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2)第3章 空气与生命引入新课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新课教学3、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是怎样的?用双氧水和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MnO2H2O2双氧水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不同,所需的装置也不同那么二氧化碳又应该选取怎样的装置呢?新课教学一、二氧化碳的制取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稀盐酸(HCl)2.原理:H2O + CO2CaCO3+HCl=CaCl2+2活动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是表中的 _____________。b、c理由:根据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能选用a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所以选用c收集装置。新课教学2.怎样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按图所示组装好装置,用弹簧夹夹住导管(橡皮管),往长颈漏斗里倒水,当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水中后,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新课教学3、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固态、液态还是气态),还要考虑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固液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新课教学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生成的气体的密度大小(与空气相比),以及气体的溶解性(能否溶于水)等因素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新课教学视频: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新课教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1) 按图组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3)把气体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接近集气瓶的瓶底处。尽量排尽空气,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纯净新课教学(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思考:能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来代替?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很容易沉淀下来将大理石包裹住,使反应很快停止CaCO3+H2SO4=CaSO4+H2O+CO2↑新课教学(5)片刻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思考:为什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呢?能用排水法收集吗?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若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新课教学视频:二氧化碳的制取新课教学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错误1:制取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后果: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到空气中,导致收集不到气体。错误2:收集装置中, 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后果:空气不易排出,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新课教学试验二氧化碳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的铁皮架上,点燃。拿起集满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蜡烛慢慢熄灭2、如图所示,取一支试管,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利用导气管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新课教学3、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2 毫升蒸馏水,滴入1 ~ 2 滴石蕊试液,为________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色。紫红通入二氧化碳后通入二氧化碳前新课教学二、二氧化碳的应用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因此可作为气体肥料,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2、二氧化碳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纯碱、尿素和汽水等,因此可作为工业原料和食品原料。新课教学3、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可用于灭火。4、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变成气体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会使周围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凝结成雾。当堂检测1.实验室制取CO2和制取O2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D2.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C. 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D. 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B当堂检测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试管集气瓶BCA板书设计第4节 二氧化碳(2)检验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CaCO3 + 2HCl =CaCl2 +H2O +CO2↑ 。装置:步骤:“查密”→“装药”→“集气”→“验满”新课教学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相关内容。3.4 二氧化碳(2)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下图是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2.在下图所示的收集气体的装置中,可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的是( )A.④和⑤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⑤3.下列有关CO2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B.CO2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利用CO2不支持燃烧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灭火 D.固体 CO2又叫做干冰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可以用下列哪些收集装置来收集(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5.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C.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6.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7.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C. 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D. 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8.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0.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1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装置既能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又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组合是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液面保持在如图B所示状态,请你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______。(选填“是”或者“否”)(3)图C D为气体收集装置,C和D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的主要目的是 .12.称取 12.5 克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50 克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 , 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58.1 克(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CaCO + 2HCl = CaCl + H O+CO ↑13.小明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研碎后的石灰石2.5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求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反应前总质量(克) 275.58反应后总质量(克) 274.70反应前后质量差(克) 0.88(1)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性质有何要求? 。(2)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3)实验后小明认真反思觉得该实验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A D D C C B B A CB、C;是;确保集气瓶内空气可以被充分排出,保证收集气体的纯度80%13.(1)能吸收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2)2g 80%(2)偏小;反应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使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小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4二氧化碳(2)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3.4二氧化碳(2)(课件22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二氧化碳的制取.mp4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