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0阿长与《山海经》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10阿长与《山海经》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七下10阿长与《山海经》知识梳理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二、写作背景:
1926年,鲁迅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书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三、生字词:
搁gē 掷zhì 脐qí 憎恶zēng wù
菩萨pú sà 竹竿zhú gān 烦琐fán suǒ 土匪tǔ fěi
辫子biàn zi 胸脯xiōng pú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jié wèn
哀悼āi dào 茉莉mò lì 书斋shū zhāi 霹雳pī lì
震悚zhèn sǒng 粗拙cū zhuō 守寡shǒu guǎ
三、重点问题:
1、本文的详略安排是怎样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 阿长睡觉爱摆“大”字
阿长要”我“元旦说恭喜话,还要吃福橘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略写:
人们对阿长称呼的由来
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喜欢“告状”
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
教给我很多道理。比如: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谋害了我的隐鼠
好处: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动情点,成为作者情思的触发点,同时构成文章内容的高潮。这样写,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你读出一个怎样的阿长?
地位卑微、身世不幸、乐天知命
没文化、粗俗、好事、迷信
天性淳朴、仁厚慈爱、关心爱护“我”
3、“我”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有什么变化?
对阿长的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
她的抵挡枪炮的“伟大神力”:产生空前的敬意
“谋害”“我”的隐鼠:敬意完全消失
给“我”买来《山海经》:产生空前的敬意。
4、本文的叙述视角既有“成年的我”还有“童年的我”,找到相应语句分析
成年的我: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已经说过”很明显地表明 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且作者曾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提及她.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 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现在”也鲜明表明诈者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
童年的“我”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是从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
两者不同:
一个是站在写作时成人的立场,-个是站在童年的感受立场,充满温情
5、“伟大的神力”出现过两次,含义有何不同
指代对象和感彩不同.
第-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有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第》。“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6、分析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略写阿长的絮叨,对“我”的管来严格,繁多礼节等,表达讨厌、不耐烦的感情, 这是“抑”
后重点详写她给“我”买《山海经》-事 表达感激、赞扬怀念之情, 这是“扬”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阿长热心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线索:
童年的“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
8、主旨:
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到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又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长同情、愧疚、感激、怀念的复杂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