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独立作业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独立作业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独立作业质量检测(一)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全球战塑”,我们应树立“减塑限塑”环保理念,共同建设绿色、环保、健康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购物时自带布袋 B.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C.塑料垃圾分类投放 D.使用可降解塑料吸管
2.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C.D.
3.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得到80克食盐水
4.如图是“炒酸奶”的制作过程:将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该制作过程中液态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5.雾炮车利用高压装置向天空喷水,使灰尘快速沉降,净化空气。在高温天气时,还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如图所示是雾炮车在马路上工作的情景。雾炮车在喷出水雾时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四个冲程中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压缩冲程 B.排气冲程
C.做功冲程 D.吸气冲程
6.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合处于青春期生长阶段的青少年多摄入。从膳食平衡的角度考虑,以下食谱中最需要增加清炒豆腐这道菜的是(   )
A.粗粮面 木耳炒山药 猪油炒青菜 B.馒头 牛奶 蔬菜沙拉
C.米饭 清炖牛肉 素炒豆角 D.南瓜饭 清炒大虾 炒娃娃菜
7.去年入秋以后,浙江医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迎来近些年的小高峰。其中支原体变异明显是病程变长的主因之一。这种变异是由于(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
8.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对血液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曾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图中的②能吞噬病菌
C.图中③没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D.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9.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石器、铜头像、青铜神树和鸟型金饰片等重要文物。下列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雕刻玉石 B.打磨铜像 C.矿石炼铜 D.锻打金块
10.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都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而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大
C.蒸发掉原溶液中溶剂的一半可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的溶液中CaCO3已达饱和
11.下列杠杆在使用时为了省距离的是(   )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12.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冬天,冰冷潮湿的鞋子插入干鞋器后(如图),通过开关可以控制左右鞋单独工作或同时加热(单个加热器功率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穿上温暖舒适的鞋子了。对上述表述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B.左右两个加热器一定不会是串联的
C.内部加热丝要采用电阻小的材料 D.关闭其中一个加热器后总电流减小
14.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调查发现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数量增加
D.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15.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实验的误差造成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小金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硝酸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容器中微粒变化如上图)
(1)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溶液的pH    7(选填“<”或“=”或“>”)。
(3)如图“”“”“”表示烧杯内溶液中的不同离子,其中的“”表示    离子。
17.2024年“婺州窑”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婺州窑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
(1)瓷器制作要经过取土,取土过程需要经历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才算完成,其中“椎”需用力捶打成型,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是    。
(2)在瓷器烧制过程中,其内能会增加,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的。
(3)瓷器在装箱运输的过程中,箱子会多层摆放,模型如图所示。若A、B是质量相同的两个箱子,在F=50N的水平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受到    个力的作用。
18.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19.为了比较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称取一定量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
②在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的温度;
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 ;
(2)本实验中应控制相同的量的是 (填字母);
A.水的质量 B.食物的质量 C.加热的时间 D.食物的种类
(3)通过实验得到花生仁所含的能量最多,由此可以推断相等质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中,完全燃烧时,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20.如图所示,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在拉力F1、F2的作用下沿着光滑斜面的左右两边从底部拉到顶端。A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甲,B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据图分析:
(1)F1、F2的大小关系为:F1   F2(填“>”“<”或“=”,下同);
(2)若F1、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W1   W2;
(3)若F1、F2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P1   P2。
21.婺江是金华的“母亲河”,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使婺江是的水质曾一度恶化,鱼类品种衰退。通过“五水共治”,目前,原来几乎消失的鱼种又开始重现,尤其是放流量较大的鲢鱼和鳙鱼,它们是水体的“净化器”,每生长一公斤,大约能吃掉30~40公斤蓝藻等浮游生物。
(1)婺江中的鲢鱼,鳙鱼和蓝藻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   .
