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7.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件(共22张PPT)+教案+导学案(有答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全一册沪科版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7.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件(共22张PPT)+教案+导学案(有答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全一册沪科版物理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1.伽利略思想实验
新课导入
探究点: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3.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对点训练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了解伽利略的思想实验;认识并会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形成正确的力和运动观点
科学思维:了解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了解思想实验的意义,体会思想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科学探究: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并从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新课导入
1
(1)点击图片观看短视频。
(2)冰壶在向前滑行时,有没有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人用的力和物体的运动什么关系?
新课导入
1
(1)点击图片观看短视频。
(2)冰壶在向前滑行时,有没有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人用的力和物体的运动什么关系?
新课导入
2
我用的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探究点1
伽利略思想实验
1.分析课本P160图7-1、图7-2的实例。
请说出其中木箱和铁钉的运动状态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2.阅读课本P160 倒数后3段,完成自学指导题目。
(1) 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
(2)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如果斜面变成平面,且不受水平面阻力作用,小球会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探究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小车会立即停止前进吗?
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为什么不会一直运动下去?
探究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如何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初速度相同呢?
(2)小车前进的距离除了受阻力的影响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怎样改变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4)实验中如何体现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探究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实验器材:斜面、长木板、小车、刻度尺、毛巾、棉布
记录数据表格: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小车滑动距离/cm
毛巾 [来源XK]
棉布
木板
设想——光滑水平面
探究点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总结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 。

一直运动下去
对点训练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
图丙,取下棉布,重复上述实验。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越 ;
(2)比较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说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对点训练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探究点3
牛顿第一定律
阅读课本P161后3段,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尝试复述并写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写出对下列关键字的理解:
一切:
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不存在,表面该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没有受到外力:
本定律成立的条件
总保持:
只能有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之一,除非受外力,否则没有第三种情况
探究点3
牛顿第一定律
用力物体运动是力克服了摩擦力从而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不用力之后摩擦力让物体停止;亚里士多德忽视了摩擦力的存在及作用。
为什么人用力拉物体就移动,一不用力物体就变为静止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
物体
运动的物体
受摩擦力
减速、停止
不受力
保持静止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当堂评价
1.物理的学习让大家学会正确的归因,养成使用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下列现象能够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个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力的作用
B.水自发往低处流,不受力的作用
C.滑板车不用力蹬地时也能向前滑行
D.滑板车不蹬地时,就慢慢停下来了
C
12 3456
2.桌面上平放着一本书,若书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了,此时移去桌子,书会(  )
A.加速向下掉 B.匀速向下掉
C.减速向下掉 D.静止在原处
D
当堂评价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后,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C.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12 3 456
当堂评价
4.关于如图所示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23 4 56
A.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秒表
B.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
C.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最终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当堂评价
1234 5 6
相互
5.人走路时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动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如果在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所有力全部消失,则这时篮球将处于 状态,而实际篮球到达最高点后又会下落,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静止
运动状态
当堂评价
12345 6
6.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 大 0.1
棉布 较大 0.18
木板 小 0.35
当堂评价
12345 6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三次实验中,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滑动的距离越 远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不受阻力),轨道足够长,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同一高度
速度

匀速直线
不需要
当堂评价
12345 6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C(共16张PPT)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物理 八年级下册HK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两个观点
(1)亚里士多德观点:不受力而能够一直运动的物体是   的。
(2)伽利略观点: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将会  .
