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下《5.2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基本政治制度》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承接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之外,还有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了解,增强制度自信。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政治现象,并对此充满好奇,开始探究。但是他们缺乏理论支撑,对于政治现象背后涉及到的制度不能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知之甚少,对其内容、优越性、作用,更是知识匮乏。本节课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培养政治认同,增加制度自信,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对帮助他们作出正确判断、自觉行动、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3.【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委员的提案,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背后故事”,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知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知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了解、认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5.【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议题式教学法、互动探究法。6.【设计思路】本课聚焦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风采,设置一个总议题:于政协委员履职风采间探寻基本政治制度,下设三个分议题,分议题1:坚守多党合作初心—凝聚奋进力量;分议题2:奏响民族团结乐章—盛开和谐之花;分议题3:探索基层治理路径—解锁幸福密码。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提案、政协委员的“背后故事”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制度自信。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一场携手共赴春天的盛会,这是一幅共商国是的和谐画卷。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精神昂扬,齐聚人民大会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有哪些?他们展现了哪些风采,背后又有何种故事?今天我们就—于政协委员履职风采间探寻基本政治制度!设计意图:时政热点引入主题。二、新课讲授总议题:于政协委员履职风采间探寻基本政治制度分议题1:坚守多党合作初心—凝聚奋进力量知识关联: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2.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地位?3.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主题和职能?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议学情境】政协委员热议话题之“乡村振兴”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3个中央一号文件。过去一年委员们实地调研农村发展难题,提出针对性建议,足迹遍布11个省33个地市,提交涉农提案600多篇,反映了大量社情民意信息。今年两会期间,亦有多位政协委员聚焦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邱华康(民革党员):围绕生态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完善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全国政协委员陆铭(民建会员):建议推广“农田+”模式,允许在基本农田上开展不影响粮食生产的适度多元化经营……【议学任务】据此,结合教材P67议一议①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②各民主党派为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其地位是?③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知识总结】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议学情境】此外,今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的提案还涵盖人工智能、医药产业、银发经济、生态环境改善等各个领域,既有对未来发展蓝图的宏观擘画,也有对百姓日常生活的细微关怀。提案能得到落实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民革党员)—提出的关于农村妇女权益的建议被写入法律当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民建会员)—“民法典中独立设立人格权编”被全国人大法工委采用。2024年国务院各部门共承办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建议8783件、政协提案4813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5.1%、96.1%,均已按时办结。许多建议提案不仅成为了“热点话题”,更成为了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助推剂”!【议学任务】①在政协会议上,许多改变我们生活的提案被委员们带上会,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是什么?②聚焦民心民意,积极履职尽责。委员们是民生民意的“传声筒”,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奔波人”。从中你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意义?【知识总结】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主题:团结和民主。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拓展】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分议题2:奏响民族团结乐章—盛开和谐之花知识关联:1.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议学情境】多年以来,少数民族委员一直都是会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同的民族服饰与民族文化,形成了惊艳会场内外的最炫民族风。他们认真履职建言,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全国政协委员李依娲娜(佤族):交流了家乡群众关注的文旅产业发展话题,希望借助他山之石,推进家乡(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文旅产业健康发展。【议学任务】关于民族知识,你了解多少?①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列举你知道的民族。②沧源佤族自治县体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含义和地位是什么?【知识总结】1、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①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①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②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议学追问】关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你了解多少?结合教材P70议一议:1.我国有哪些级别的自治地方?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3.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哪些自治权?【知识总结】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①民族自治地方的分级: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②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③自治机关的职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议学情境】关于行使自治权,举个例子。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大理白族自治州增设“三月街”民族节、自治州成立纪念日两个节假日。“三月街”民族节:4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自治州成立纪念日:11月22日至23日放假。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增设肉孜节、古尔邦节两个节假日。肉孜节:3月31日(周一)是少数民族习惯节日肉孜节,3月29日(周六)至31日(周一)放假,共3天。古尔邦节:6月6日(周五)是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古尔邦节,6月6日(周五)至10日(周二)放假,共5天。【议学任务】有同学说:“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自治权,可以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是何关系?【知识总结】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④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议学情境】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历史巨变”196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当时基础设施滞后,农村住房大部分为茅草房、杈杈房。202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73.94亿元,文旅、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沧源的民族文化灿烂、自然生态宜居,常年吸引各地游客。文旅产业的发展使当地百姓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幸福感大大增强。【议学任务】从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历史巨变”中,你感受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知识总结】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委员的提案,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议题3:探索基层治理路径—解锁幸福密码知识关联: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议学情境】全国政协委员程玉珍(山西省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创业成功的程玉珍被村民们从城里请回“落后村和难管村”的刘寨村工作。当时整个村里打架斗殴的多、邻里纠纷也多,村民又不开化,用程玉珍的话来说,她刚来村里时,开车进村,村里的人看见她都贴墙走。从“穷乡僻壤山村”化身“宜居宜业乐园”,刘寨村如何绘就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的?程玉珍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入户走访座谈,引导群众改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落后思想,发展养殖场、酒厂等特色产业。同时刘寨村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成为发展建设刘寨村的钢铁纪律。如今,刘寨村村庄靓了起来、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乡风好了起来,绘就了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议学任务】“村民定、村民守、村民享”的村规民约,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其含义、地位和组织形式是什么?【知识总结】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①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②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组织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议学追问】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村民/居民委员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②事关村民/居民的事情是如何决定的?③村民/居民是如何参与自治工作的?(议学提示:让我们通过会议通知寻找答案!居民会议通知:①社区居委会将进行换届选举,要求大家在会议上推举候选人。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将在会议上共同讨论解决方案。③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会议通知:①本次会议将依法选举、罢免和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审议决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辞职请求。②本次会议将制定和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备案审查。③本次会议将听取、审查和批准去年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报告,审议决定本村建设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知识总结】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内容?①居委会: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②村委会: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议学追问】从刘寨村的和美乡村蝶变来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何优势?【知识总结】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政协委员的“背后故事”,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知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课堂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石榴籽"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光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托起亿万人民"家门口的民主",这些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凝聚起磅礴力量,推动国家在发展征程上稳步迈进,绘就国泰民安的美好画卷!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