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认识地区(2)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章节复习试题精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讲 认识地区(2)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章节复习试题精选(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复习章节测试题精选
第三讲 认识地区(2)
一、选择题
(2024·荆州模拟改编)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截至2019年底,欧洲已并网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达到22 072兆瓦,分布在欧洲12个国家的110个海上风电场。如图示意目前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主要分布海域及其占比。据此完成1~2题。
1.读图,欧洲西部海上风电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极地气候区
2.欧洲西部国家大力发展风电,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水能资源匮乏
B.科技落后,风能开发成本低
C.地形崎岖,交通不发达
D.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阅读玲玲绘制的世界某地区“知识树”,完成3~5题。
3.根据“树”上信息判断该地区为(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南亚 D.西亚
4.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该地区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牧草(饲料)丰富得益于________的气候特征(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5.该地区乳畜业生产主要的产品有( )
A.羊毛 B.牛肉
C.牛奶 D.羊肉
(2024·重庆)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陆地面积差异较大,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开通了北极航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004年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如图为黄河站和北极航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黄河站与南极洲纬度数值相同的陆地地区相比( )
A.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B.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7.图中西北航道经过的主要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024·临沂改编)2024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主楼建筑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房屋高出地面1至2米,坚实的立柱将考察站的主体建筑架空。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岭站外部景观图。据此完成8~11题。
 
8.秦岭站( )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C.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D.是我国目前纬度最高的考察站
9.科考队员们在南极可能遇到( )
①黄沙弥漫 ②湿热难耐 ③酷冷严寒 ④狂风怒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
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
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 )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
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
C.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D.废弃物品就地焚烧
二、非选择题
12.(2024·成都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认识欧洲西部
【要素分析 认识区域】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
图1
(1)图中A是 洋;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其地形类型为 ,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图中B是 。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
【划区轮牧 持续发展】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图2
(3)请说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
【资源丰富 旅游发达】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13.(2024·湖北元调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守护南极净土
南极地区不仅为人类保存了一块处于原始状态的土地,而且也记录下了地球演化和气候变迁等诸多极其重要的信息。
【明地理,备科考】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1)秦岭站选择在2024年2月7日开站,主要原因有哪些?
(2)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请为南极科考队员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
(3)我国科考船从长城站前往秦岭站,大致朝 (东/西)的航线距离较短。与长城站相比,秦岭站进入暖季的时间较 (早/晚)。
【跨时空,拓思维】
据报道,2023年底,南极洲周围的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水平。
(4)依据以下思维导图,推理南极海冰面积缩减的地理过程。
① ②
【齐努力,共命运】
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塑料制品在使用之后如果被随意丢弃,就会产生塑料和微塑料的环境污染。科研人员从南极洲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南极微塑料与人类使用塑料制品有关。
(5)为减少微塑料污染,请列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的措施。
14.(2024·福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北极东北航线可保持季节性通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北极东北航线示意图
图2 2019~2021年穿过北极东北航线船舶数量统计资料
(1)北极东北航线位于 洋,处于A 洲和欧洲的北部沿岸,正成为世界新航线。
(2)读图2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 ,其自然原因是7月水温较 ,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 。
某研究者认为,北极东北航线的新型运输模式可选择俄罗斯的普罗维杰尼亚和挪威的卑尔根分别作为东、西部支点港口,激发港口的运输能力。
普罗维杰尼亚港口与卑尔根港口信息对比
自然条件 港口基础建设
海岸线总长度(米) 无冰期时间(天) 集疏运状况(交通运输等) 存储空间(平方米)
普罗维杰尼亚 523 240 机场 33.9
卑尔根 5 500 365 铁路站点、机场 50 000.0
(3)与普罗维杰尼亚港相比,指出卑尔根港在自然条件、港口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第三讲 认识地区(2) 答案
一、选择题
