漂浮 F浮=12 NB.悬浮 F浮=12 NC.沉底 F浮=10 ND.漂浮 F浮=10C3.如图所示,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甲B.F甲>F乙C.向甲杯中加入盐,鸡蛋会下沉D.向乙杯中加入水,鸡蛋会下沉D4.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氦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充入氦气的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氦和F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氦>F空B.F氦=F空C.F氦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B5.(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水和浓盐水中,静止后甲图鸡蛋沉底,乙图鸡蛋悬浮,则鸡蛋在两液体中的浮力关系是F甲 F乙,若鸡蛋的质量为50 g,g取10 N/kg,则鸡蛋在图乙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 <0.56.(2024贵州)泡茶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图所示,冲泡茶叶时,部分茶叶表面附着气泡使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茶叶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水的密度而下沉。 上浮大于7.凯里酸汤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贵州人喜食酸汤饺子。饺子在汤中煮一会儿会浮上来,这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 ,浮力 .(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 8.用手将一重为5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增大增大小于8上浮5中档题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周末,小明帮妈妈洗菜做饭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而西红柿沉在盆底如图乙所示,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B.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D.西红柿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盆底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10.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D11.(2024遵义期末)(多选)如图是某科技小组制作的浮力秤。圆柱形小筒底面积为50 cm2,高为20 cm,秤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9 cm,在小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向上画出刻度线,标上对应质量值,浮力秤就做好了(ρ水取1.0×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过程中小筒处于漂浮状态B.该浮力秤的量程是0~1 000 gC.小筒越粗浮力秤的测量结果越精确D.将水更换为密度更大的液体其量程增大AD12.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 g、体积为180 c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c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8上浮14013.福泉梨是黔南福泉市特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深受人们喜欢,小滨在物理课上体验“物体的浮沉”时,将一个体积为200 cm3、质量为160 g的福泉梨,浸没在水中后放手,(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请思考下列问题:(1)请用两种方法判断放手后梨子的浮沉状态。②梨子浸没在水中,V排=V=200 cm3=2×10-4 m3,放手前梨子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梨子的重力G=mg=0.16 kg×10 N/kg=1.6 N,因为F浮>G,所以,放手后该梨子上浮,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答案:(1)见解析(2)放手后梨子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解析:(2)梨子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则梨子所受浮力F浮′=G=1.6 N。答案:(2)1.6 N素养题14.某冰块中有一小金属块,冰和金属块的总质量是61 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 0.6 cm(如图乙所示)。容器的底面积为 10 cm2,冰块中冰的体积是 cm3,金属块的质量是 g。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3。 6077×103(共23张PPT)第2课时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1)原理:采用“空心法”,增大轮船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轮船受到的 。 (2)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m排=m船+m货。2.潜水艇(1)原理:通过改变自身 ,实现上浮和下潜。 知识清单重力浮力(2)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体积不变,所受浮力始终不变。如图所示,若要下潜,要向水舱中注水,使G F浮;若要上浮,可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使G F浮。 ><3.气球和飞艇原理: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排出密度 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降。4.密度计原理:利用漂浮原理,G密度计=F浮=ρ液gV排,即ρ液大,V排就小,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部分就长。小于深度理解1.船身沉浮的记忆口诀:轮船由江到海游,浮力排水量不变,液体密度变大了,船身就要向上浮。2.排水量是轮船按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3.潜水艇出水或入水(V排改变)时,受到的浮力改变,若在水面下继续下潜或水平行驶(V排不变),则所受浮力不变;在潜行状态时,潜水艇从江水驶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大。【典例分析】[例]在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A.F甲F乙C.ρ甲>ρ乙 D.ρ甲<ρ乙D基础题1.如图所示为我国参加演习的“辽宁舰”,当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A.舰体略上浮,受到的浮力不变B.舰体略上浮,受到的浮力变小C.舰体略下沉,受到的浮力不变D.舰体略下沉,受到的浮力变大B2.(2024泸州)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舱内注水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C3.