 。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   。由此可推测,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则小车将   。
知识清单
不存在
一直运动
下去

一直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   出来的,   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静止
匀速直线
运动
外力
推理抽象概括
不能
[例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某中学兴趣小组模拟伽利略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典例分析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   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理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   。
(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本实验涉及的实验方法有   、   。
速度
摩擦力(或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控制变量法
理想实验法
[例2]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若北斗导航卫星在运行时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
A.继续绕地球飞行 B.静止在空中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点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C
基础题
1.下列描述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
B.匀速转动的“旋转木马”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
D.小孩和秋千一起来回运动
C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物体的运动必须用力维持 ③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④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 ⑤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⑤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3.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减速下落
D.保持静止
D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两次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   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同一高度由静止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   ,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   ,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变小
为零
运动状态
中档题
5.(易错题)小华用绳子拉着一辆玩具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运
动,当小车速度为1 m/s 时,绳子突然断了,绳子断的瞬间小车将( )
A.立即向左运动
B.继续向右,但做减速运动
C.以更小的速度运动
D.以1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突然绳子断了,如果此时橡皮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橡皮将( )
A.落到地面上 B.继续做圆周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加速直线运动
C
7.如图所示,一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A.1 B.2 C.3 D.4
B
8.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 m/s、vB=2 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不考虑空气阻力)
匀速直线
2 m/s
静止
素养题
9.“踢沙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将一个沙包从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分别沿竖直向上和斜向上踢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到达最高处时沙包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这两种状态下沙包的运动状态将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
 。
不同
沙包竖直向上和
斜向上运动到最高处时,前者速度为零,后者速度不为零;沙包不受外力时,前者保持静止状态,后者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伽利略的思想实验;会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物理观念) 2.解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力和运动观点。(科学思维) 3.完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在实验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与论证能力
难点:转变自己已有的经验观念,形成正确的力和运动观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1 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1.分析课本P160图7-1、图7-2的实例,尝试说出其中木箱和铁钉的运动状态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2.阅读课本P160 倒数后3段,完成以下自学指导题目。 (1) 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 答: 物体要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 (2)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 答: 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一直运动下去 。
合作探究1 伽利略思想实验 参考课本P162“科学书屋”,观察老师演示: (1)小球从一侧斜面滚下,滚到对面斜面,观察前进距离。 (2)减小对面斜面坡度重复以上实验。 (3)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斜面变成平面,且不受水平面阻力作用,小球会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我的观点:
自主学习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分析 1.提出问题: 观察老师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放手让其运动而下。 思考回答问题:小车会立即停止前进吗?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为什么不会一直运动下去? 答: 不会立即停止;不会一直运动下去;不能一直运动下去的原因是有阻力 。 2.实验前分组讨论: (1)如何控制才能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初速度相同呢? 答: 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 (2)小车前进的距离除了受阻力的影响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小车质量、小车初速度、斜面的坡度及光滑程度等 。 (3)怎样改变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答: 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等物体,使水平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 (4)实验中如何体现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答: 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来体现 。 3.根据以上交流讨论,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答: 斜面、长木板、小车、刻度尺、毛巾、棉布 。
合作探究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探究过程 1.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改变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记录实验数据,填写表格,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规律。 2.实验记录表格: 表面材料阻力大小小车滑动距离/cm毛巾[来源XK]棉布木板设想——光滑水平面
3.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数据,总结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大 。 进一步引导学生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 一直运动下去 。 4.对点训练: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 图丙,取下棉布,重复上述实验。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越 远 ; (2)比较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自主学习3 牛顿第一定律 阅读课本P161后3段,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复述对下列关键字的理解: 一切: 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不存在,表面该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 没有受到外力: 本定律成立的条件 。 总保持: 只能有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之一,除非受外力,否则没有第三种情况 。
合作探究3 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进一步推理得出的,因此它 不能 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2.回答问题:为什么人用力拉物体就移动,一不用力物体就变为静止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什么问题? 答: 用力物体运动是力克服了摩擦力从而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不用力之后摩擦力让物体停止;亚里士多德忽视了摩擦力的存在及作用 。