(2024·荆州模拟改编)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截至2019年底,欧洲已并网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达到22 072兆瓦,分布在欧洲12个国家的110个海上风电场。如图示意目前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主要分布海域及其占比。据此完成1~2题。
1.读图,欧洲西部海上风电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分布在(C)
A.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极地气候区
2.欧洲西部国家大力发展风电,其主要原因是(D)
A.降水量少,水能资源匮乏
B.科技落后,风能开发成本低
C.地形崎岖,交通不发达
D.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阅读玲玲绘制的世界某地区“知识树”,完成3~5题。
3.根据“树”上信息判断该地区为(B)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南亚 D.西亚
4.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该地区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牧草(饲料)丰富得益于________的气候特征(D)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5.该地区乳畜业生产主要的产品有(C)
A.羊毛 B.牛肉
C.牛奶 D.羊肉
(2024·重庆)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陆地面积差异较大,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开通了北极航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004年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如图为黄河站和北极航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黄河站与南极洲纬度数值相同的陆地地区相比(A)
A.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B.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7.图中西北航道经过的主要大洲是(D)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024·临沂改编)2024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主楼建筑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房屋高出地面1至2米,坚实的立柱将考察站的主体建筑架空。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岭站外部景观图。据此完成8~11题。
 
8.秦岭站(B)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C.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D.是我国目前纬度最高的考察站
9.科考队员们在南极可能遇到(D)
①黄沙弥漫 ②湿热难耐 ③酷冷严寒 ④狂风怒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B)
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
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C)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
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
C.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D.废弃物品就地焚烧
二、非选择题
12.(2024·成都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认识欧洲西部
【要素分析 认识区域】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
图1
(1)图中A是大西洋;甲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其地形类型为平原,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2)图中B是地中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
赞成;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不赞成;板块运动地质演变漫长,难以预测结果。
【划区轮牧 持续发展】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图2
(3)请说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
利于牧草生长;合理调整各种用地规模;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
【资源丰富 旅游发达】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客源多(旅游意愿高);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可自由流通。
13.(2024·湖北元调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守护南极净土
南极地区不仅为人类保存了一块处于原始状态的土地,而且也记录下了地球演化和气候变迁等诸多极其重要的信息。
【明地理,备科考】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1)秦岭站选择在2024年2月7日开站,主要原因有哪些?
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且白昼时间长,方便施工和科学考察。
(2)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请为南极科考队员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
穿保暖衣物;戴墨镜保护眼睛等。
(3)我国科考船从长城站前往秦岭站,大致朝西(东/西)的航线距离较短。与长城站相比,秦岭站进入暖季的时间较晚(早/晚)。
【跨时空,拓思维】
据报道,2023年底,南极洲周围的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水平。
(4)依据以下思维导图,推理南极海冰面积缩减的地理过程。
①多②加快
【齐努力,共命运】
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塑料制品在使用之后如果被随意丢弃,就会产生塑料和微塑料的环境污染。科研人员从南极洲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南极微塑料与人类使用塑料制品有关。
(5)为减少微塑料污染,请列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的措施。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如塑料袋、吸管等。
14.(2024·福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北极东北航线可保持季节性通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北极东北航线示意图
图2 2019~2021年穿过北极东北航线船舶数量统计资料
(1)北极东北航线位于北冰洋,处于A亚洲和欧洲的北部沿岸,正成为世界新航线。
(2)读图2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多,其自然原因是7月水温较高,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长。
某研究者认为,北极东北航线的新型运输模式可选择俄罗斯的普罗维杰尼亚和挪威的卑尔根分别作为东、西部支点港口,激发港口的运输能力。
普罗维杰尼亚港口与卑尔根港口信息对比
自然条件 港口基础建设
海岸线总长度(米) 无冰期时间(天) 集疏运状况(交通运输等) 存储空间(平方米)
普罗维杰尼亚 523 240 机场 33.9
卑尔根 5 500 365 铁路站点、机场 50 000.0
(3)与普罗维杰尼亚港相比,指出卑尔根港在自然条件、港口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海岸线更长;无冰期时间更长,全年无结冰期;有铁路站点,运输方式更多样;存储空间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