(2)婺江水质曾一度恶化,许多经济鱼类濒临绝迹,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22.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RA=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2A,则电源电压是    V。若把它们并联在3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是 A。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3.稀有气体的发现,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很小的小气泡。
材料二: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克/升,而从氨气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两者相差0.0064克/升。重复实验,发现两者的密度总是维持这样的差值。瑞利对此展开探究,经反复试验,最终发现了氩气。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模拟卡文迪许的实验,将空气依次通过A、B、C、D等装置,最后在E装置中收集到少量气体,其中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D装置的作用是 。
(2)根据瑞利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是否来源于实验误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3)稀有气体的发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下列是当代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其中发现史中相关证据解释合理的有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证据解释
A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含量很小 卡文迪许除去空气中O2、N2后,留下体积很小的小气泡
B 氦气可用作飞艇中的填充气体 莱姆赛用钇铀矿放在硫酸中加热得到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很小的氦气
C 氪气、氖气和氙气的密度不同 莱姆赛用蒸馏法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氪气、氖气和氙气三种气体
24.小滨同学在一次安全知识进校园的活动中了解到,骑车时速度太快、载重太多时,易发生事故。为什么速度太快、载重太多易引发安全事故呢 小滨查阅资料得知:物体速度大、质量大时,动能大。速度和质量哪个因素对动能影响更大呢 小滨请教老师获得了测量速度的方法后,找来了质量不同的小车、两块长木板、小木块、秒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小车”或“木块”)
(2)通过实验探究,小滨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小车质量/g 小车到达木板底端速度/(m/s) 小木块滑行距离/cm
1 100 0.25 15
2 200 0.25 28
3 100 0.5 57
此实验通过 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且 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3)小江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小木块,此时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小木块,小滨认为这样做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你同意小滨的看法吗 请分析说明。 。
25.月季切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但瓶插观赏期较短。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与切花品质和观赏期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茎皮层光合作用对月季切花品质和观赏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图2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每天测算花朵直径的增长率,直到花朵萎蔫、观赏期结束,结果如图3。
(1)图2中A试管不作处理,B试管用多层保鲜膜包裹,C试管用黑纸包裹,其中
试管属于低光照组。
(2)实验过程中需保证光照培养箱中 条件一致。(答出1点)
(3)测量花朵直径时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 。
(4)分析图3可知,茎皮层的光合作用可促使花朵直径增大,判断依据为
,同时可延长切花的观赏期。
26.小乐发现一种蜡烛吹灭大约5秒后会重新复燃。于是对这种“吹不灭的蜡烛”进行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①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蜡烛燃烧时温度约为550℃~600℃。
②“吹不灭的蜡烛”较普通蜡烛的不同之处:烛芯外包裹了一层由铜、铁、镁中的一种金属制成的合金,其着火点为150℃。合金中的其他成分化学性质稳定。
【成分探究】烛芯外包裹的合金中金属的成分
(1)小乐利用打磨后的合金和适量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合金中的金属成分为镁,请写出小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现象解释】“吹不灭的蜡烛”复燃的原因
(2)小乐发现“吹不灭的蜡烛”正常燃烧时,烛芯外包裹的合金并不燃烧,吹灭蜡烛后,合金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试解释吹灭蜡烛后,合金开始燃烧的原因 。
【继续探究】蜡烛复燃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
(3)小乐用棉线(均为12根拧成一股)分别裹上不同质量的金属颗粒或金属粉末,制成直径为0.5cm的蜡烛,分别记录蜡烛复燃所需时间。
组别 第1组(金属颗粒) 第2组(金属粉末)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金属用量/g 0.05 0.10 0.15 0.05 0.10 0.15
复燃所需时间/s 未复燃 5 4 9 4.7 持续燃烧
①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金属颗粒的 对复燃时间的影响。
②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7.小丰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1)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电表指针处于图2所示位置,此时灯泡 (选填“不发光”“微弱发光”或“比正常亮”)。
(2)故障排除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他做完以上实验后,又想测出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连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电阻的阻值(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开关 ,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Rx= (用I1、I2和R0表示)。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公园内草木葱茏、鸟语花香、鱼跃虫鸣,生物种类多样。右图是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白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2)沼虾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白鹭体内的消化产物 与人体内相似,均消化成 被小肠吸收。
(3)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们一方面植树造林,制造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请就“低碳生活”提出建议 。
29.二氧化氯(ClO2)消毒剂是新一代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对病毒也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如表是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部分标签信息,图甲是一种稀释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它以一定体积比对原液进行稀释,图乙是它的7种不同比例的稀释方式。现取原液10mL用该稀释瓶按1:3的比例稀释原液,稀释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求:
二氧化氯消毒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体积 5000mL
密度 1.2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二氧化氯是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二氧化氯中氧、氯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稀释得到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0.健康的生活既要注意平衡膳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图所示为可调式握力器,可用于锻炼手部肌肉。锻炼时只要抓住左手柄,用力抓紧使其碰触右手柄上的计数按钮,即算完成一个握力动作。
(1)握力器的力度可以通过使用调节器移动弹簧下端的位置来改变。现在需要将力度调小,则应该将弹簧下端向 (选填“左”或“右”)移。
(2)小嘉用平均大小为500牛的力抓握力器的手柄,使手柄在力的方向上移动6厘米完成一个握力动作,则做功多少焦?