自我评价 1.下列四幅图中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C ) A.甲图:在月背南极减速下降的嫦娥六号 B.乙图:加速升空的C919大型客机 C.丙图:在平直轨道上方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D.丁图:在海上转弯的福建号航空母舰 2.如图所示,小津把篮球投向球筐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篮球在A点所受到力的方向为 竖直向下 。此时篮球还能继续向前上方运动,说明力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236 ; 正方反方观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摩擦力不总是阻碍物体运动4.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5.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松开手释放小球,观察到它在AC之间摆动且摆动的幅度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若小球摆动到位置C时所受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 静止 状态。 5.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推力F等于6N时,A静止不动,则A所受的摩擦力是 6 N;F等于8N时,A做匀速直线运动;F等于12N时,A所受的摩擦力是 8 N,此时A的运动状态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 ”) 。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相同; (2)实验时通过观察 小车运动的距离 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由实验可以知道,小车在 木板 (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最慢。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速度减小量 相同 (相同/不同); (4)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或推理正确的是 B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B.如果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
我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观念:了解伽利略的思想实验;认识并会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科学思维:了解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了解思想实验的意义,体会思想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科学探究: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并从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形成正确的力与运动观点。
教学重点: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与论证能力
教学难点:转变经验观念,形成正确的力与运动观
教师演示:木块、小球、斜面、刻度尺、小车等
学生实验:斜面、长木板、刻度尺、毛巾、棉布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老师先播放一段人拉重物艰难前进的视频。然后问,人用的力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再播放一段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视频。 再问冰壶在向前滑行时,有没有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引入课题,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情境导入:老师手推动木块运动,停止推动,木块很快静止。 提示问题:我用的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老师根据回答情况引入课题:学习力与运动的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怀有兴趣地去学习新内容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伽利略思想实验 1.分析课本P160图71、图72的实例,请同学们说出其中木箱和铁钉的运动状态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提示:用力,箱子或铁钉运动,停止用力,箱子或铁钉停止运动。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0倒数3段,完成自学指导题目。 (1)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回答:物体要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2)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回答: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一直运动下去。 (3)老师拓展:通过伽利略理想小球实验,讲解伽利略思想实验过程及推理结果。 ①老师演示小球从一侧斜面滚下,滚到对面斜面,提示学生观察前进距离。 ②减小对面斜面坡度重复以上实验。 ③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斜面变成平面,且不受水平面阻力作用,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刻意让学生体会两种观点的矛盾之处,从而引起思考,体会两种思想的对撞
探究点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教师演示: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放手让其运动而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小车会立即停止前进吗 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为什么不会一直运动下去 学生讨论交流后,尝试回答。 提示:不能一直运动下去的原因是有阻力。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运动和所受阻力有什么关系呢 2.实验前讨论: (1)如何控制才能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呢 提示(学生不能交流得出,老师就点拨):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2)小车前进的距离除了受阻力的影响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小车质量、小车初速度、斜面的坡度及光滑程度等。 (3)怎样改变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提示: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等物体,使水平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4)实验中如何体现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提示: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来体现。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阻力越小,反之,受到的阻力越大。 (5)老师点拨实验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保证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从而保证小车前进距离只受阻力影响。 ②转换法:需要观察测量小车前进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根据以上交流讨论,需要的器材:斜面、长木板、小车、刻度尺、毛巾、棉布。 4.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改变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记录实验数据,填写表格,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规律。 实验记录表: 表面材料阻力大小小车滑动距离/cm毛巾棉布木板设想——光滑水平面
5.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数据,总结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大 。 进一步引导学生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 一直运动下去 。 出示例题 [例题]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回答,老师再点拨强调 重点识记、理解 让学生广泛参与动手实验,调动学生沉浸式参与课堂
 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 图(丙),取下棉布,重复上述实验。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越 远 ; (2)比较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探究点三:牛顿第一定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1后3段,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尝试复述并写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展开背诵比赛,看哪位同学背过时间最短,看一定时间内哪组同学背过的人最多。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2.写出对下列关键字的理解: 一切: 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定律的物体不存在,表明该定律的普遍适用性 。 总保持: 只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可能,除非受外力,否则没有第三种情况 。 3.老师点拨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进一步推理得出的,因此它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4.拓展讨论:回扣视频引入环节问题,为什么人用力推物体就移动,不用力物体就变为静止呢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学生回答点拨:用力推物体运动,是推力克服了摩擦力从而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用力之后摩擦力让物体停止;亚里士多德忽视了摩擦力的存在及作用。 重要知识点当堂背过,重点理解 回扣导入新课环节问题
三、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老师随时补充。(“课堂小结”内容见PPT课件)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一、伽利略思想实验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大
推理结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
三、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见PPT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基础定律,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讨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对比其差异和局限性,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本节的主要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本身就是实验的推理结果,所以做好实验、做明白实验是本节的关键,所以无论是实验前讨论,还是对实验问题的回答,对实验结论的总结,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参与,允许说错,可以说不完整,但不可以不说、不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