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1.学生理解党领导地位确立的依据,崇敬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并传播其思想政策。
2.明确国家性质,体会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相连。
(二)道德修养
1.从党的宗旨汲取养分,培养关爱、奉献品质,参与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尊重他人权利,树立公平正义观念,敢于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三)法治观念
1.理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统一的体现,树立宪法至上理念,维护宪法权威。
2.掌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明确国家机关职责,学会用法律维权。
(四)健全人格
1.学习分析时政新闻和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
2.在小组活动中锻炼沟通协作与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乐观心态和担当精神。
(五)责任意识
1.认识国家主人的责任,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激发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培养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2.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表现。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宪法至上的一致性。
2.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理解并认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中的“南湖红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句、《共产党宣言》图片,提问学生它们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引出总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并介绍三个子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
子议题 1:如何领航 ——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回顾历史: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图片,如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抗战胜利、五年计划制定、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教师总结得出实践依据和法律依据。
宪法条文解读:呈现宪法第一条,讲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视频分享与讨论:播放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视频,组织学生讨论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教师归纳总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域及方式: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领导,讲解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突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与法的关系:通过分析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修宪建议等材料,讲解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强调党要依宪、依法执政。
子议题 2:如何助航 ——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视频分享与思考:播放相关视频,提出 “为什么总书记说‘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得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易错易混知识点区分:展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人民与公民的区别表格,讲解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宪法条文分析:呈现多条宪法条文,组织学生分析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师总结归纳,包括确认国家性质、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武装力量归属、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等方面。
中学生行动启示:展示中学生参与提案等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启示,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目的和要求。
子议题 3:如何护航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视频分享与讨论: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讨论 “如何理解‘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引出人权的内涵、主体和内容,教师讲解并总结。
宪法条文解读:呈现宪法中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条文,强调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各方面保障措施分析:通过分析立法、执法、监察、司法等方面的案例,如民法典的制定、政务服务优化、监察案件、司法审判案例等,讲解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最后提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对保障人权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围绕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进行总结,梳理知识框架,强化重点知识。
强调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让学生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四)课堂练习
展示课件中的中考真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化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认识。
(五)课堂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体现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事例,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我国在坚持党的领导、保障人民权益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成就,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要多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这一核心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