(3)小嘉饮用一罐净含量为330毫升的可乐后,获得的能量为540千焦。若获得能量的10%用于握力做功,则消耗这些能量需要完成多少个题(2)中的握力动作?
3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测定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钙片中碳酸钙(CaCO3)的质量分数。查阅说明书和资料后发现,每粒钙片的质量为1克,钙片中除了碳酸钙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辅料,辅料不与酸、碱反应。于是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①:分别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和4%的NaOH溶液。
步骤②:将1粒钙片研碎后,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pH小于7。
步骤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滤液中,直至溶液pH等于7,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10克。
(1)求这种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根据碳酸钙能受热分解的原理,将研碎后的钙片充分灼烧,根据灼烧前后固体的质量变化,计算出药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若该方案合理,则辅料所满足的性质为

32.智能制造融合到快递业,出现了智能快递车,如图甲。某次快递运送,该车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
(1)第7~15分钟,智能快递车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2)该车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2米2,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5帕,空载质量为250千克。求该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少千克?
(3)在7~15分钟内,该车动力做功的功率是150瓦。请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卷(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C A C A C D
11 12 13 14 15
C D C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1)Ba(NO3)2+H2SO4═BaSO4↓+2HNO3(2) <  ;(3) 硝酸根 
17.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热传递 ;(3) 5 。
18. (1) B ;(2) 中子 ;(3) a% 21+b% 22+c% 20 。
19. (1)水的温度 ;(2) AB ;(3) 脂肪
20. (1) < ;(2) = ;(3) < 。
21. (1) 群落 ;(2) 自动调节能力 .
22. 10 Ω;  4.5 V;0.6A。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23.(1)化合反应;除去空气中的氮气;
(2)不是,通过重复实验,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维持相同的差值;(3)AB。
24.(1)小车; (2)木块移动的距离;速度
(3)同意,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具有的弹性势能相同,最终转化为小球的动能相同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故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5.(1)B; (2)温度(或空气、湿度等)
(3)避免因为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有光照条件比无光照条件花朵直径增长更多
26.(1)产生气泡,溶液仍然是无色。(2)镁与氧气接触,温度在镁的着火点以上。
(3)用量;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粉末比金属颗粒更容易复燃。
27.(1)不发光;(2)0.75;(3)S1、S2均关闭;(I2-I1)R0/I1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28题6分,31题5分,29、30、32每题8分,共35分)
28.(1)浮游植物→鳙鱼→白鹭 (2)氨基酸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29.(1)无机化合物;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1.1或1.05;22.9%
30.(1)向右移;(2)W=Fs=500N×0.06m=30J.
(3)Q=540×103J×10%=5.4×104J,.
31.(1)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2)受热不能分解。
32.(1)s=vt=5m/s×(15﹣7)×60s=2400m;
(2)F压=pS=2×105Pa×0.02m2=4000N,G=mg=250kg×10N/kg=2500N,
G载=F压﹣G=4000N﹣2500N=1500N,m150kg;
(3)F30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