(教材素材改编)如图所示,600多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使用的名为“宝船”的大帆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时,船所受到的浮力 ;进一步分析,船体排开水的体积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变小4.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 图的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这两种情景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选填“>”“=”或“<”)F乙。 甲=5.(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某次表演用的热气球大小基本不变。表演时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密度 ,热气球总重力 ,所受的浮力 ;(前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气球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重力。 变小变小不变大于6.(2024贵阳花溪区二模)094A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如图所示,核潜艇通过改变 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上浮(未露出水面)时,所受浮力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自身重力不变中档题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B.图乙潜水艇在海中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C.图丙盐水选种时,沉入水底的良种浮力小于重力,浮在水面的次种浮力等于重力D.图丁加热孔明灯内空气,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密度小到一定程度,孔明灯上升B8.(物理学与工程实践)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如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B9.(2024铜仁万山区一模)(多选)如图所示,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通过控制伞状体的体积大小,水母实现了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自由。忽略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伞体缩小时,受到浮力会变大B.悬浮的水母,产生一氧化碳时会上浮C.逐渐下沉的水母,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增大D.水母实现浮沉自由的原理与潜水艇的一致BC10.(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4年3月2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了爪哇海沟下潜任务。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当潜水器在水下加速下潜过程中,所受的压强 ,浮力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 变大不变大于11.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并开展科考工作。万米深渊所产生的压强可将钢板压成一张纸,然而携带先进装备的“奋斗者”号却毫不畏惧。先进的钛合金材料让它能承受巨大的压强;压载铁能使它轻松实现浮与沉……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潜水器悬停在海底104 m的深度,所承受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潜水器依靠其底部装配质量较大的压载铁下沉至海底,其下沉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1)潜水器悬停在海底104 m的深度受到的压强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104 m=1×108 Pa。答案:(1)1×108 Pa (2)见解析(2)潜水器下沉时需要浮力小于重力,潜水器依靠其底部装配质量较大的压载铁,增大重力,当重力大于浮力,潜水器就下沉。(3)为保证潜水器在海中顺利实现浮与沉,需要准确计算压载铁的质量。假设潜水器自身质量为32 t,体积为36 m3,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为使潜水器下沉,所用装配压载铁质量不能低于多少千克 (不计液体阻力)解析:(3)潜水器的重力G=mg=32×103 kg×10 N/kg=3.2×105 N,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1.0×103 kg/m3×10 N/kg×36 m3=3.6×105 N,则为使潜水器下沉,所装配压载铁的重力至少为G′=F浮-G=3.6×105 N-3.2×105 N=4×104 N,答案:(3)4 000 kg素养题12.(2023贵州改编)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舰船、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海运船舶。我国最大的半潜船“新光华”号,装载货物前,海水进入船内的压载水舱,甲板逐渐下潜至海面以下,但船楼建筑仍露出海面;把货物拖拽至甲板上方时,从压载水舱向外排出海水,半潜船逐渐上浮并托起货物直至甲板浮出海面一定高度,这样就完成了货物装载。请回答以下问题:(1)半潜船装载货物时处于哪种浮沉情况 答案:(1)由题意知,当半潜船装载货物时,船楼建筑仍露出海面,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可知,半潜船装载货物时处于漂浮状态。(2)若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在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的情况下,需要从压载水舱排出更多海水,请用浮力知识解释从压载水舱多排海水的原因。答案:(2)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即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半潜船所受浮力不变。又因半潜船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半潜船和货物的总重力不变。因此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时,需要从压载水舱排出更多海水,以保持半潜船和货物的总重力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docx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物理.pptx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docx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_20250316_06565497.mp4 潜水艇的沉浮.swf 用阿基米德原理证明浮沉条件_20250316_06571037.mp4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习题课件.pptx 第2课时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习题课件.pptx 航母 核潜艇_20250316_0656366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